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長公主升職手劄 > 第370章 祥瑞

第370章 祥瑞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成肅果然言出必行,當即喚左長史汝南周複嶺入内,命他起草請求歸藩的表章。周複嶺出身名門,年過不惑,素來謙和謹慎,見堂中父女二人面色不豫,心中也頗為忐忑。他不敢多問,提筆聽成肅口述要義,餘光瞥見成之染拂袖而去,不由得喟然。

成肅的目光亦随之遠去,似是怔忡,良久不語。

周複嶺輕咳一聲:“殿下?”

成肅回過神,收回了目光,道:“接着寫。”

周複嶺所拟表章寫了些什麼,成之染并不知曉,不過才過了數日,梁王請求歸藩的消息在朝野上下傳得沸沸揚揚。

孟元策摸不清個中深淺,私底下詢問成之染。

成之染道:“既是梁王心意,随他便是了。”

見她冷淡的模樣,孟元策隐約猜測,這父女之間大抵是有些抵牾。

率先回應此事的是中書侍郎周士顯,他于大殿之上陳詞不可,極力向天子挽留成肅。侍中袁放之也順水推舟,懇請讓成肅留京輔政。百官察覺動向,亦紛紛上書請願,不準成肅離京。

孟元策未免遲疑,然而此時的沉默,無疑是某種異議的意味。他心有不解,問成之染道:“梁王煊赫,朝野歸心,為何要此時離京?第下又為何不阻攔?”

同朝稱臣,成之染無法向他解釋,隻是道:“仆射不必因我而為難,隻是将來若生出不測,都是衮衮諸公今日所為。”

孟元策猶疑之際,天子亦未置可否。此事擱置了數日,忽而有江州使者入朝,向天子呈上祥瑞之兆。

江州廬陵郡贛水之畔,初冬時雷鳴不絕,水際岸崩,呈露十二枚銅鐘,金光大作,數裡可見,百姓都以為神迹。

最先發現這神迹的是一個老道,江州刺史王恕聞訊後,派人将老道找來,見對方仙骨飄飄,口舌伶俐,心中亦暗暗稱奇,于是将此事上奏朝廷,那祥瑞之物和老道,都一并送到金陵。

十二枚銅鐘陳列在太極殿前,個個約莫一人高,青黑油亮,光可鑒人。成之染細細看了,那上面斑紋繁複,獸面峥嵘,果然是難得一見的奇物。

百官都啧啧稱奇,口稱“祥瑞”不絕。那可是廬陵郡啊,衆人誰不知,如今的梁王奮起于寒微之時,正是被天子冊封為廬陵郡公。廬陵出祥瑞,豈不是梁王精誠所至,令上天降下恩澤?

成之染被衆人歌功頌德之聲吵得腦殼疼,她自然發覺,在對梁王不遺餘力的贊美之外,衆人都有意無意地回避了一點——他們的當朝天子,當初被庾慎終廢黜為王時,也是被幽禁在江州。

冥冥之中,這似乎預示着某種不可言說的深意。

孟元策不得不承認,這祥瑞來得正是時候,上天賜福于梁王,如今豈能讓梁王離開朝廷?

天子依衆人之言,駁回了成肅的請求,不準他離開金陵。

天降的十二枚銅鐘仍舊矗立在太極殿外,成之染無言以對,暗惱王恕媚上,也氣那老道多事。

她派人傳召那老道,想細細問個究竟,沒想到天子見那人神通,早已将人宣召入宮侍奉。

右衛将軍溫印虎委婉地向她透露,身懷六甲的獨孤美人快到日子了,天子似乎要請那老道為她祈福。

因着蘇承祜之死,成之染心中不安,倘若那孩子當真死于非命,獨孤明月之子又豈能平安順遂。

————

這一年冬天寒意少,到了冬月仍不時落雨,陰沉沉濕冷難耐。獨孤明月搬出正福殿,又回到後宮,住在徽音殿,據說是獻上祥瑞的老道為她蔔算的結果。

成之染聞訊,暗罵那老道裝神弄鬼蠱惑天家,帝寝畢竟守備嚴密,後宮又不知平添幾多變數。更何況毗鄰華林苑,苑通玄武湖,池水陰氣重,隻怕不是什麼好地方。

她左思右想,暫且搬到了大司馬門外的領軍府,命左衛将軍李盡塵和右衛将軍溫印虎盯着後宮,有什麼風吹草動即刻向她通禀。

成洛宛不喜領軍府,數日來吵着要回去。成之染顧不得體恤女兒的心思,因為宮中很快又傳來消息,獨孤明月誕下了一名皇子,她的心登時又懸了起來。

皇子的降生,畢竟是一件大喜之事。獨孤美人晉位婕妤,天子宴百官,賜束帛,草木蕭條的宮城,也因此平添了幾分喜慶熱鬧。

成之染并未在宮宴上見到那個巧舌如簧的老道,不過百官都交口稱贊,那老道說皇子有仙緣。

生在帝王家,又是當今天子唯一的子嗣,有仙緣,似乎并不是某種吉兆。

成之染隻是暗暗腹诽,或許因為她不敬神佛,對這些虛無缥缈的說辭興緻缺缺,相比之下,她更想看看那初生的嬰兒是否康健,能否安然度過這個濕冷的冬天。

獨孤明月休息了旬日,身子才漸漸見好,袁皇後準許宮妃命婦前去看望。成之染也帶着成洛宛入宮,到徽音殿拜訪獨孤明月。

徽音殿上下一派肅穆,畫堂瓊戶隐約透露出一絲清寂。成洛宛牽着母親的手,跨過高高的門檻,細碎腳步聲在殿中回蕩,一時竟顯得格外清晰。她張大眼睛四下張望,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