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8第九章
暗影之洲抵達東京的次日,“鴻蒙遺址區考古計劃”二期正式開始。
所謂“鴻蒙遺址考古計劃”,其實說來并不複雜:彼時的徐道林在成功收複資源點“一/貫/道”之後,從該資源點的古代秘藏中翻出了大量典籍,其中包括真武堂張天然的昔日手書,以及記載有全本“山/海/經”的法寶。根據一/貫/道的記載可知,這位真武堂昔年的數術大師為尋找《山/海/經》做了不少算術推演(這部分後來被王少華得去,以補足“人算”),追因尋果之後前往中/華某地,開啟一處疑似遠古大能墓葬的秘境,終于得到《山/海/經》的完整典籍。在那之後,張天然獨自前往遠古異境,并未向任何人交代自己的确切意圖和去向。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任何人”其實并不準确,因為作為團隊首領和組/織領/袖,張天然必然會對自己的團員作出交代,哪怕僅是交待資源點的下一步發展計劃,也勢必會提到自己的去向——隻是他的團員并未告知土著罷了。總而言之,張天然留在一/貫/道駐點内的魂燈在一月之後熄滅,這意味着他在此時離開了這個宇宙。在那之後,随着鬥獸場中的一/貫/道在封神宇宙中覆/滅,所有詳細資料亦随之灰飛煙滅,一切最終成謎。然而,謎題最是引人遐想與追尋。
首先需得知道一點——作為彼時真武堂最風雲的直屬,鬥獸場中的一/貫/道,是一個規模極大、枝繁葉茂、橫跨五大等階的龐然大物,其規模絕不比大型組/織遜色,而組/織領/袖張天然,更是有“算盡鬼神”與“法相第一人”之名,甚至還有在神魔面前全身而退的記錄。似這樣的人,這樣的組/織,怎會因一場土著戰争而覆/滅?最簡單的一件事,那場土著戰争發生于高級宇宙之中,像什麼奴/隸階士兵階這種組/織内低階團隊,是不會參與高級宇/宙/曆練的,不論那場戰争的結果再如何慘烈,也慘烈不到未參與者身上。可最終的結果卻是,那個組/織所有人——從本部到直屬——通通死/光了,僅隐藏部分(所謂隐藏組/織的隐藏形式多為簽署有同盟協議的兩支團隊或組/織,因此互相之間不存在組/織關系,就好比命運跟堡壘阿斯特羅團隊)留有殘餘。這也導緻了那個龐大組/織的所有遺産皆無人繼承,盡皆失落。時至如今,“回收一/貫/道的資源點”仍舊是真武堂的一項長期重點工作。
綜上所述不難得出結論:鬥獸場中的一/貫/道顯然是被其他組/織給殺滅鏟除的,而且行動必然是極其的突兀和周密,在所有人反應過來之前,一切已成定局。這在當年是疑/案,許多人猜測真武堂執着于回收□□資源點,正是在尋找當初事/件的真/兇。當然,其實真/兇的大緻身份不難猜測,因為能夠且敢于滅絕一/貫/道的必然是聖座組/織,隻是無法确定究竟是聖座組/織中的哪一個,或……哪幾個,罷了。
哪怕排除以上種種,僅以張天然本人作為謎題,這個謎題仍舊極具魅力。他是毋庸置疑的強者,行/事作風卻離經叛道至極,曆練中常與妖魔異族為伍,屢次幹出一些如“率領妖魔攻上天庭”、“夥同異族禍/亂人界”一類的事情,甚至在某個宇宙裡被魔族擁為魔帝;他算無遺策,通盡鬼神,明曉人事,其聰明才智與數術道法足以施展出龐大細緻到令人驚歎的陰/謀,将對手玩/弄于股掌之中;他出身奇特,乃是人類與巨蟒之/子,據說一出生便吞噬了自己的親生/母親……張天然的一生,不論是土著亦或是角鬥/士時期,都極具戲劇與傳/奇色彩,像這樣的人,哪怕在鬥獸場裡也并不多見。
——當然,張天然死了這麼久,顯然已經完全過氣了,徐道林并不是他的粉絲。真正吸引徐道林前往追尋的并非張天然本人,而是張天然留下的手書。那手書中的數術推演記錄晦澀艱奧如天機,更是以許多神秘玄妙、近乎道理的高等宇宙神文充作“公式”。這些神文應該多由張天然私人曆練所得,徐道林哪怕借助真武堂本部的積累,所翻譯者也不過寥寥,隻能大緻得出結論:張天然在推演本宇宙上古妖族天庭之事。之後他離去,很可能正是尋找上古妖族天庭的遺迹秘境去了。
