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雨是全世界最期待言迹痊愈的人。
要真的痊愈,那該多好。
距離上次發病有好幾個月的間隔了,他們都以為言迹的病好轉了。
結果現實狠狠抽了他們一巴掌,教訓不該慶幸的太早。
三月中旬,言迹去寺廟燒香拜佛,回來的當天晚上就陷入昏睡狀态。
初雨找來記事本,記下今天的日期,這是他們同住之後,言迹第三次發病。
這次發病的時間比較長,持續了兩個禮拜。
期間,言迹渾渾噩噩醒來找吃的,像夢遊的人,步履緩慢,雙目無神。
初雨和他說話,他也聽不到。
他吃了片面包,喝兩口水,繼續躺回沙發沉睡。
黃昏光線正好,初雨拉開厚重的遮光窗簾,斜陽歪進室内地闆,她拿着本漫畫書趴在幹淨地闆上浏覽,就陪在言迹身邊。
她的耳朵上戴着有線耳機,播放手機裡聽了很多遍的歌曲。
趴得胳膊酸痛,她起來揉揉手臂,換了本名著小說接着看,小說裡描寫男女主角一起去海邊等日出,天亮之後,他們将分居兩岸生活,共同度過的最後一個夜晚,對他們來說太過短暫。
書頁停留這一篇,描繪的海邊等日出,隻是想想都覺得很唯美浪漫。
她和言迹生活在大城市的小鎮邊緣,距離海邊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她小時候跟着大人去海邊玩,結果她對海水過敏,一碰海水,渾身上下都癢的不行。
如果停留在沙灘上,不和海水接觸,就不會過敏。
言迹經常通宵等日出,他應該很喜歡看太陽升起吧?
有機會的話,想和他像書中說的那樣,去海邊等一場日出,他看日出,她再多看看他的側臉,免得以後分開了,會很久見不到他。
耳朵隐隐發痛,她摘下耳機。
寂靜室内,言迹的均勻規律呼吸聲格外讓她安心,聽着這樣淺淡的鼻息,像是按下了延長時間停留的密碼。
世界好安靜,心裡好舍不得他。
和他共同生活的時間越久,就越害怕分離。
他們的結局,從認識那天開始,就按下了倒計時。
她回到房間,心口悶堵着混沌的淩亂情緒,到天亮才睡着。
再睜眼,聽到廚房傳來聲響。
她起床去廚房确認:“哥哥?”
言迹轉身,輕笑:“醒了?洗漱一下準備吃飯,給你做了青椒炒肉和麻辣豆腐,特别下飯。”
廚房裡光線昏暗,不知道他是怎麼切菜炒菜的。
“為什麼不開燈?”她摁亮開關,亮光灑下。
言迹微微怔愣一瞬:“哦,我忘記你能見燈光了,習慣了不開燈的生活,現在有點改不過來。”
時間久了,他們都按照對方的習性在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
他熟練做飯的樣子,好像從來不曾沉睡過,從來沒有困擾他的疾病打擾他。
她感覺自己真的好奇怪,為什麼外在感受到的幸福越多,内心反而越難過呢?
因為知道這樣的幸福不會永遠存在?還是因為太過貪婪,覺得目前的現狀已經不能滿足她的渴望?
不對,都不對。
怪異的感覺,她找不到語言來準确形容,隻是隐隐感受到,他總有一天會徹底離開她,當下的感覺,恰如從未來回到了現在,看他的每一眼,都帶着滿滿不舍和留戀。
“怎麼一直盯着我看?”
言迹停下筷子,有些好笑地和初雨對視。
她木然地回神,尋找能說的話:“啊……沒有,就是你睡着的時候,我看了本書,書裡寫在海邊等日出的情節,我想等我徹底好起來了,能出門了,挑你有空的時候,我們也去海邊看日出吧?肯定很美。”
不是過分的要求,在他能力範圍之内。
他不假思索,答應:“好,隻要你不怕光了,我們馬上就去。”
頓了一秒,他補充:“但是你海水過敏,不可以玩水,我會看緊你的。”
“嗯嗯!沒問題!”
得到言迹的應允,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初雨的心情都很好,沒再像以前那樣,情緒長久低落,一遇到點事情就崩潰大哭。
已經進步了很多很多。
3月29,初雨生日。
恰好這天周六,言迹提前給她訂了夠她一個人吃的蛋糕,在家給她做她愛吃的飯菜,還送她一套市面上熱銷的漫畫書當生日禮物。
她平時就很喜歡看漫畫,送漫畫書是最合适的。
她歡天喜地過完生日,笑嘻嘻地說:“我十六歲啦!哥哥五月過完生日就十八歲,我們馬上要成為大人了!”
“是啊,小時候那麼急着長大,現在終于長大了。”言迹的笑容裡,藏着三兩分她讀不懂的苦澀。
這不是他想象中的長大。
兒時夢寐以求,盼星星盼月亮等來的十八歲。
像一塊腐爛已久的甜點,放置時間過久,品嘗的時候全無新鮮,隻有過期的夢想和憧憬發了黴,散發着眼淚的氣息。
對十八歲的失望,并不影響生活往前進行。
言迹仍舊在店裡兼職,同時抽空複習學過的知識,困倦的時候翻一翻初雨看過的書,或者聽聽那些她很喜歡的歌曲。
看了幾頁書,他和她一樣,逐漸為情節着迷,聽了幾首歌,他也愛上了她的獨特品味。
他以為,隻要聽她愛聽的歌曲,看她愛看的書,陪她走過一天又一天,就能體會到她内心世界萬分之一的變化,就能弄懂她敏感的情緒轉變。
就能,體會到她細膩的情感,能和她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