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明天就是乞巧節了,你真的一點都不着急啊?”
顧如歌專心抄寫佛經,擡頭看了一眼滿臉期待的秋稚。
“有什麼好準備的,你不是約好了府上其他人去嗎?順便給我也買一份回來就好。”
“那怎麼行!這些東西都是要親自準備的,否則就不靈了。”
“信則有,不信則無,你呀!要去就趁早,也不用拿我做幌子,早些回來。”
“娘子仁厚,奴婢一定很快回來!”
秋稚笑眯眯的離開。
抄完最後一個字,顧如歌揉了揉酸疼的手腕,恍惚覺得日子過得飛快,如今已經到乞巧節了。
往年這個時候,似玉總是會買來許多的東西,二人湊在庭院裡自己過,可今年人不在了,她也許會被京中某位官眷邀請赴宴吧……
果然不出她所料,晚間用膳時就來了人傳信,不過是皇後派來的人。
“傳皇後娘娘口谕——”
顧如歌與顧夫人齊齊跪下。
“适逢乞巧佳節将至,本宮念吾兒元嘉無同歲姊妹為伴,難免佳節冷清,故于南郊行宮特設乞巧盛宴,逛邀城中官眷之女一同共度佳節。”
“二位快快請起吧!”
柳長史說完後立即沖顧夫人行了個禮。
“敢問長史,這乞巧宴可是要在南郊行宮留宿?”
“雖然在皇宮中不宜如同坊間那般大操大辦,但皇後娘娘為了讓諸位娘子們歡歡喜喜過節,也是一樣都沒有落下的準備好了,在行宮裡留宿自然是免不了的,不過夫人放心隻在行宮中留宿兩晚,待第三日送走巧神娘娘後便可返回。”
“多謝長史,長史辛苦。”
“既然皇後娘娘的口谕已經傳達到了,下官也就不再叨擾。”
等到柳長史徹底離開後,顧如歌才開口說話。
“恐怕是個借口吧。”
“你倒是敏銳,皇後娘娘此舉就是為了挑選心儀的太子妃,留宿兩晚,為的就是方便觀察,乞巧節都是你們這些未出閣的小娘子去的,我們做母親的倒不好跟了去,屆時失了約束管教,指不定多少人前端着賢淑架子的孩子都要露出嬌生慣養的毛病來。”
“阿娘放心,女兒一定會規規矩矩地,不惹麻煩。”
顧夫人聞言立即皺起眉頭。
“你上回在皇宮裡不好還手,自己也不老老實實地說出實情,我也就隻隻随意叮囑你兩句,反而還助長了她們的氣焰,你爹爹雖說不在京中,但官階也不必他們低,此次是在行宮裡,受了欺負就要還回去,不必怕她們,打赢了最好,打輸了,阿娘就幫你打回去,反正就隻是女兒家的玩鬧罷了。”
“阿娘,我第一次不過是沒見過那樣的場面,有些膽怯罷了,但後來我一次都沒讓他們欺負到我,下次也不會的。”
“難道你忘了你之前失蹤的事?難道就不是她們所作所為?”
還真不是,可顧如歌沒敢說,心虛的笑着。
“哎呀阿娘!她們不是沒得逞嗎?想必她們也不敢了。”
“就你心大,也不知道還手。”
顧夫人歎氣又搖頭,可顧如歌并不是有仇當場就報的性格,她會等待到最佳時機,并盡全力給出緻命一擊。
日夜輪轉,顧如歌早早地就被自家娘親拉起來收拾東西。
“多帶幾件衣裳,雖不是去花枝招展比美的,卻也要提防着弄髒衣物,該準備的東西也都準備好,我記得你這幾日來月信,記得帶好月布和草木灰,還有……”
顧夫人事無巨細的替顧如歌打點着,忙得團團轉,顧如歌插不上手,隻能幹看着。
“還有,秋稚你一定要看住她,切記不能貪涼,如今雖說正是熱的時候,也不許多貪吃那一口冰,小心日後年紀大了呀有的你受的。”
“是,夫人。”
秋稚悄悄使眼神打趣顧如歌。
“阿娘,東西都準備夠了的,再準備,您是要把整個屋子都搬過去吧。”
“唉——,罷了罷了,東西都準備得差不多二了,你也準備準備出發吧,不要遲了。”
“阿娘你起這麼早為我準備,現在就回去好好休息吧。”
“注意安全呐。”
“女兒知曉。”
母女二人深深對視一眼,顧如歌行完禮就離開了。
南郊行宮離城中稍遠,顧家得馬車走了好久才趕到。
顧如歌下車時沒見到幾個人,倒也不驚奇,出示柳長史昨日留下的令牌後就被人帶到一處院落中。
“娘子這南郊行宮真好看啊!”
“那你以後就在這裡住下吧。”
“不要,好看是好看,可平日裡都沒個人來,多無趣。”
“早些收拾吧,我看這行宮裡處處都準備上了花,想必也已經設好了七娘神像。”
“那,我們見過皇後娘娘了就可以去祭拜七娘?”
“走一步看一步吧,萬一皇後娘娘有其他的安排呢?”
“娘子英明!”
顧如歌笑了笑,繼續幫着秋稚把帶來的東西都收拾好。
“見過顧娘子——”
來人是周沐身邊的萬長史,顧如歌放下手中的東西迎過去。
“可是殿下找臣女有什麼事?”
“殿下聽聞顧娘子到了就立即讓下官來請您過去叙話
“原是如此,正好臣女也有些事要去找殿下,長史稍等。”
顧如歌又走回去。
“那個裝滿的書冊的狀元箱呢?”
“在這。”
“拿得動嗎?”
“娘子放心。”
顧如歌點點頭,走出來與萬長史點頭示意。
“顧娘子請——”
顧如歌還是擔憂那箱子書太沉,怕秋稚堅持不了多久,立即跟在萬長史身後向前走。
穿過回廊,路過花團錦簇的園子,再踏上橫跨整個荷花池的木橋,顧如歌遠遠就看見有重兵把守的一處小院。
跨進院門,滿目綠蔭,那枝幹虬結的葡萄架下正躺着周沐。
“殿下,顧娘子到了。”
周沐瞬間就坐直了,笑着看向顧如歌。
“臣女見過殿下。”
“快快賜坐——”
顧如歌坐在周沐身邊,立即招手示意秋稚上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