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碧藍如海,陽光一瀉千裡,春遊當日的天氣好得像是特意為衆人的期盼助力一般。
八點整的時候,高一年級和初中部全體在操場集合完畢,随後,高一年級的各班先去了校門口等候旅遊大巴車。
由于校門口前的空間位置有限,幾乎已被先到的一二班同學占滿,為保持隊形,三班排在了他們的後邊。
趁着這會兒大巴車還沒來,肖凱高聲囑咐衆人:“待會兒車來了,大家就按照現在的隊伍順序一個個上車。我們班是坐車牌号5862結尾的那一輛,大家不要上錯,也不要串到别的班去,回頭清點人數的時候都不知道你是沒上車還是落在哪兒,人都找不到。”
肖凱也知道衆人的心思已經是滿天亂飛,為了多一份穩妥,又轉頭向王昊宇和宋川兩人多交代了幾句。
“這陣仗真是好久不見,甚是想念啊。”
“你想個屁啊,你初三上期的時候又不是沒去。”
“哇,這都一年多了好吧!”
“知足吧,别的學校高中直接不安排這些。”
“……”
聽着其他同學三言兩語的讨論,排在隊伍中的桑榆不免想起了自己在江北的三年。
那個時候,衆人都隻顧着自己和同伴玩樂,确實未曾注意過其實這類活動隻有初中部可以參與。
“車來了,待會兒大家都有序上車啊!”
肖凱的話音一落,衆人齊齊看向馬路左側。
藍色的大巴車一輛接着一輛地從遠處駛來,依次緩慢地在校門外的車道上停穩,當刹車那一瞬的放氣聲響起,人群裡不知是誰起頭喊出了一個洪亮的聲音。
“同志們,沖啊!”
在這激昂澎湃聲音的帶動下,衆人的情緒也被調動起來。
有的歡快地拉起同伴,嘴裡不斷嘟囔着“走啦走啦”;有的嘴角挂着燦爛笑容,同時不忘拿着手裡的棒棒糖手舞足蹈;還有的則是掏出相機對準鏡頭,開始記錄美好瞬間。
這一刻,似乎所有人都歡快無比。
·
旅遊的大巴車是封閉式,隻有車廂倒數第二排的兩側位置留有可開的窗戶。
三班的隊伍順序是按照教室内現有座位走S型排的,鄧佳因為暈車,提前和衆人說明緣由且征得同意後,先一步上車選了靠窗的座位。
桑榆在隊伍裡排得較為靠後,還在車外跟着隊伍往前挪動時,鄧佳已經在窗邊向她招手示意。
她淺淺一笑,回了對方一個OK的手勢。
上車後,桑榆順着過道向前走,當前面的人在一側空位上落座,早已坐下的陳東隅蓦地闖入了她的視線。
鄧佳在倒數第二排,選的是右側靠窗的位置,而他坐在了最後一排,選的左側。
藏青色的棒球帽被他拉低,遮住了大半張臉,一雙抿着的嘴唇露在了外面。
平直,沒有一絲弧度,看起來快樂因子好像還沒感染到他。
凝神片刻後,桑榆移開了視線。
·
大巴車啟動,窗外的畫面開始移動,短暫的電流聲從車載音響裡鑽出後,話筒裡傳出了聲音。
起初,是肖凱在前方就安全問題老生常談展開宣講,後來,林斯言從他手中接過話筒,畫風一轉,開啟了傳統的帶動氣氛環節。
衆人這會兒的精神頭十足,林斯言抛梗,他們便積極接梗,林斯言點名,他們便亂舞亂唱,直到大巴開出市區,路上的車輛越來越少,目之所及的高樓大廈逐漸被田野荒山取代,一群人這才切換成了省電模式。
兩個半小時後,大巴車駛入了江明山景區的停車場。
肖凱吹響一聲口哨,衆人帶着尚未消散的睡意走下了車。
也不知是因為昨晚提前興奮了沒睡好,還是剛上大巴車那會兒消耗太多體力,一個個不是張着嘴巴打哈欠,就是閉着眼睛抻懶腰,看着還沒隔壁剛從車上下來的夕陽紅老年團有活力。
肖凱一邊将班旗舉起,一邊擰開了挂在腰側的小蜜蜂:“我們現在已經到了景區的門口,從這一刻開始,各組的組長就要擔負起責任了啊。你們确保好存有每一位組員的聯系方式,待會兒上山以後不要掉隊,不要走散,一定要集體行動。”
在大巴車上落座時,衆人幾乎就是按照分組和自己的組員坐在了一起,所以下車後沒花費多少時間,隊伍已經按照分組排列好。
“老師,都快十一點了,什麼時候開飯呀?”
山還沒開始爬,肚子已經惦記要開餐,肖凱被問得是好氣又好笑。
在學校計劃的行程中,上午抵達景區後先讓學生們稍微動動筋骨,爬到商業區旁邊的平地後便可以用午餐。約莫一個小時的午休過後,動身開始攀登頂峰,晚上便是在山上露營過夜。
肖凱低頭看了眼腕表,算了算時間,給出答複:“爬得快的話,四十分鐘就能到吃飯的地方了。”
隊伍通過檢票口的閘機,在瀝青的石闆路上拐過一個彎,眼前豁然開朗。
頭頂的日光傾瀉而下,灑在了一塊造型特異的巨石上。
巨石看上去已經曆不少年歲的風霜雨雪,表面溝壑縱橫,中央處是草書字體寫下的“江明山”三個字,書寫極為狂放,據說是蔺江的一位老領導在景區開發初期親自提筆留下的筆迹。
隊伍向前走了數十米後,衆人迎來了第一個分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