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敏與王夫人約好在城門口回合,兩家碰頭,一塊往玉佛寺去,一路上暢通無阻,黛玉倒是歇夠了,半路就先睡醒,拿了一塊從家裡帶來的藕粉桂花糖糕吃了兩口,恍惚間聽見禅禅鐘鳴,寺廟應該是到了。
這玉佛寺因一座玉佛而成名,原本隻是一間小廟,一年大理進貢的一塊玉石,巨大無比,大理本就山高路遠,為了護送這塊石頭,累死的民夫不知幾何,說來也是奇怪,眼看着就要護送到京城了,那塊石頭就好像定住了一般,怎麼拉都拉不動,負責接待的禮部堂官們聽說了,特意向兵馬司借來百十來号軍士馬匹都沒能拖動,衆人紛紛稱奇,後來還是玉佛寺裡的住持聽說了,認為是怨靈作祟,和師兄弟們圍坐在玉石四周誦讀經書,七七四十九日,日夜不歇,玉石竟然流出血水。
聖上聽說了這事,也感歎勞民傷财,下旨讓雞鳴寺龍興寺高僧大作七日法事,超度亡靈,而那塊玉石與玉佛寺有緣,雕刻成一座玉佛,賞賜給了玉佛寺,這名字也是因此而來。因有陛下賜名,玉佛寺聲名遠播,慢慢逐漸壯大起來,前面三大殿,後山更有寺塔殿宇,風景很是迷人。
在蘇州時賈敏常常出門拜佛,寺廟的法事場場不落,黛玉雖然體弱,也跟着去過幾次,這京城的寺廟還是頭一回來。黛玉跟着賈敏,與王夫人寒暄了幾句,轉眼就看見後面的寶玉朝自己擠眉弄眼。
黛玉微微點頭一笑,兩人便不再言語,跟着長輩們往寺廟裡面走去。
知道有大戶人家要來,老住持連忙引着兩個小沙彌前來迎接,這都是事先知會過的,像賈府這樣的人家,一般都有自己的家廟或相熟的道觀做法事,偶爾去其他寺廟自然是要隆重對待的。
一路寒暄幾句,一行人走進大殿,賈敏心裡惦記的人多,由着僧人指引,按照順序,遇到菩薩真人都會拜一拜,王夫人也記挂着宮裡的元春,兩人都捐了一大筆香油錢,黛玉寶玉兩個小孩隻管跟着大人一處,該跪就跪,該拜就拜。
拜完前面的殿宇,王夫人到底上了年紀,不一會兒就有些累了,便是賈敏神情也有些倦怠,引路的僧人很是機靈,提議去廂房品茶。寶玉哪裡坐的住,纏着王夫人要去逛逛。
王夫人拍拍他的手,“來之前是怎麼答應我的,你姑媽妹妹還要歇息呢,還不快好好坐下,老實些。”
“小孩子家都是這樣,什麼都是新鮮,我們在這裡歇着,他們也玩不好,”賈敏笑道:“好容易出來一回,讓他們玩去吧,多叫幾個媳婦丫鬟跟着就是。”
寶玉聽了,自然是高興的,湊到黛玉身邊悄聲說道:“妹妹,我聽說玉佛寺後頭有一泉活水,裡面喂養了許多錦鯉,花花綠綠的最是好看,旁邊還有許多前人古迹,咱們也去瞧瞧。”
黛玉聽了,有些意動,見賈敏同意,兩人就要往後山去。
王夫人見狀,少不得叮囑道:“可不許亂跑,隻需去一個時辰,看一會兒就回來,仔細被風吹着。”
玉佛寺後山種着一片楓樹,秋天來看時,紅紅的一片很是好看,山石上也有前人雕刻的佛像,或大或小,神色各異,旁邊溪流裡時不時遊過兩三位錦鯉,倒是十分自在。
黛玉一邊走一邊看,寶玉在一旁湊趣,猜是哪一座菩薩,杜撰些傳說故事,看他說的這麼若有其事的樣子,要是黛玉不知道寶玉的性子,隻怕真的就相信了。
今日進香的人很多,兩人可以都往人少的地方去,走走停停,人員漸少,不時走過一兩個僧人,黛玉眼尖,看到前面不遠處好像有個算命攤子,疑惑道:“這裡都沒什麼是來,怎麼還有人把攤子擺在這裡?”
“既然擺在這裡,想來比有些緣故,隻怕有些道行,不如咱們去瞧瞧?”寶玉提議道。
黛玉還有些猶豫,寶玉不由分說,拉着她便往那邊去。
那是一個竹子搭的小棚子,四面透風不說,隻能勉強遮陽,看樣子也擋不了多少雨水,偏那僧人絲毫不在乎,不知從哪裡找來的一把椅子,桌子還缺了一角,仰躺在那裡呼呼大睡,衣服松松散散,看不出得道高僧的半點影子。
等走近看清楚了,寶玉下意思的就把黛玉擋在身後,這等腌臜貨物,看一眼都髒了妹妹的眼睛。隻是因着那夢境,寶玉對神佛比較敬畏,心裡始終有個疑惑,猶豫再三,還是轉身對黛玉提議道:“這老僧把位置擺在這裡,想必自知道行不夠,不敢在前面獻醜,不如咱們還是去方才法華殿裡找主持解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