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不在意别人對自己的看法,祾歌也不例外。
但他隻是苦笑一聲,别開臉,眼淚在眼眶打轉:“有什麼好聽的呢?不外乎就是責罵。反正我字也寫不好,詩也做不好,粗魯無禮,就連七情六欲都是殘缺的。”
有那麼一瞬間,燕筠青很想罵娘。
她是真的很想問問,這李唐、武周朝野上下,到底給他們天資最高的小殿下灌輸了什麼。得虧是他确實聰明過人,不然還沒到他出任奉宸衛将軍,他就先被養廢了。
燕筠青習慣性地想寫病案,猶豫片刻,還是不想破壞好不容易緩和的氣氛。她想了想,問道:“我想講,你想聽嗎?”
祾歌沒有答複,但是他把眼睛睜開了。
看來是不排斥她說話。
“我在内醫局曾經辦過一次差,是給左奉宸衛的公子們制作膏藥……”
那是兩年多之前的事了,接到差事,燕筠青第一反應是去找過去的舊檔,看看該注意什麼。可她找來找去,竟然什麼都沒找到。
給官員發藥,這還是頭一次。
在李唐或者武周為官,收入主要分為幾部分。
首先若是有爵位有食邑,那就拿食邑的稅收;除了食邑之外,所有官員還有永業田,不會因為辭官或者緻仕被收回;再一項就是力課,是民丁要服的徭役一種,大多數都會選擇交一筆錢了事。
而奉宸衛是天子近衛中出身最高的一批,基本是皇帝幼子、幼孫、幼侄,或者年少的表兄弟、外甥或者外孫,要麼就是宰相們和實權大将軍的嫡子嫡孫,還得是最聰明、最強壯、最漂亮、儀态最好的家族門面,身上多多少少都有爵位或者勳官,或者幹脆就是繼承人。
他們虛歲十一後到皇帝身邊站崗幾年,然後就像祾歌這樣,基本上二十歲之前就會領實職。這幾年大概就是和各大家族的繼承人,或者最優秀的晚輩混個同學情,也和朝堂上的長輩們混個面熟。
一旦入選奉宸衛,他們還會按照品級再領一份月俸。但是月俸相對食邑和永業田,也實在是太少了,甚至不夠他們跑一次馬的馬料錢。所以雖然别部都會在意薪俸,會想多發歲賜、想要保值的絹、黃金或者胡椒,奉宸衛卻從來不參與這些小事。
這次奉宸衛居然點名要在歲賜裡放膏藥和藥浴包,甚至成了内醫局好長一段時間内的談資。
燕筠青留意了一下奉宸衛的脈案。奉宸衛執掌禮儀,往往站崗一站就是很久。這些男孩們的脈案中,最多的疾病就是常年站崗腰痛;或是常年握刀架着胳膊,從而導緻肩周疼痛;或是小腿靜脈曲張,膝蓋磨損;或者就是思念父母、孤獨抑郁。
雖然是繼承人,但是他們的母親要麼在故鄉侍奉公婆,要麼随父親在任上。這群人不缺教導、不缺财物,但他們缺關懷。
自那時起,燕筠青就一直在留心奉宸衛。将歲賜改為按月發放藥膏之後,這些小衛士關節疼痛的脈案數量驟降,内醫局出診次數也降了好多。内醫局給這種按月發放的“歲賜”稱為“藥賜包”,在左奉宸衛試點施行三個月後,右奉宸衛、三衛和飛騎也來讨方子了。
三衛是指親衛、勳衛、翊衛,考不上奉宸衛的公子王孫,可以考取三衛以出仕。三衛中家世要求最低的翊衛也要求五品官之子。飛騎就是大名鼎鼎的羽林衛,從禁軍子弟和府兵子弟揀選,皆要求六大尺、英俊、健壯。可以說,有唐一代官宦子弟,但凡有些武藝,皆在奉宸衛、三衛和飛騎之中了。
就在諸近衛忙得熱火朝天時,左奉宸衛又悄無聲息地更改了茶飲方子。
這茶飲也是諸近衛自己出錢,大部分時間就是白水,到了夏天會有綠豆湯之類的茶飲供應。而左奉宸衛不知道哪來的錢,春天供應茉莉薄荷茶,夏天供應荷葉決明子菊花茶,秋天備有川貝雪梨茶或者梨清茶,冬天供有杏仁露。一年四季,随節氣改變。
燕筠青發現,随着這些不太起眼的小舉措的施行,左奉宸衛來開疏肝解郁藥的脈案驟然下降一截。
她這才留心起了左奉宸衛。在那種卧虎藏龍的地方,皇長孫執政五年,竟然沒有出過岔子,足見其能。
“我們其實私底下聊起過你,都說你是個心軟又實誠的人,踏踏實實做事,規規矩矩做人,不生事端,也不受折辱。跟你共事這個月,我也發現你很有責任心,心思細膩溫柔,膽大包天,也沉着鎮定。我覺得你是個有風骨的人,那麼木讷一點又能怎麼樣呢?”
“畢竟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啊,這不是士大夫一直追求的境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