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吐槽了很多,面上卻看不出來分毫,恭敬問他:“您要不給我個虧損和盈利的标準?”
顧時翰才接手多久,他又不研究這個領域,自然不知道多少算虧。但領導者有自己的智慧:“這得你自己先去學,把邏輯弄清楚,捋順了,學通了,來給我彙報,到底應該多少算合适價位,怎麼算出來的,你的想法是怎麼樣的。”
衛初桐:“......”敢情你把我當□□了?
顧時翰大手一揮,說得輕松:“你這什麼表情?不會就學嘛,你去拉上财務,投資,你們一起讨論。讨論完給我出個結果,再做個PPT演示過程。最後帶着結果去跟輝海談。”
他思路倒是清晰,顯得很有道理的樣子,說話布置任務也理直氣壯,衛初桐覺得不太對,卻又在這樣的理所當然的态度之下,找不到提出不對的點。
隻好一臉糾結地看着他。
顧時翰自己心裡倒也知道自己偷懶了,但他不承認,于是敷衍道:“能者多勞,你去忙吧。”
衛初桐沒辦法,隻好滿腔糟心地出了總經理辦公室。臨到門口,早上和她起了沖突的周婧,突然背着顧時翰偷偷對她露出個同情的笑容。
衛初桐:......
曾經顧時熙還在的時候,她就已經和投資事業部那邊請教過相關價格,也跟合作的投行咨詢過,自己心裡對合理價位這塊其實有底。但這件事情真正的阻礙點是她資曆和行業地位都不夠,很難和輝海平起平坐地正經談判,缺了個鎮場的人。而且如果凱盛的真正決策者沒有一個人露面,那輝海自然會認為凱盛覺得這是小投資,不重要。輝海也并不缺現金流,自然會趁此機會要個高價。
衛初桐非常頭疼,覺得顧時熙和顧時翰都不靠譜,搞得凱盛像是她的公司一樣,正兒八經的皇帝不着急,她作為“太監”每天一個頭兩個大。
時值周三,到了周五,衛初桐按照顧時翰的要求把PPT做出來了,用盡量通俗易懂的方式給他講清楚了前後邏輯關系,因為不知道他滿臉嚴肅擰緊眉頭的表情到底是懂了還是沒懂,是真懂還是裝懂,于是在PPT最後一頁清楚明了地寫了合理價格區間的上下限。
這個顧時翰看懂了,他點點頭:“行,就按這個價格來,你先去跟輝海談。”
衛初桐哭笑不得:“我資曆不夠,輝海不待見我。要不您和我一起去吧?”
顧時翰拒絕:“不行,我還得去趟廠區。”
他在周三布置完工作以後,就說要出門去廠區看看,看完周四又去了。今天周五,他還要去。
衛初桐:“呃?您都連着去了兩天了,廠區最近也沒有要緊事,要不您和我去輝海談判呗。”
當下集團的重點就是供應鍊改革,供應鍊改革的卡點又是輝海投資。顧時翰作為總經理去對接輝海合情合理。衛初桐以為他會答應,但:
顧時翰:“你帶着投資事業部的去談,我跟人約好了今天去廠區。”
衛初桐:“......?”你跟哪個王八蛋約好了?這個節骨眼兒上和我搶人。
顧時翰:“談好了回來給你升職加薪。”
衛初桐兩眼放光,放下成見,立馬答應道:“好嘞,保證完成任務!”
她本來還想問問顧時翰連着三天去廠區看什麼的,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她可以代為解答。但這會兒被升職加薪沖昏了頭腦,拿了承諾,就開開心心去投資事業部搖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