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後正坐在李泰的病榻前,垂淚撫摸着李泰青青紫紫的一張胖臉,聽哥哥長孫無忌講述李泰從天而降的奇事。
她一面聽,一面檢查起李泰的手腳來。
摸着骨頭都是完好的,這才微微松了口氣:“哥哥,依你之見,此事果真是邪神作亂?還是有人在裝神弄鬼呢?”
長孫皇後機敏聰慧,早便察覺到了李泰的小心思,她實在不願自己的兒子們效仿父輩,再來一出禍起蕭牆。
于家于國,兄弟阋牆都是大患。
長孫無忌摸着自己的胡子歎息:“現下這般情形,我倒真希望是有人在裝神弄鬼了!”
長孫皇後蹙眉不解:“哥哥何出此言?”
“人禍尚有可為。”長孫無忌指了指天,“怕隻怕真是天上的神仙在搗鬼。”
李泰給李世民傳話的時候可沒有屏退左右,随駕的文武大臣,侍候的宮女内侍,全都聽到了。
能令死了八百多年的始皇帝死而複生,這個搗鬼的神仙可不是一般的神通廣大,也不知他做這一切是為了籌謀些什麼?
兄妹兩個正說這話,聞得陛下傳召,便一道過來了。
太極殿内沒有别人,隻有李世民一個,宮女内侍同侍衛們一起,都在殿外守候。
李世民不及兩人行完禮,就急切的挽了長孫皇後的雙臂,沉聲道:“觀音婢,想來你也聽說了,不知哪一方的殺神作亂,要夥同始皇帝奪我大唐江山。長安城裡危險,你且帶着孩子們去雍州行宮避一避。若朕能平了此亂,必親往雍州行宮接你們回來。倘若天不佑朕……”
李世民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淚盈盈的長孫皇後掩住了嘴:“陛下乃是聖賢明君,授命于天,上蒼豈會不保佑您,不保佑我大唐?”
李世民心中念着“唐三代而亡”的谶言,隻覺得舌尖發苦。
他很想把袁天罡的話一股腦兒告訴皇後,餘光掃過一旁的大舅兄,又将話咽了回去。不日便将面臨一場苦戰,此刻若将谶言說出來,一旦傳了開來,必定人心動搖,生機難覓。
握着長孫皇後的手移開自己的下颌,李世民繼續道:“朕不怕一萬隻怕萬一,若是真有個萬一,孩子們就都拜托給觀音婢了。隻是,太子乃是國之儲君,國難當頭,他不能走。”
長孫皇後含淚答應下來,一時泣不成聲。
好端端的太平日子,怎的忽然就要國破家亡山河碎了呢?
伸手抹了抹皇後的眼淚,李世民轉而與長孫無忌說話:“袁天罡奏請祭天,說是國有國法,天有天規,如果能上達天聽,自有天公主持天道,派遣天兵天将拿了死而複生的秦始皇,不許他禍亂人間。這祭天一事,便有勞大舅兄操持了。”
朝中文武衆多,各有所長,如此短的時間内操辦一場盛大的祭天大典,最合适的人選莫過于大舅兄了。
“臣領命。”長孫無忌雖然心中疑惑萬千,惴惴不安,卻也沒有再多問什麼,依言去安排祭天大典了。
李世民又細細同長孫皇後商量了一番,直到有宮人在太極殿外禀報中書令到了,長孫皇後這才離開太極殿,宮人則請了中書令房玄齡進殿面聖。
房玄齡近日身體略有不适,告了假在家休養,并未随駕左右于太液池賞景,也并不知曉宮中發生的一切。
收到陛下的傳召,他匆忙換了官服,乘着轎子進宮來。一路上在腦海裡設想了諸多猜測,卻萬萬沒有想到,陛下傳他來是要寫傳位的诏書。
房玄齡欲言又止,太子早立,若有一日山河崩,太子自當繼位,何故現在寫什麼傳位诏書?
李世民卻擡了擡手道:“卿先拟旨,稍後朕再同卿細說。”
待房玄齡寫好了傳位诏書,李世民取出玉玺蓋了印,先将诏書好好收起來,再召集了殷開山,魏征,李孝恭,高士廉,李靖,柴紹,程知節,秦叔寶,尉遲敬德等諸公,一同來太極殿議事。
李世民戎馬一生未嘗敗績,親手打下了大唐半壁江山,他豈會不戰而降?
即使對手是地獄裡爬出來的惡鬼,是九天下凡的仙神,他亦不懼一戰!
秦始皇想要奪回這錦繡河山,便親手來拿吧!
就在李世民同他的心腹大臣們商量對策的時候,袁天罡也在土地廟前找到了擺攤算卦的叔叔袁守誠。
自打泾河龍王掀了他西街的卦鋪後,袁守誠便挪到了土地廟前,一桌一椅,一把羽扇,一杆招牌,重新做起了那算命蔔運的行當。
袁守誠一見侄兒,便搖着頭道:“我隻管人間的事,不與鬼神打交道。”
浮在平康坊上邊兒的偌大一座齊天大聖府,别人瞧不見,他可是看得一清二楚。
就連齊天大聖府的新主人是何身份,他也略猜到了幾分。
這位尊神可不好惹,當敬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