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日,酉時,會試的第二輪考試結束,考生們紛紛收拾東西,陸續走出自己号舍,向貢院大門口走去。
黃文羽拎着藤編提盒,走出号舍,彙入了人流。
衆考生來到貢院大門口,卻被監門官攔下,說皇上體恤大家明日中秋不能與家人團聚,特賜下月餅和水果,提前一日共慶中秋。
皇上給所有參加會試的舉人親賜節日禮物,是彰國有史以來的頭一次,衆人聞言,莫不欣喜若狂,歡呼聲雷動!
“撲通”一聲,黃文羽前面一考生突然拜倒于地,大聲呼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黃文羽欲上前攙扶那人,卻被旁邊一人拉住衣袖,小聲道:“聽說這位老兄,六次會試皆未考中,今日得了皇上賞賜,即便今科未中,也算是有了安慰。”
意即不要打擾那人!
“謝兄台指點!”黃文羽繞過拜伏在地,沉浸于激動中的中年考生,随着身旁那人一起排隊。
禁軍維持秩序,禮部發放禮物。
“羽兄出來了!”牌坊頂上的沈煊,見黃文羽走出貢院,忙用臂肘戳了一下發呆的文炅,又道:“快看,跟羽兄說話的那個,恐是這一科的探花郎!”
探花郎,是殿試頭甲第三名,向來以才貌雙全著稱,二者中又以相貌為重——才學未必最佳,但一定是進士中最年輕、最英俊者。
文炅一臉不屑,冷冷道:“跟羽兄相比,不過是獐頭鼠目罷了!”
沈瑄“噗嗤”一聲笑了:“那是自然,咱們羽兄,可是這科的頭名狀元咧!”
嘁,先哄着你開心,萬一不是,那時再說那時話!
沈煊暗暗往一旁挪了挪,坐的離文炅稍遠了些,免得被他一身的“醋味”熏倒。
翹首已久的遠志和桑黃,遠遠看見黃文羽走出警戒線,連忙小跑着迎上去。
見黃文羽一手提着藤編提盒,另一手提個輕巧的竹筐,遠志驚奇地問:“公子,你怎麼提了個小竹筐?”接過竹筐掂了掂,頗有些分量。
桑黃接了藤編提盒,瞄了一眼四周,小聲道:“好像其他人也有!”
“是皇上賞賜的中秋月餅和鮮果,人人有份。”黃文羽淡聲道。
禦賜之物啊!
興沖沖的桑黃與遠志兩人,一路擁着自家公子上了路邊馬車。
汪珏輕揚馬鞭,馬車駛離了貢院。
目送馬車走遠,牌坊上的沈煊站起身,一把扯起文炅,笑道:“走吧,遇仙樓,小弟請你!”
待所有人走光,最後一輛馬車才緩緩駛離貢院。
馬車帷幕是普通人用的青藍布,無紋飾,無标識,無族徽,路人壓根兒看不出車裡人的身份。
安親王妃輕輕歎了口氣,吩咐丫鬟佩柔:“讓馬車在街上繞一會再回府裡!”
“是!”佩柔乖巧地應了。
依照往年慣例,皇帝當于中秋節正午大宴群臣,在京六品以上官員均需參加;下午舉行皇室家宴,除了後宮嫔妃和皇子皇女,所有在京皇室宗親也都在受邀之列。
由于今年的恩科跨了中秋節,考官們被隔離于貢院的明遠樓,不能參加中秋盛宴,康正帝便提早取消了中午的宴飲,改為賞賜群臣節日禮物——禦酒、螃蟹、月餅和時令鮮果。
衆所周知,康正帝還是太子時的三位老師——太師、太傅和太保,前一位是這一科的主考官,後兩位是副考官。
所以,皇上因三位恩師不能參加便取消中秋宴飲,朝廷上下無不稱贊,認為彰國有了這樣的仁德之君,“康正盛世”指日可待!
皇室家宴因此提前,午時在皇宮後花園舉行,太後坐上位正中,皇上與皇後分坐太後兩側。
中秋菜品以螃蟹、月餅為主,輔以時令瓜果和糕點,重點突出濃郁的節日團圓氣氛。
祝酒過後,太後看向安親王妃,體恤道:“彥兒自去了西北,五個中秋節都沒在京城過了,今年王爺又去了南方,你若覺得冷清,就進宮與哀家就個伴兒,咱妯娌倆也好一起說說體己話!”
安親王妃勉強擠出個笑容,應道:“就怕累了太後!”想想丹若宮寝殿裡生命垂危的兒子,再看看眼前熙熙融融的情境,情不自禁地濕了眼眶。
姬松見狀,擔心安親王妃露了形迹,引發衆人注意,忙用指尖輕輕叩擊食案。
這是暗号!
一旁伺候的福保忙俯身過來,姬松的目光掃了一下面前那盤橘子,又瞥了一眼皇後。
福保領悟皇上意思,衆目睽睽之下,捧着那盤橘子走到皇後身邊,輕輕放在皇後的食案上。
皇後看了福保送來的橘子,猜到是皇上的意思,立刻羞紅了臉頰,心裡暗想:皇上這麼快就催生了呀!
太後愣了一瞬,随即開心起來,再顧不上與安親王妃閑話家常,小聲吩咐一旁的秀嬷嬷去幫皇後剝橘子。
皇上特意賞的,再酸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