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望舒點頭,繼續分析道:“對,旋轉隻能在二維上調整形狀,而我們需要在三維結構上産生根本的變化。關鍵是,這裡有個非常細微的對稱折痕。”他指向紙上的淡淡印痕,“會不會這個折痕暗示着應該在這個位置打斷?”
許諾眼神一亮,腦中突然閃過之前看過的一些文獻,她隐約記得某種打斷并旋轉重組的操作能破壞分子的對稱性,提升純度。她立即在電腦上調出數據庫,搜索相關文獻,屏幕上很快跳出了幾篇匹配的結果。
“這篇文獻提到,如果在這個位置打斷分子A,可以生成兩個新的分子C和D。”她讀到文獻中的描述,沉思了一會兒,“如果把C中的氫旋轉到特定的位置,形成中間産物E,或許能進一步提升純度。”
沈望舒聽得若有所思,低聲說道:“然後再讓D和E結合,形成B。這樣既解決了對稱性,又提升了結構的穩定性。”
許諾接着查閱第二篇文獻,發現其中确實提到類似的氫旋轉和結合工藝,這種操作在提升純度方面有顯著效果。她逐字逐句地對比了三篇文獻的實驗步驟,确認整個流程具有一定可行性,才終于松了一口氣。
“這套操作的理論基礎看來是穩妥的。”她擡起頭,眼中滿是興奮,“沈望舒,你的猜測真是提醒了我!如果我把這些步驟彙總給紀辰良,他一定會知道該怎麼做。”
拿起打印好的文獻資料,她的心情從未像此刻這般激動,仿佛離解開問題的真相又近了一步。
“你這麼晚打電話給别人合适嗎?”沈望舒看了一眼手表,皺起了眉頭,已經是淩晨兩點了。
許諾握着手機猶豫了一瞬,但随即堅定地按下撥号鍵:“不管怎樣,我得讓他知道,我找到辦法了。”
電話接通後,紀辰良的聲音在夜色中顯得沉靜而疲憊,帶着一絲意外的清醒:“我也在琢磨這個問題。你要不現在過來一趟?”
許諾握緊了手裡的幾篇文獻,幾乎沒有遲疑地回應:“好,我馬上過去。”
沈望舒看她急匆匆地穿上外套,臉上閃過疑惑,忍不住問道:“這麼晚了,還要出去?”
許諾點點頭,目光中帶着某種堅決:“如果這個方法真的可行,長遠來看,能救很多人。”
沈望舒沉默片刻,似乎對她的決心有些觸動,最後輕輕一歎:“好吧,那我送你過去。”
夜深人靜,城市籠罩在一片微冷的夜色中。車子行駛在空蕩的道路上,路燈将車窗打出忽明忽暗的光影。沈望舒一邊開車,一邊不時看向許諾,她神情專注地翻看着手中的文獻,像是在确認什麼,嘴角微微抿着,帶着幾分緊張和期待。
車子穩穩地停在公司的大門口時,才剛過三點。
走進辦公樓,許諾和沈望舒踏着夜晚的靜谧來到實驗室。紀辰良早已在等候,見他們進來,神色略顯疲憊,但眼中透出一絲不易察覺的興奮。
“你找到什麼了?”紀辰良問,語氣中帶着期待。
許諾遞上幾篇打印好的文獻,小心翼翼地說:“這是我找到的三篇文獻,試試看,或許有幫助。”
紀辰良低頭翻閱,忽然停住,露出了一抹驚訝的笑容。他從桌上拿起一疊紙張,推到許諾面前。兩人對視了一眼,竟發現文獻内容一模一樣。
“你走之後,我又翻看了父親的手稿。”紀辰良輕聲說道,目光微微放空,像是回憶起了什麼,“我原本以為,隻需直接從A轉換成B,一步到位就能實現。但你之前提醒我換個思路,于是我試着思考一種分步轉化的可能性。”
他指着其中一篇文獻,解釋道:“這裡提到,如果在這個位置打斷A,可以生成兩個中間分子C和D,再旋轉C中的氫,得到過渡形态E,最後讓D和E重新結合,形成目标分子B。這種方法雖然複雜,但似乎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純度。”
許諾一邊聽着,一邊将文獻和自己的筆記一一對比。随着每一個步驟的确認,她的呼吸變得急促起來,仿佛越來越接近一條通往最終答案的路徑。
“如果這樣一步步來,”她輕聲說道,幾乎帶着不可置信的語氣,“我們真的可能達到父親所說的純度……這就是我們一直忽略的關鍵步驟。”
紀辰良深吸了一口氣,看着手中的文獻,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像是終于在迷霧中捕捉到一絲清晰的輪廓。他的聲音低沉卻堅定:“是啊,也許這正是我們需要的答案。”
“嗯,那你先忙吧,我隻是來給你送文獻的。”許諾将文獻遞給紀辰良,準備轉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