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角色扮演沒有演技,全是感情 > 第21章 第 21 章

第21章 第 2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珲州縣闆蕩鎮石橋村後山,有條青色的深潭,傳聞是數百年前一反王藏兵馬軍備挖的,經年累月雨水堆積,成了不知道多深的深潭,姚家就在深潭邊百步左右。

姚家長子姚宜舟歲十七,底下有五個年紀相差不大的弟弟,父母前二年死在山洪下,留下兄弟六個艱難度日。

長兄為父,年僅十五歲的姚宜舟挑起家庭的重擔,艱難養育弟弟們,雖然年紀小,卻什麼活都做。可即使如此,家裡也窮的揭不開鍋。

“阿哥,我不去上學了。”十四歲的姚俊把書包往竹篾上一放,拿起柴刀削着竹筍皮,“二婆說讓我跟她一起做染料,挑到鎮子上去賣,能給小三小四他們攢下讀書的錢。”

“說什麼傻話,學堂能收你是爹娘拼了命換來的。”山裡人讀書不易,像是姚家這樣貧寒的家庭,往往是舉家供一個孩子讀書。

“總之我不去,唐先生已經暗示我了,如果拿不出束脩來就回家去,我怎麼好繼續呆下去,不如攢一二年錢送弟弟們……哪個去,我瞧着他們都挺聰明的。”

“那都是小聰明,哪裡能讀書。”姚宜舟苦口婆心,“我這日子攢了十幾塊錢,七七八八的,等賣了家裡的羊羔差不多夠了,你莫要擔心錢。”

正在這時,屋外頭傳來徐婆婆的聲音,嗓音高亮,“大山子在嗎?”

姚宜舟放下斧頭,用汗衫擦了擦臉,走出門。徐婆婆是知名的媒人,隻是從來不上姚家的門。

屋外站着的女人穿一身藍布,脖子上手腕上戴銀色鈴鎖,走起來叮叮當當響個不停,她一瞧見姚宜舟便眉開眼笑,“怎麼出來的這麼慢,喜鵲都飛了,我可是有大好事來找你。”

姚宜舟甚少和女人打交道,尤其是嘴皮子利落臉皮厚的大嫂子,說話不算還要上手摸他幾下。

徐婆婆打量着姚宜舟,看他健碩的跟大山一樣的身闆,濃眉大眼,古銅色的皮子,沒挨上呢就能感到勃勃生機。

“徐姨請坐。”

徐婆婆立刻坐在院裡的石凳上,掏出一把瓜子嗑了起來,“嗳,你怎麼不問我是來做什麼的?”徐婆婆眼尾一挑,鈎子似的盯向姚宜舟。

姚家的一幫小蘿蔔頭藏在門框後伸長脖子往這邊瞅,小五機靈地說:“徐婆婆是來給阿哥說親的嗎?”老二姚子巍搖着頭,“不像,娶老婆可是要聘禮,咱家咋拿的出來。”

姚宜舟也是這麼想的,“不知道。”

“真是個木頭墩子。”徐婆婆說,她聲音媚中帶尖,往地上扔了幾片瓜子皮,“我是來給你說親的……”

“我家的狀況——”

“嘿,你家的狀況哪個不知道,我卻不是來給你說女人的。”

姚宜舟瞪大了眼,一張面皮蓦地漲紅起來。

徐婆婆看他驚的不成樣子,拍着大腿“哎喲哎呦”地笑起來,“這麼驚訝幹什麼,我可是聽人說,男人的滋味比女人好多了……”

姚宜舟哪聽的這種話,像他這樣的山裡娃,别說葷話了,就是充楞的素葷也不曾聽過。

“我不行,我真的不行。”

徐婆婆不愛聽了,“行不行,沒到了被窩裡,人沒摸着,怎麼知道不行!何況,對方可是大戶人家的少爺,沒準還輪不上你呢,我接到了任務,要說個踏實俊俏的後生上門,可不一定是你,但是我瞧着,你的機會最大。”她說着拉住姚宜舟的手腕,往那結實的手臂上拍了拍,“這等好事,傻子才往外推。”

