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卿突然被長公主叫去,見對方一臉嚴肅的表情,還以為最近他與人研究水車的事情被發現了,不禁有些心虛。
正在他感到不安的時候,長公主開口道:“最近規矩學得少了,讀書該是長進不少,都學了些什麼,說來聽聽。”
可沒等顧卿把最近所學說完,她便不耐煩地打斷道:“學這麼久,也不見有什麼長進,實在是愚笨不堪。”
顧卿知道自己無論說什麼,對方都不會滿意的,倒也沒有什麼可失落的。
他本以為長公主會如平日一般,責備幾句,見他呆傻沒有反應,就會放他回去了,卻不知今日長公主火氣極盛,竟是連連說了他半個多時辰,細數着他的不是。
饒是顧卿再給自己做心理建設,也受不了這般侮辱,但他默默生氣的同時,也隐隐感到不妙,總覺得長公主這樣變本加厲,背後藏着什麼目的。
果然,等長公主終于覺得累了,停下來喝了半盞茶後,開始言道自己的真實目的:“這麼說,伯川至今還未進過你的寝房?”
大概是覺得跟男媳婦說閨房之事有些尴尬,長公主并沒有多展開,直言:“你既是個笨的,讨不到人歡心,不如叫伶俐人來辦,也好為本宮分憂。”
顧卿聽到這裡,不禁擡頭看對方——該來的還是來了……長公主要給沈行洲納妾了!
《滿朝》裡對于沈行洲和小黑蓮的描寫,主要集中在他們的矛盾上,這樣才能凸顯小黑蓮的黑化過程,讓配角推進的劇情顯得更有沖擊性。
由于沈行洲對小黑蓮實在不喜,長公主在長子回來之後不久就提了納妾的事情,至此引發了一系列的事件,也牽扯到了小說主角蘇祺然,是落水事件發生後的第一個小高_潮。
但如今沈行洲與顧卿還算和睦,沈行洲不僅沒有讨厭顧卿,而且還對他頗為照顧,隻是一直沒有碰他而已。
徐女官提醒公主,二少爺的事是積案,短時間内想要化解,并不容易。
目前府裡矛盾裡,同樣必須要解決的,且有望解決的,還是大少爺膝下空虛的問題。
長公主覺得有理,于是才把顧卿叫過來,大肆數落了一遍,就是要讓他害怕、恐懼和擔心,要讓他明白,自己的價值隻能體現在乖乖聽長輩的話上,顧卿就會老老實實按照長公主的要求去做事了。
“你身為男子,無法為侯府傳宗接代,緻使伯川膝下空虛,這是大不孝……本宮已令人尋了極好的人家,随時可以把人納進府裡,隻是還要伯川喜歡才好。你既是伯川的夫郞,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辦,莫要讓人失望。”
顧卿:“……”
——沈家老大單身二十幾年,明明隻有這半年算是被他給耽誤的,怎麼從這位趙女士口中說出來,他成了侯府後繼無人的罪魁禍首了?!
顧卿起初覺得奇怪,關于納妾的事,《滿朝》裡長公主明明連知會都沒有知會小黑蓮,就直接找沈行洲去了,怎麼到了他這裡,長公主卻非要他去跟沈行洲提。
後來他想了許久,才想明白原因。
照長公主和沈行洲平日相處的情況,她對自己兒子犯怵不是一天兩天了,若非小黑蓮跟沈行洲完全說不上話,她怎麼可能自己親自上陣、去當這個馬(炮)前(灰)卒。
現在長公主覺得顧卿和長子相處得不算差,又誤以為沈行洲是在意顧卿命格的,所以覺得讓顧卿去問問,說不定兒子便順水推舟地同意了。
當然,就算顧卿碰壁,惹沈行洲生氣的也是他,與長公主沒有任何關系,她再想辦法就是。
即便顧卿心裡沒有沈行洲,他知道沈家老大沒有這個意願,都不會去自讨沒趣,更何況是眼下這種情形。
顧卿知道當面拒絕長公主是沒用的,隻能沉默不語。
長公主見他不願,也不管他心情如何,下了軍令:“你若敢陽奉陰違,便不用住在府裡了,去莊子裡避暑吧。”
南京的夏天早就過了,轉眼就是重陽,眼下哪裡還需要避暑。這不過是長公主在威脅他,若他不開口,便會被丢出去。
若是小黑蓮,聽到這樣的話,恐怕明知道要惹沈行洲生氣,也會開口。
但顧卿不是小黑蓮,他甯願被送出府裡,也不想勸沈行洲納妾……即便他知道,無論自己願不願意,沈行洲願不願意,他們的世安堂很快就會住進兩位遠道而來的貴妾。
長公主的話提醒了顧卿,一個他一直不願意面對的劇情快要發生了——天京那位皇帝陛下,賜給沈行洲兩個宮女,很快就會随着北晉王南巡的隊伍抵達南京。
天子所賜,身份自然尊貴,兩人又皆是書香之家出身的女子,無論對于小黑蓮來說,還是對于顧卿來說,她們的到來都是噩夢。
……
顧卿回了世安堂,整個人都恹恹的,很沒有精神。
他找陳誡問了沈行洲所在,得知沈行洲在書房裡,就沒有下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