“秘境”一詞,可以說是每一個角鬥/士都無法抗拒的誘/惑,尤其是如本宇宙這等明顯有洪荒事迹遺存的宇宙,更是可能會有威震混沌海的主宇宙大能之投影體所遺留下來的絕世珍寶。考慮到本宇宙等級,那些大能投影體最多也就是高等法相,且這些法相應該也已經随着上古天庭的覆/滅而徹底隕落了,哪怕有僥幸逃脫者,應該也已經跑路了才是;更何況那上古天庭再是殺機彌漫、兵戈不詳,卻也是昔日的妖族大本營,探索所得絕對豐厚……總而言之,徐道林決定前往一探。他确實探索到了許多奇珍異寶,比如那用處極大、等階很高,卻又數量衆多到能被王不離随手送人賞玩的虹之玉。然而他錯估了上古天庭的兇險,最終團滅在了那古老神秘的傳/奇秘境之中。
這裡不得不承認:借用龐大的世俗勢力探索秘境,跟角鬥/士習慣的團隊冒險,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鴻蒙考古計劃一期”不僅創造了豐厚的收益,更是留下了豐富的資料——光是未剪輯視/頻素材就有幾百T,據說是打算按慣例搞成紀錄片的。這段時間以來,唐正除了主持日本地區災後重建事宜之外,便是拉了王不離等人查閱資料、揣摩分析。繁忙雜亂之餘,夜深人靜之時,又見故人音容笑貌,分明是顔色鮮活,卻已經是生死永隔,不複得見……饒是堅韌老辣如唐正,亦不免哀歎惋惜,隻能感慨人世多舛,道艱路險罷了。
所有資料截止至徐道林死前四天。彼時徐道林已經排除萬難,即将抵達湯谷秘境中的“扶木”。
——“……色作七彩,狀如琉璃。不論去往哪裡,看向何方,巨木仍在,不遠亦不近,真/實亦唯一,是超脫于此界空間的高等存在,無法通/過常規方式抵達。這是上古三木特有的神異。三木是溝通/天地萬界的橋梁,比如昔日黃帝、伏羲等神靈正是通/過建木從神界抵達人間,但建、若二木與扶木外觀不同,扶木有點像雲杉。這棵就是扶木。”徐道林在視/頻中這樣說。這個男人很年輕,面容溫雅,神情甯定,說話時慢條斯理,眼裡總是含/着一抹柔和淳厚的笑意,“虹之玉有溝通空間、架設通路之能,應該是三木所代/表之自然法/理的具象結晶,我便命小陳(徐道林的團員)用渡法佐以虹之玉嘗試,成功抵達扶木内部。小陳回來之後告訴我,扶木中是一處奇異所在,仿佛置身于彩虹蜃樓裡,瞬間念頭通達,心念電轉間,似乎可通往任何一個空間的任何一處角落。”他頓了頓,又道:“上古天庭覆/滅之後,通往大日神宮(即上古天庭秘境)的道路應該也随之封閉了,但隻要秘境還在,應該就可以通/過具備‘萬界橋梁’之能的三木抵達。我會在明日組/織第一次實驗。”
——因徐道林将探索團隊駐地改至扶木附近,當地層次極高,界域獨/立,法/理特殊,能量規律均與現世及其它異界迥然相異,宗/教局的設備便無法再保證實時通訊,改為一周一次。隻可惜第一周還未過完,異變就此發生,探險團隊覆/滅,徐道林亦身隕,這一段視/頻便成為了徐道林本人,以及那次行動的最後影像。至于張天然的意圖與去向、扶木是否真能通往上古天庭、上古天庭中又有何異寶、伴着那些異寶的又究竟是何種的不詳與妖物、幽魔裂隙異變之事是否與此有關……這一切最終成謎,需得留待這次來發現了。
由于區域探索行動即将開始,大家很快就要變成一條繩上的螞蚱,故而唐正并未對諸位團長隐瞞這類地理環境描述的相關資料。由此不難想象,當李/明夜在準備會/議上看到這段視/頻時,她的内心經曆了怎樣的劇震。
“這‘上古三木’聽起來很像阿斯加德的世界樹啊。”靳一夢也發現了,遂趕緊給李/明夜彈了個私/聊。上古三木之名他已經是耳熟能詳了,但他還真不知道這三木居然有“天地萬界之橋梁”這一作用,“而且我記得,世界樹似乎不僅阿斯加德有吧?約頓海姆和尼福爾海姆是不是還各有一個?跟這宇宙一樣?”
“不一樣。九界宇宙隻有一棵世界樹,但那棵世界樹有三/條樹根,紮根于阿斯加德、約頓海姆和尼福爾海姆……跟這裡确實有相似之處。”李/明夜淡淡回答道,“這樣看來,許多覺者之道的被選中者出身真武堂,這其中确實是有原因的。”這種世界觀的宇宙——比如洪荒宇宙——幾乎都是真武堂的地盤,他們對此類宇宙的探索經驗最為豐富,既然徐道林這樣形容三木的功用,那事實必是如此了。
“所以,這又是一個覺者體/内宇宙的次級衍生宇宙了?”
