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進入遊戲了,我想想自己還有個地方好久沒去看了。
來到地下車庫,那裡放着我高中時候騎的山地車。
走下樓時,我似乎有種沿着以前路走的記憶。
這條有段下坡的路,轉向右側後就是車庫了。大門口旁邊座立着一家簡陋的米酒加工廠,裡面時不時傳出機器運作的聲音。
在我頭頂的高處,電線布滿了四周,它們在樓層之間相互攀爬,到處生長的電線最終由電線杆收尾。
随着一聲機械的聲響,門被我打開了。撲面而來的是,從地下室深處冒着陰冷潮濕的氣息,在水管附近正在往外滲出些暗黃色的水漬。
我繼續往下走,走到下坡底部,平坦的路面才真正展開。
一旁出現攪拌到一半的水泥砂漿,它擱置在車庫邊緣,這大概是房東要翻新車庫的意思。面前有幾根立柱,阻擋我觀望車庫的全貌。
滴答滴答,水不知從什麼地方落下,像時間一樣不停流逝。微弱的聲控白熾燈也因為我的到來,而被迫運作。
往前走,眼前的電動車擺滿了一排,上方安裝的電表仍在轉動。
右側就是存放自行車的地方,我在角落裡終于找到一個體型健壯的車。
盡管過去四年,但附着在上面的塵灰并不多,旁邊還挂着一塊皺巴巴的抹布,山地車扶手上還挂着一件紫色的雨衣。
我拍了拍座椅上的灰,換好輪胎後,我打算明天騎去學校。
隻要将山地車通過設備掃描,把它的數據上傳到遊戲裡,我就能更直觀的感受騎行的體驗。
晚上,我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自己的動态:山地車陪伴了我整個青春。
另外配圖那張瘦而不弱的藍黑色山地車照片。
回到房間後,我反複點開自己發的動态,這輛車曾是我最忠實的功臣。
張芯她們也在動态下面評論到:好懷念上學一起騎車的時候啊。
施想也表示贊同,我記憶裡施想後來上學騎的是一輛酷炫的電動車。
看了一會手機,我這幾天特别嗜睡,沒玩多久,便很快進入到睡夢中去。
——
叮鈴鈴。
床邊的鬧鐘響起,屬于高中生的一天正式開啟。家裡離高中的距離,是我難以衡量的8公裡。
且不說距離遠,就說在這通往學校的路途上,我就已經不知道有過多少擔憂了。
“媽,我先走了。”我說話聲正在穿着鞋,之後急急忙忙的收拾東西。
見沒人回應我,我提起書包,抓走桌面上的鑰匙,就合上房門出發了。
樓梯一階一階的,踩在上面時,整個樓層都是我踏步的聲音。
聲控燈也就是在這會,一盞接着一盞亮起。
六點半的天漸明,走出來後的我擡起頭,那些電線将淡冷色的天劃成一塊又一塊。
我視線往下望,看到麥園包子鋪已經開門,它是我平時常去的一家早餐店鋪。
此時老闆娘正在店裡忙碌地搬開一個個蒸籠。
“給我來要兩個豆沙包。”我走到店面裡,朝老闆娘方向喊去。
“好嘞。”她從裡屋走出來,放下一筐準備要熱的包子,擦了把手後來到蒸籠面前。
她将手中的包子遞給我說道:“你這麼早去上學啊?”
我接過那袋包子說:“還好,這個點去不會遲到的。”
店鋪人很少,現在也隻有我一個在買包子,可能是門店開的地方不屬于人流量大的位置。
熱騰騰的包子在我手中,香味隔着袋子也能聞得到一些。
因為來不及吃,我也隻能放到書包旁邊,到了學校時再嚼上幾口。
從地下車庫把山地車推出來後,我停在原地戴好帽子,整理好衣服和頭發。
一頓操作下來不過半分鐘,我一腳跨坐在墊子上,穩定好後,從坡上一溜向下騎行。
哇哦。
我每次最喜歡的就是山地車下坡後,風中疾馳的感覺。
街邊已經擺起早餐攤位,下坡後外面的大馬路更加繁忙。
綠樹從我身旁經過,而我也跟它們依次碰面。
出發時,太陽在我身後升起,騎了一段路後它将會越升越高,直至溫暖的手覆在我的背部,以及我的頭頂。
當我騎到今山大橋時,發現這裡除了自行車和電動車,就是小型的汽車在行駛。
我突然想到,四年前通往學校且連接兩個區的今山大橋,由于政府要維修,所以才開始限制車流的。
公交車或者是更大一點的車輛自然不會過橋。
我繼續向前行駛,好幾輛電動車在我身旁快速駛過,有些人載着自家小孩去上學。
那一刻有點羨慕,我轉頭看向自己手裡緊握的山地車把手,它上面的凹凸的紋理,随着山地車的運動而不停摩擦着我的掌心。
——
一開始我是搭公交車去上學的,但它經常繞行到其他區,弄得路程不斷增加,有一段時間去上學,總讓我遲到。
當時家裡面因為比較拮據,那時候還根本買不起我的電動車,所以自行車便成了目前去學校最好選擇。
像我這種跨區域走讀的自然就十分艱難了,要麼擔心公交車晚到學校,要麼擔心自行車半路脫節。
所以在高二下學期時,我以“學業為重”的理由,向家裡提出要買山地車的心願。
“爸媽,我之前的自行車又脫鍊了,我想換一輛結實一點的自行車可以嗎?”我站在他們面前,搓了搓衣角,顯得很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