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山河永安 > 第19章 第 19 章

第19章 第 19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林将軍,我本打算好好陪你遊玩一番,奈何今日寒風刺骨,山上草木衰敗,你我二人又出了一身熱汗,實在不能在此久留,還是早早上山,到寺中求一杯熱茶暖暖身子。”

林文辛倒是還好,她在邊關吹多了凜風,山上這點北風還不放在眼裡,但一想到甯王可是天生的富貴骨,要是受了風寒,又要再生事端,想了想也就點頭應承了。

因為料想着甯王雖然在外行走過,卻從未聽說練過武,方才又開口休息,隻怕體力已經不太充裕,她甚至還貼心的放慢了腳步,兩人總算擺脫了之前那種你追我趕的氛圍,多了幾分閑适。

雖是如此,玄武山本就算不上險峻,兩人腳程又不慢,再行了一炷香的時間,奉國寺的山門也就映入眼簾了。

先前身在山中還不覺得,此刻光是看見這座古樸、莊嚴的寺廟,林文辛就忍不住皺起了眉頭,适逢旭日東升,一輪紅日破開雲層。映照在寺廟的七彩琉璃瓦上,莫名逼得人不敢直視。

明明相距還遠,她似乎已經聽到了梵音陣陣,鼻尖也似乎聞到檀香袅袅。明明娴妃娘娘的身上也被檀香終年浸透,但那時她隻覺心安,哪像此刻,止不住地心悸、手抖。

她也說不清自己這是怎麼了,總不至于真是身上沾染的血氣太重為佛門所不容吧?

林文辛心下冷嗤,卻也實在沒有了前去上香的心思,為了不招惹甯王不快,隻好勉強牽了一下嘴角:“王爺,我一身血煞之氣,恐怕會沖撞了神佛,佛門清淨之地最是忌諱殺生,偏偏我戍邊多年,無數賊寇在我馬下喪命……此刻看見奉國寺,莫名覺得自慚形穢,也實在不想誤了你與了塵大師的會面。我看這山間修竹、茂松也頗有野趣,王爺自去拜佛焚香,我在山門外也自在的很。”

宋君謙剛才就發現林文辛狀态不對了,此刻見她滿臉都是對奉國寺的抗拒,先是一驚,随後了然:

“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将軍為保家國、護百姓的緣故戰場厮殺,縱然兩手血腥,亦是心如琉璃。林将軍,你有如此功德傍身,九州寰宇何處去不得?”他笑了笑,語氣輕快卻又蘊含着不容置疑的堅定:“依我說,你能來,才是為奉國寺增光添彩,是他的榮幸。”

還有些話,他放在心裡沒說,依他看來:滿天神佛高懸于天,縱是滿目悲憫,卻也從未垂憐過人間的百姓。隻有林文辛這樣以凡人之軀,手持利劍活生生為邊關百姓劈出一條生路的,才是人間救苦救難的菩薩,便是神佛有靈,見了她也是要垂目的。

隻不過這話說出來實在是太過狂悖,又是在寺廟門口,他也隻好咽了下去。

林文辛轉頭看向他,目光清淩淩的,似乎包含着許多複雜的情感,宋君謙曆來不願與人直視,此刻卻也認真回望,沒有半點退縮之意,隻希望能借這目光一表自己的鄭重與真誠。

良久,林文辛終于收回了目光:

“王爺這番話,也不怕被人聽見了之後……”

“君謙句句肺腑之言,便是當着奉國寺高僧的面也絕不更改。”

“您真是……”林文辛啞然失笑,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但又不得不承認心裡輕松了不少,她偏過頭避開了對方的目光:“那就請王爺前面帶路吧。”

“好。”

