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挂斷的電話,以及汲清那句突兀的“我愛你”,徹底成了秋焱的心病。他本來就愛多思多慮,斷定愛人一定有事瞞着自己,連帶着下午工作時都有些心不在焉。
辦公桌上的内線電話驟然響起,打斷了他的胡思亂想。前台讓他下樓簽收一件挂号包裹。
長方體的包裹沉甸甸挺有分量。回到辦公室後,同事們湧上來開玩笑,“這大盒子看着像YouTube的粉絲獎牌,你啥時候開始搞自媒體了?”
“我看見鏡頭就緊張,玩不轉那些東西。”秋焱知道包裹的來曆,解釋道,“發件地是芬蘭,包裝盒上還印着甲方公司的logo,應該是他們寄給我的感謝信。”
分公司規模小而精,沒總部那麼多彎彎繞繞,同事關系很融洽。大家慫恿秋焱開箱,都想看看财大氣粗的甲方大佬發來的感謝信長什麼樣。
這個項目的參與方都是頗有體量的大公司,面子功夫做得很足,包裹裡除了研發高管親筆簽名的感謝信,還真有一副橡木質地的敦實獎牌。
秋焱盯着鑲金邊的獎牌有些無語,“太誇張了,像老封建的騎士勳章。”
同事們各自有事要忙,湊完熱鬧四下散去。秋焱覺得獎牌過分招搖,根本不想擺在工位上,鬼鬼祟祟把它收回包裝盒裡。
大包裹裡嵌套了一個小包裹,剛才沒顧得上拆封。
秋焱以為是甲方送的文創産品,沒多想就撕開了包裝紙。他慣用的簽字筆剛好沒墨,急需換一支新的。
小包裝盒裡的确是文創産品,隻不過并非來自芬蘭,而是來自美國。紙盒上的logo秋焱非常熟悉:MATRIX,汲美蘭的公司。
MATRIX也給秋焱發了封感謝信,和甲方的包裹一并寄到。
汲美蘭親筆手書,感謝他發現關鍵的軟件程序漏洞,不僅規避了利益損失,更挽救了公司聲譽。
書信字體潇灑漂亮,言辭十分懇切,和上個月那份苛刻的工作報告截然不同。
這兩封感謝信的價值非同小可,要是沒它們做背書,秋焱未必能晉升得如此順利。
明知是好事,他卻完全高興不起來。他把MATRIX的感謝信放在桌角,忙碌之餘忍不住瞟一眼,覺得字裡行間的溢美之詞讀起來不夠真實。
“會不會是我想太多了。”他歎了口氣,總有一種被人算計而不自知的強烈不安感。
這種不安感持續了一周,秋焱覺得特别奇怪,又不知該怎麼跟汲清開口。盡管兩人每晚都通電話,卻從來隻是半遮半掩,談不盡興。
越談不盡興,他就越着急想把手表物歸原主,仿佛鎖在銀行保險櫃裡的是個燙手山芋。
...
星期五下班後,秋焱如約到機場接林彥琛。老同學借出差之便攜家帶口來加拿大旅遊,推着一輛兒童車走出航站樓,裡面坐着兩歲的雙胞胎閨女。
“老婆回國探親去了,在基隆夜市和閨蜜吃香喝辣,明早坐郵輪去上海旅遊,遠程指揮我喂奶換尿不濕。”林彥琛甜蜜地發牢騷,拔蘿蔔似地把孩子薅出小車,一手抱一個,“可乖了,借你玩兩天?”
“我可沒這福氣。”秋焱笑起來,幫他往汽車後排安裝兒童座椅,“大朋友哭起來我都應付不了,小朋友一哭更不知道怎麼辦。”
“小朋友的煩惱無非吃和睡,大朋友的心思可複雜多了,每一滴眼淚都有故事。”林彥琛半開玩笑道,“咋回事,你又把汲清惹哭了?”
小姑娘們在後排咿咿呀呀玩手指頭,秋焱組織了半天語言,安靜地搖搖頭,“沒有,我們挺好的。”
老實人的嘴硬得要死,扯的謊話鬼都不信。林彥琛搖了搖頭,沒再追問。
他明早的航班飛多倫多,入住酒店後得哄孩子吃奶睡覺,沒空和秋焱閑聊,于是直奔主題,“你把汲清的手表給我吧,我幫你捎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