“你家這麼多個兄弟,這幾年都是災荒年頭,山裡雖然吃喝不愁,靠山吃山,可你不是想送幾個小的去學堂嗎,哪怕讀個一二年,認識幾個字,會數幾個數,也能在鎮子裡當個夥計,可不比爛在大山裡強出十倍來?說不定,還有别的造化呢。”

這話可說到姚宜舟心坎裡了,他嚅嗫着,“啊”了“啊”,徐婆婆也不着急催促,隻管嗑瓜子。

“姨姨能仔細說說嗎?”

徐婆婆露出了然的笑來,卻不帶半點輕賤,“男人說男人也不是稀罕事,你也别多介意,被窩裡一鑽都一樣……”

見着姚宜舟又臊了,她正經道:“這可是鼎鼎有名的邵大善人家的大少爺,比你大五歲,可是喝過洋墨水的,人長得和……那叫什麼竹子什麼玉?好看的和畫裡出來的似的,邵大少爺說娶不得閨女,不耽誤人家,邵大善人不得已隻好招贅,珲州縣的媒人都動起來了,我收到消息,可不第一個想到了你,論起來,我還是你出了五服的表姑婆呐。這等好事千萬别便宜了外人,你要是同意,趁早與我去縣裡見見邵大善人和邵大少爺,成與不成,表姑婆我,可不敢與你打包票。隻是,但凡去相看的,邵大善人都給半袋子細糧當路費,去了也不虧,你要是不樂意,你家小二子呢,也十五六了,鮮嫩的年紀,沒準機會更大呢。”

一聽這吃人不吐骨頭的表姑婆打上阿弟的主意,姚宜舟連忙把高大的身子一側,擋住徐婆婆窺視的目光,“阿弟虛歲才十五,實歲剛滿十三。”

“要不說山裡的娃娃就是皮實,我瞧着個頭也不矮了。”

姚宜舟覺得徐婆婆瞧他們兄弟的眼神和豬倌看圈裡的牲口沒區别,定了定神,“那我收拾收拾。”

“那好,我就住在裡正家,你明個早上去找我。”

這一夜,姚宜舟就沒合過眼,他年紀小,偏偏陽氣旺盛,第二天臉上就鑽出兩個紅紅火火冒白尖尖的痘,徐婆婆見了,噗嗤一聲,暧昧道:“昨個想什麼了?”

姚宜舟半點沒聽懂,他搔了搔頭,背上背着個打了補丁的包袱,他早起烙了幾張大餅,自己帶上兩張,剩下的留給阿弟。他下山去村裡天還沒亮,昨天和二弟說要出門,卻沒有說理由,實在是開不了口。

徐婆婆趕着驢車出了村,驢車每晃動一下,姚宜舟的心就跟着咯噔一次,他反複想,那留洋過的大少爺是何等人物,決計看不上他,他又何必想恁多庸人自擾,還不如想想半袋子細糧,些邵有一二十斤?換成小米能有六十斤?不了,還是留出三五斤給阿弟嘗嘗,剩下的換成小米。

到珲州縣的兩個時辰,就在姚宜舟想着二十斤細糧中渡過了,等徐婆婆喊了聲籲~驢車停在一座新起沒幾年的五進院落,黛色的青瓦,紅磚之間的縫系用米漿粘合的結結實實,米黃色的三合土打的地基,上鋪着雕花的青磚,鬥拱下刺繡雲紋的大紅色的燈籠高高挂起,無不顯示出邵家的富貴。

這樣的門面,姚宜舟别說進去了,見都沒見過。

“看傻了眼?邵大善人可是珲州縣的首富,哪怕是到了晉商跟前也是半點不差。”她跳下驢車,沒去敲正門,而是握着角門上的銅環敲了敲。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