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土後人收。
後人收得休歡喜,還有收人在後頭。
馬夢太一瞧,這三個人俱是相熟之人:頭一個是胡忠孝,第二個是李慶龍,第三個是小丙靈薛應龍。此莊名叫連三莊。因在北京提督衙門一處打過官司,後來又是一同奉旨封官。這三個人是回籍歸镖,家中本是财主,不願在镖當差,在這莊中務農為業,閑時飲酒,悶來栽花。正是:靜愛養花閑養鳥,清宜玩月雅玩花。
莊中以他三個人為主,一則是首戶财主,二來又有功名。這三個人正在一處吃酒,商量着一同入都去謝謝伊哩布。隻見李慶龍的兄弟李慶春出門走至半路,又回莊來找他三個人喝酒,提起走到半路遇見一個北京城騎馬的與趕車的打架,“我一想出門不利,故此我就回來了,咱們喝酒吧。”正在吃酒之際,隻聽傳鑼之聲,叫人前去探問何事。少時,回來禀報:“拿着一個奸細,是北京口音。”故此三人出來一看,不想是故友馬夢太,連忙扶起,到路西店内落座,說:“老哥,你怎麼來到這裡?”馬夢太就把欽差受困、自己滾山調兵之事細說一遍。胡忠孝說:“你走錯了路了,理應望正南,你望東南來了。幸虧來到我們這個莊村,我們這裡有六百多名團練鄉勇,守望相助。我跟我們這村莊人商議商議,帶了這六百人同你到剪子峪,前去相救大人如何?”馬夢太說:“你就快去,我也不到府上給老太太請安了,救兵如救火,越快越好。”三個人站起身來,說:“我們去商議去。”叫店中人給他倒茶相等,并将前帳會過。
馬夢太吃茶,等候多時,隻見他三個人戎裝前來。後面跟着六百團練,各穿紅号衣,上寫 “團練鄉勇,守望相助”八個字。後面有旗一杆,正面寫“連三莊”三個大字,背面寫的是 “團練”二字。後面有大車三四十輛,載着是鑼鼓賬房、旗纛号令、刀矛器械、糧草軍裝,物件俱全。馬夢太将馬拉出來,一同出連三莊,撲奔剪子峪而來。在路之上,胡忠孝吩咐:“派李慶龍帶二百人打西山口,薛應龍帶二百人打東山口,自帶二百人打南山口,馬夢太為三路都救應。兵貴神速,今夜晚初鼓齊到剪子峪,以信炮為号,出其不意,攻其無備,一陣可破山口,救出欽差與一幹官兵人等出山。”大家一齊答言,兵分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