作為第一位成道者及繼往開來第一人,覺者的功/法道路當然不可能獨一無二,因為後來者必會有化用效仿之舉,換而言之,像世界樹這樣的法/理存在,在混沌海裡應該到處都是才對。然而,如果這真是覺者體/内宇宙的次級衍生宇宙的話……李/明夜想起自己的信标來處,又想到九界宇宙的信标來處,當下種種與過去情由一瞬間掠過心頭。蓦然間,她感到脊背發涼。
“這不重要。”在短暫的震懾、驚恐與憤怒之後,李/明夜的内心恢複了平靜,“重要的是我能從這次曆練中得到什麼。”她感到他伸手過來,将她握住。幾乎無法自控地,她下意識握緊了他的手,再開口時聲音沉靜,微帶冷意:“哥,我其實不在乎那些聖主的打算。祂們要是沒有操控我的命運,這樣是最好,要是祂們确實操控了我的命運,計劃利/用我達到某些目的,這其實也沒什麼……如果祂們想/操控我、利/用我,就會希望我能夠活着,希望我變得更強、發揮更大的作用——至少暫時是這樣,不是嗎?既然如此,那就暫時順服便是了。”既然這一切能為她所用,且她的順服與抗拒皆無濟于事,又何須抵觸?能握到手裡的好處才是真的。
“暫時如此。”靳一夢略一停頓。他側過頭凝視她,“那以後呢?”
目光對視的一瞬間,二人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同樣的神情,雪亮、灼燒而又鋒利,似寒冰似烈火。一時之間,二人心情之複雜,幾乎無可言說。
前途未定,道路艱險,波折橫生,未來黑/暗。頭頂是烈日,腳下是深海,浪頭與漩渦自四面八方湧來。人在其中沉沉浮浮,稍不注意便要溺斃。
然而……
李/明夜微微一笑,握了握靳一夢的手,後者更用/力地反握回來。二人十指相扣,掌心灼/熱,五指有力。
堅定得像鋼鐵一樣。
.
在公開完行動/情報之後,唐正向各位角鬥/士團長及各土著勢力負責人通知了具體行動計劃:因徐道林死前施法将一期行動所用之幽魔裂隙(也是張天然用的那個)徹底封印的緣故,他們想要介入異界、準确無誤地找到扶木,需得另擇合适的裂隙進入。在這段時間裡,他派遣王少華等人查探搜尋,确定了一處裂隙,該裂隙位于海上,大家需得坐船抵達。聞得唐正此言,角鬥/士們還好,土著修行者卻多多少少露/出些許懼色。
要知道,整個地球有70%以上被海洋覆蓋,而海洋……說句老實話,自古以來便不是人類的常規活動疆域。不論是科技發達的現代,還是古道蓬勃的洪荒,人類都極少涉足真正的深海,這也就導緻了一點:那裡藏有許多異族的界域。除此之外,幽魔裂隙這玩意兒是不會專門挑選陸地發作的,故而人類能發現并迅速處理的幽魔裂隙大多在陸地表層,從比例上來算,能有十分之一就很了不起了。
在那幾千上萬米的深海,鬼知道有多少幽魔裂隙,而在幾千上萬年裡,又總共/發作了多少次,放出了多少可怕的魔物,促進了多少恐怖的變異?别的姑且不論,單說那全世界最大的幽魔裂隙“百慕大三角”,上神會來來回/回處理了不知多少次,效果隻能用聊勝于無來形容。至于海洋幽魔裂隙促成的生物魔化,那真是令人膽戰心驚,在座就有幾名土著修行者,在飛抵日本東京之前,剛在北冰洋海域協助其組/織處決了一隻百米長的“克拉肯”——而那不過是一隻受本次全球性幽魔裂隙異變而影響,突然魔化成妖的巨型章魚罷了。
正常來講,幽魔裂隙的異變不會發生在不具備高等智慧的生靈身上,因為它們的肉/身與靈魂強度皆不足以支撐它們對異界物質做出反應。換而言之,即“有多少條魚就有多少隻邪魔”的假設不會發生,但從幽魔裂隙中逸散而出、融于海水的異界物質,卻會積累在那些低等生靈的身/體裡。異界物質的積累就像自然界重金屬污染的積累一樣,會随着食物鍊與生态位的提高而逐漸加深,這也就導緻了一個十分正常的後果:能夠被幽魔裂隙逐漸魔化的,無一不是稱王稱霸一方的頂尖掠食者。就比如那些本就是傳/奇的生物,又或是……高居食物鍊最頂端的人類。
這裡必須提一句,其實經過多重周轉積累之後,異界物質所産生的影響反而不如直接置身幽魔裂隙般劇烈,不會使智慧生物因無法承受而失去自我與理智。長期地、柔和地、适量地攝入異界物質甚至是有益的,能夠促進智慧的提高,開啟修行的天賦。這種變化發生在人類身上時當然是好事,但若事有湊巧,竟然發生在一隻傳/奇級别的大王烏賊、巨型章魚、巨齒鲨、魚人首領、人魚塞壬等生物身上,那麼事情就顯然有些不太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