二人還未邁進山門,就有知客僧迎了上來,因着出發得早,此刻雖然廟裡的僧人們都已做完了早課,卻還沒有别的香客上門,整個寺廟更顯幽靜。

謝絕了僧人随行,宋君謙帶着林文辛慢慢的從天王殿、羅漢堂、一路逛到大雄寶殿。畢竟也跟随高僧修行了幾年,雖然佛法不算精深,但講起轶事典故來倒是信手拈來。許是為了不讓林文辛覺得枯燥無聊,這一路上嘴就沒有停過,那滔滔不絕的樣子要是被王府的下人們看見,怕是要掉一地的下巴。

說了一路,宋君謙也有些口幹舌燥,再加上也怕被人嫌棄話多,出了大雄寶殿他可算是閉上了嘴。這一路走來,林文辛并沒有分毫想要跪下求佛的意思,他自然也沒有勸說,見到有僧人想要出言還會暗暗擺手:武将曆來不喜求神拜佛,也無需逼迫,何況自己帶她來奉國寺本也不是為了拜佛焚香……

“林将軍,前面就是地藏殿了。”地藏殿才是此次他的目的之地。

“地藏殿,是供奉地藏王菩薩的麼?”林文辛擡起頭,看着殿門高挂的匾額,喃喃重複了一遍,似乎在發問,又似乎在自言自語。

武安侯府一窩子的武将,父兄性子都是大大咧咧的,從來都說戰場上能靠得住的隻有身後的兵、□□的馬、手中的劍,雖然不曾對神佛不敬,卻也從來懶得燒香祈福。倒是娘親每逢初一十五都會茹素禮佛,施粥赈濟。

府中有人出征,更是日夜念經祈求平安,跟在她的後面,自己對京城内外的各大寺廟其實也是熟悉的。

直到八年前的那場大敗,直到自己也全身披挂上了戰場……

她的這雙手已經拿起了劍,自然也就再拈不得香了,更何況如今的她早就不相信求神拜佛那一套了,若是神佛有眼,又怎會讓她們林家落得這般下場,若是神佛無情……去求去拜又有何用?

隻是,這地藏王菩薩……

林文辛長長的歎了一口氣:傳說中地藏王菩薩慈悲為懷、普度衆生,又發下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民間傳言中這位更是鎮守地獄、執掌生死輪回。

想起自己九泉之下的父母、親族,此刻的心情怎會不複雜呢?

她有些猶豫,既想避開這個地方,内心卻又有一絲期望,想在這尊菩薩金身前為死去的人供上三柱清香。

心裡天人交戰,腳下也就駐足不前,還沒等她打定主意,一旁的宋君謙卻堪稱孟浪的隔着衣袖,執起了她的手腕。

“林将軍莫要遲疑,既然已經走到這兒了,不妨進去給地藏菩薩添一炷香。”

說罷也沒有聽她回複,輕輕拉着她徑直往殿内走。

甫一進殿,映入眼簾的就是大大小小數百個木制牌位以及數千盞油燈。他們走近時衣角帶來的一陣風,惹得燭焰搖搖晃晃、明明滅滅,再定睛一看卻又沒有一盞熄滅,光華流轉,熠熠長明。

“往生牌、長明燈,度盡黃泉苦厄人。”宋君謙似歎似惋:“無論信與不信,總歸是生者對亡人的一片惦念之情。”

林文辛喉頭莫名的發哽,聲音也有些發啞:“王爺的意思是?”

宋君謙沒有回答,隻是輕輕拉着她走到供奉在正中最大的那座牌位邊上:“奉國寺的香客除了達官顯貴,也有尋常百姓,地藏殿供奉一座往生牌位花費不菲,可是當年林侯爺殉國的消息傳回來,盛京城四縣六十二坊推舉出了三位耆老連夜上山敲開了寺門要為将士們供牌位”。

“奉國寺上下有感老侯爺和将士們的忠勇,不願收錢,百姓們執意不允。最後商議不拘多少,一戶隻收一文。”

