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祭拜結束之後,燕筠青就感覺這位皇長孫一直有些蔫蔫的。
她設身處地地設想了一下,如果是她,要看着祖母和外婆家的大表哥厮殺得死去活來,她隻怕都沒那個勇氣去面對,隻想一睡不起,這種爛攤子誰愛處理誰處理吧。
所以她就趁着給他換藥的時候,假裝漫不經心地說:“其實很多時候,宗族血緣,都沒有那麼重要。你看我,父母離開之後,想把我趕出去出家好霸占我的家産那些人,不也是跟我最親最近的宗族嗎?”
遲疑片刻,燕筠青又說:“你得先把自己保護好。”
祾歌愣了愣,勉強咧開嘴,道了句謝。
燕筠青對他行禮,抱着想往他懷裡鑽的大白貓離開房間。
燕筠青離開後,祾歌一直睡不着。他輾轉反側,最後決定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現在的局面。
他是什麼人?
他是李唐和武周兩代皇帝的嫡長孫。
其實嫡庶對于男子,要比對女子重要的多,尤其是簪纓大族,因為這涉及爵位和家産的分别。對于女兒,嫡庶根本不重要——因為女兒家在本朝很一緻,一緻地不重要。
有唐一代嫡庶計算很與衆不同,簡單來說,就是正妻長子為嫡,其餘諸子為别子。落到先帝身上,就是身為李唐皇後長子、他的父親李弘為嫡出,李弘的同母弟弟,如李賢、李顯、李旦,在李弘活着的時候都是庶子。李弘死後,嫡子的身份自動落在李弘最年長的弟弟,也就是李賢身上。
這是他沒有出生時候的情況。
他作為李弘正妻的次子出生後,本身也是庶子,可是他的雙生兄長連洗三都沒熬過去,也就不計入齒序。因此,李弘嫡長子的身份自動落在他身上,李治一系,嫡出的身份沒有發生偏移。
也就是說,隻要他活着一天,他就是李唐、武周兩朝唯一的嫡出皇家子弟,他的叔父們,無論是廢太子李賢、還是後面兩任皇帝李顯李旦,都在身份上是庶出。
但是,他是嫡出不意味着他是大宗。
從李賢被立為太子,他就從大宗轉為了小宗,作為小宗子弟,仍然要以大宗為尊。
可是,如今女皇登基了,并且廢黜太子,他和叔父的身份又重新回到了以他為嫡的時代。
作為嫡長子生父早亡的嫡長孫,他在禮法上的身份有一個專門的稱呼,叫做承重孫。承重孫在禮法上位同幼子。在祖父母亡故後,他作為承重孫,在服喪時要和叔父們一同着斬缞重孝,守足三年才行。
所以在李弘、李賢已逝,李顯被廢的前提下,所有人都是将他和李旦并列,就連燕筠青都習慣稱他和李旦為殿下和小殿下。
盤算了他的身份,他又開始思考皇位的問題。
按照法律規定,有唐一代的繼承位次是這樣的。皇帝李治死後,由嫡長子李弘繼位,嫡長子李弘若早亡,由他這個嫡長孫繼位。他若意外亡故,由嫡長子李弘同母弟按順序繼承,也就是李賢、李顯、李旦的順序。若以上五人都意外身亡,由嫡長孫過繼過來的同母弟李隆基繼承。
也就是說,現在沒有确立太子之前,從禮法上來講,他是武周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但也僅僅是從禮法上來講了。
他的兩個叔父、兩個表舅,哪個勢力都比他大,不管他們誰登基,為了名正言順,他不能肯定自己能不能繼續存活。
雖然現在看起來李旦性情溫和,可是先帝李治,在做太子的時候不也是号稱謙恭溫和嗎?他不還是一登基,就授意長孫無忌殺了庶長兄李恪,事成之後逼死了會威脅到他皇位的舅舅長孫無忌嗎?
他們家從骨血裡就流着兇殘,若是真信了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的鬼話,那被殺也活該。
李唐正統目前是他的叔父,可是他幫李唐正統,卻很有可能讓自己不得好死。武周女皇是亂臣賊子,可是他幫亂臣賊子,他能暫時活得很安全,至少不用擔心為了震懾宗室,無緣無故被殺。
但他不能……他應該忠君,他必須忠于皇帝,忠于……那些會殺了他的皇帝——他的叔父,他的堂弟,他的堂侄……
他痛苦地蜷縮起來,想抓一抓頭發,都因為重傷沒法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