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卡]:
使用後,隻能在下一輪生效,娃娃不會選中使用跳過卡的人。但無法消除任何輪次轉移卡的效果。
[轉移卡]:
使用後在“重賽”前,按照“失敗者”進行優先判定。
例如,A為失敗者,在第三輪次使用了轉移卡,轉移給B,B在第一輪次使用了轉移卡,轉移給C的話,轉移卡的效果是存在的。此刻C便是失敗者。
再例如,C也有轉移卡,又轉移給A,那麼如果A沒有第二張轉移卡,則會依舊繼承失敗者身份。
另外,如果D不是失敗者,使用了轉移卡,且未被其他參與者轉移成失敗者的話,分四種情況。
1.轉移給同樣不是失敗者的E,則無事發生。
2.轉移給沒有轉移卡(或沒有使用轉移卡)的失敗者F,則獲得F失敗者的身份,成為失敗者。
3.轉移給“曾為失敗者”但又将失敗者主動轉移給其他人的B,按照失敗者優先判定的規則,優先B的轉移,B轉移之後成為非失敗者,則D和B的轉移效果同第1條。
4.轉移給“多次成為失敗者”,但最後一次沒有轉移卡的A,則D和A的轉移效果同第2條。
注:失敗者們的轉移效果是同時進行的,即使同時被轉移成兩次“失敗者”,自己的轉移卡也隻能轉移一次效果。
如果有多位“非失敗者”轉移了“失敗者”的身份,且“失敗者”沒有轉移卡,則所有“非失敗者”全部繼承“失敗者”身份。
林沐皺着眉頭,比起跳過卡簡潔明了,局限性大,她更在意的是轉移卡。
轉移卡似乎沒有她想象中那麼好,本來她還想着,轉移卡既然不分輪次,一開始就可以使用了,但沒想到好身份的人,要是和失敗者換了身份,反而會成為失敗者。
其實,她成為失敗者,未嘗也不是一件壞事,隻要有人和她轉移身份,就會把她的失敗者身份轉走。
但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兌換了轉移卡。
畢竟她的鑽卡才15,總不會有人的鑽卡超過她吧。
掐指一算,在場大概半數人有一張轉移卡,畢竟那張卡在商店裡的介紹實在是太誘人了。
被包裝成了另一種類型的“免死金牌”,可誰知道有那麼多彎彎繞繞的規則。
林沐覺得,這一定會是一場亂了套的遊戲。
乘務員站在前面,優雅的說道,“對了,現在已經購買過遊戲道具的人,可以使用了,友情提示一下,跳過卡要在輪次前使用,也就是說第一輪開始了之後使用,就隻能在第二輪生效的。”
第一輪應該不會使用的,畢竟19分之1的概率,大多數人肯定還不想浪費這張卡。
“還有,轉移卡的使用判定,大家一定要仔細看好了,遊戲将嚴格按照這個判定進行,在重賽前,會有一段時間休息,也正是數據核實的時候……當然,隻要有人可以“即刻淘汰”的話,就不用這麼麻煩了。”
乘務員說着,露出了會心一笑。
這一笑,讓許多人都感到頭皮發麻,正逐字逐句的分析着這些規則。
說起來,遊戲還叫“丢手絹”呢,本身規則不複雜,但是道具卡的規則竟然複雜。
放眼望去,大多數人都在焦急的搗鼓手表。
但林沐反而輕松許多,因為她什麼卡都沒有,如果被換成了“失敗者”那也隻能接受。
但也就是因為這樣,她也有了更多的時間來思考其他的事情。
比如,作為一個成年人,她會追不上一個十多歲的孩子嗎?
或者,這個娃娃不是一般的小孩,他很強很厲害,所以……他會不會有什麼其他的弱點呢?
這才是林沐主要考慮的問題。
十分鐘已到,很多人已經做出了他的選擇。
林沐作為積分最高的人,率先到了一層,她看了看六間包廂,選擇了進入了第二間。
等到刺目的光過去,她這才看清了裡面的環境。
很黑,但是幾束微不足道的光,面對着門能看到,門兩旁的牆壁上有指向右邊的箭頭,跟着箭頭走到底,發現是有一扇門,輕輕的拉開門,門那邊又是一間房。
林沐剛邁出去一步,像是被什麼屏障給擋了回來。
頭頂傳來機械的聲音。
“請選擇二号包廂的參與者,留在二号包廂,在未被娃娃選中後請不要前往其他包廂。”
林沐明白過來,看來她開門看過去的是三号包廂,而她後面的就是一号包廂。
也就是規則上說的1-2-3-6-5-4-1這樣順時針的一圈。
她将門關好,擡頭問道,“請問,我現在需要做什麼。”
“找一個地方藏好,等所有參與者進入包廂後,遊戲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