“這座牌位所用的木料是一段黑檀,盛京城最好的木料師傅親自掌眼挑選的,之前原本被一位世代藏書的老儒生做成了書箱,得知是為了林侯爺,二話不說就劈了箱子。當時戰報雖然傳回盛京,可上面那位久久不肯下個定論,滿朝文武都怕沾染上此事惹得帝王不快,時任太子太傅的謝别雲老爺子大醉一場,憤而辭官,身着布衣麻鞋,親自送來了墨書,而後再由匠人一筆一劃将字镌刻在牌位上。”

“将軍,我至今都還記得那一幕。百姓們不敢大張旗鼓,卻仍舊身着麻衣,執子侄禮,面容哀戚、眼含熱淚将這座牌位捧上山來,等到僧人們安置好,點上長明燈,更是人人行了跪叩大禮,久久不願直起身來”

“因着心中敬佩,也因着這群百姓,當日送來的錢鈔奉國寺是單開了一個賬本記着的,盛京城十三萬七千六百多戶人家,當日送來的總計十三萬四千一百二十三文。這筆錢沒有用在其他地方,隻除了每年冬日的施粥借糧、慰問孤老。水陸法會的花費還有供奉的燈油錢都是奉國寺自發出的。八個年頭啊,寒來暑往,這兩盞長明燈日夜不熄,寺廟裡的和尚早晚都會前來念經超度,了塵大師等一衆高僧更是時常來此處講經論道……林将軍,你來看。”

宋君謙拖着她的手臂向前一步,看着牌位上刻着的林老侯爺以及當年浴血邊疆的四十萬平西大軍的往生牌位、看着燈盞裡滿滿的燈油,語氣複雜到讓人分辨不出情緒:

“這座牌位前的長明燈,燈盞裡的燈油永遠是最滿的。這不僅僅是寺廟裡僧人的功勞,而是自它供奉在這裡,往來的香客為自己供奉的長明燈添油時,總是會順手也為這兩盞燈添上。久而久之,百姓們如今進地藏殿的第一件事就是為這兩盞燈添滿燈油,然後再做其他的事。因而無論何時,老侯爺以及護國的英靈們永遠都有一燈光明,照亮四方。”

“所以呢?”林文辛話語中的哽咽愈發明顯,她擡起頭意味不明地看着宋君謙,眼睛卻紅得厲害:“王爺告訴我這些,是想讓我怎麼做?感激嗎?”

知道她此刻情緒難以平複,宋君謙并沒有把這話放在心上,隻是低下頭溫和地回望,緩緩搖頭“當然不是,是我應該心懷感激。”說完也不等她的回答,拿起香案上的剪刀想要修剪一下有些長了的燈芯,想了想又将剪刀遞給了林文辛。

“将軍,你來幫着修剪一下吧。”

林文辛默不作聲地走上前,動作極緩慢、極認真地将燈芯修剪去多餘的部分,長明燈的火焰閃爍了兩下,随後光芒更甚。她睜大眼睛盯着這兩盞燈,直至眼睛發酸也沒有移開目光。不知過了多久,頭頂傳來一聲輕歎,一隻手捂在了眼前,觸感微涼。這隻手并沒有遮擋的多麼嚴實,透過手指間的縫隙依舊有光芒透進來,卻再沒了方才的刺眼。

“這裡油燈太多,盯久了會傷到眼睛。林将軍,我們去别處逛逛吧。”

見她微不可見的點了點頭,宋君謙才長出了一口氣,心裡也有些懊惱自己将她帶來地藏殿是不是太過魯莽了,明知道她心中郁結難解卻還是遵循本意将這段舊事告知,依着林将軍此刻高高築起的心防難免會懷疑自己的用心。

或許,在帶她去了塵師父的禅房之前還是要把話說開,無論她信是不信,總好過現在這般處處懷疑自己的用心……

這怪不了她,是皇室做的孽,也是自己太心急了。

“将軍,走吧,此處燈油香火味太重,實在是讓人心頭沉重,到外面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改換一下心情也是好的。”

林文辛沒有說話,隻是執起香案上放着的油壺,為長明燈再添了一些燈油,才長歎了一口氣,深深地看了兩眼往生牌,才轉過身來,點頭示意宋君謙先行。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