“怎麼,家裡沒人?”
“趙嬸子,你知道紀家祖父祖母還有娍兒姐姐去哪裡了麼?”
“估計是去後山撿柴火還沒回來呢。”
“外面下着雪,你們先來我們家……”
趙氏婦話剛說了一半,就瞧見何氏挑着擔子走了過來,她踮起腳,伸長了胳膊使勁地朝着何氏那邊揮着:“伯娘,朵兒來了。”
“誰?朵兒?”
離得遠,又加上下着雪,何氏沒能瞧出來門口圍着的那些人是誰,現下聽趙氏婦喊了一嗓子後她才知曉。
可不就是朵兒麼,那個穿着紅色鬥篷的可不就是朵兒麼,旁邊的那個看起來和紀娍一般大小的是朵兒的哥哥,還有沈管家、楊将軍,身後跟着的幾個女使和随從看起來也像是上次的那幾個。
怎麼這個天氣還要跑這一趟?是有什麼事情?難道說上次周夫人幫忙打聽的事情有眉目了?何氏心裡一堆問題,可眼下卻是什麼也顧不得問,讓他們趕緊到家裡躲躲寒才是最重要的。
雪已經下成片了,紛紛揚揚,肆無忌憚地打濕人的頭發還有衣服。
怕隋家的兩個孩子受了寒,何氏便加快了腳步想快些給他們開門,誰料一不小心腳下打了滑,差點摔倒。
“我的天爺爺……”趙氏婦見狀心裡一緊,忙朝着何氏跑去,“伯娘,你可小心些,下了雪了,路難走。”
楊奪錦趕在趙氏婦的前頭接過了何氏的擔子,“正是呢,您可小心些,我還等着吃您做的地踏菜炒雞蛋呢。”
“今兒下雪了,咱不吃地踏菜炒雞蛋,咱喝湯,地踏菜豆腐湯……”
“喲,怕是做不成了……”何氏突然想了起來家裡頭沒有豆腐,平時都是要到鎮上去買的,現在下着雪不說,就是沒下雪,這個時間也趕不及了。
楊奪錦挺了挺身闆,清了清嗓子:“豆腐……我已經買好了。”
昨日下午他得到的消息,說是朵兒要去紅石村看紀家人,周姃安排了隋言意一起去,還安排了他跟在身邊保護着。對于這個安排,他非常滿意。
打從上次在紀家吃過地踏菜炒雞蛋之後,他就對那道菜念念不忘,成日地盼着朵兒吵着鬧着要去紅石村,終于給他盼來了。
今日來的路上,恰巧路過一個豆腐攤,他記得何氏上次說過要給他們做地踏菜豆腐湯的,地踏菜豆腐湯總得有豆腐才是,于是他就下馬買了好幾塊,小心翼翼地放在了隋言朵和隋言意的馬車裡面……
“朵兒,你的腿好全了?”何氏一邊開着柴門一邊側着頭看着隋言朵受傷的那條腿。
“好了,祖母,我好全了,如今可以走可以跑。”
“再過一個月還可以蹦可以跳呢。”
“好,真好。”何氏一臉慈愛,心裡也松了一口氣,朵兒的腿沒被他們紀家給耽擱。
沒像紀枝一樣被耽擱……
“朵兒。”背着柴火帶着一身雪回來的幾個人裡,紀枝是第一個發現偷偷地探着腦袋瞧他們的隋言朵的。
剛在屋檐下放好背簍的幾個人順着她的目光看過去,才發現那間狹小的竈房已經被人填滿了。
而在竈房門口,披着紅色暗花鬥篷的隋言朵正眉眼彎彎地看着他們,“紀祖父……”
“哎,朵兒來了。”
竈房裡的隋言意聞言也側着身子看了過來,對着紀老三微微颔首:“紀祖父。”
“哎,好孩子。”
三個剛背着柴火回來的小柿子頭發已經被打濕了,衣服也有些發潮,冷冷地貼在身上,直讓人發抖。
紀娍帶着紀枝還有小婵沖進了竈房,擠到竈口前坐了下來:“祖母,中飯吃什麼?”
“沈管家今日從府裡帶了現成的,正熱着呢。”
“最後再做個地踏菜豆腐湯就成了。”
紀娍這才瞧見竈房的那兩張矮桌上面放着好幾個食盒,還有許多新的碗碟,那幾個女使和小厮正忙着将食盒裡的菜端出來,将那些碗碟清洗幹淨。
而一旁的楊奪錦則是蹲在角落裡盯着正在盆中泡發的地踏菜……
“府裡的菜!謝謝沈管家!”紀娍收回了神,沖着沈管家乖巧地笑道。
“嗐,府中竈房裡人多,不消一刻就能做出來。”
“夫人也說了,你們平日做農活辛苦,要是再要費心費神地為我們張羅飯菜,未免太過勞累了……”
中午這頓飯是在紀家和李家這兩家的竈房裡頭吃的,紀家的竈房裡實在是坐不下這麼多人,家裡的明間裡面又冷的跟個冰窖似的,最後隻能安排到李家的竈房裡去。
鄉下人燒不起碳,從不用碳來取暖,于是逢到了寒冬時節每家每戶就都樂意成日地待在竈房裡,隻因竈房是整個家裡最暖和的地方,一日三餐自然也是在竈房裡解決的。
幾個孩子跟着何氏、趙氏婦還有兩個女使留在了在紀娍家的竈房裡,紀老三則帶着沈管家楊将軍還有兩個随從去了李家的竈房。
屋子裡面飯吃的熱鬧,外面雪也下的熱鬧,隔着門窗看出去是白茫茫一片,站在外面看着竈房裡頭是一片暖意融融。
這般溫暖熱鬧的氣氛下,何氏卻有些心不在焉。
“朵兒,你母親……近日可好?”看着隋言朵猶豫了半天,她終于開了口,但她想問的其實不是這一句,而是“朵兒,你母親……有沒有給京中那個姓紀的人寫信?她有沒有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