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助!”一個聲音在極近處響起,“鹿丸,我拿到桶棺了!”
是誰?這裡,又是哪?
聽着這大喊,黑暗中,佐助輕輕呼出一口氣,掙紮着試圖睜開眼睛。可是,疼痛如潮水一般在全身上下不停翻湧,無果的掙紮裡,意識又重新沉寂于黑暗。
可那個聲音依舊在耳邊若有若無的萦繞着。
“混蛋!你這家夥從剛剛開始就在說什麼莫名其妙的話啊!把佐助還給我!”
“可惡啊!佐助!”
聲音漸漸遠去,黑暗中,又再次拉近。
“絕不會把佐助交給你,絕對!”
黑暗之中,佐助慢慢睜開眼睛。是了,這裡是桶棺之中。
那個時候,音忍四人衆本來存着要自己親身體會自己的弱小,這樣他才會心甘情願投奔大蛇丸的念頭。
那麼,他是怎麼說的來着?
“既然遲早都要死,今天幹脆死在我的手上吧!”
面對齊齊開到狀态二的四人衆,佐助一手從眼睛中移開,翹起的嘴角下,緩緩吐出幾個字:“炎遁·加具土命。”
手中原本的魔笛被扔到一邊,斜斜插在屋頂上。取而代之的,是他手中由黑色火焰化成的長劍。
“那麼……”佐助歪了歪頭,“死吧。”
不過,佐助手中的黑色長劍尚未化作飛炎飛出,被那雙眼睛注視的多由也已經第一個大喊了起來。
或者,與其說多由也是第一個發出聲音的,倒不如說,擅長通過魔笛使用幻術的她是唯一一個從四周扭曲幻境中脫離的人。
“等等!”想到剛剛被半空之中巨大的紅色寫輪眼注視之時的死亡預感,她的視線掠過其餘三人,聲音有些發顫,“請原諒我們的無禮之處……這種村子,對您來說不過是牢籠,在這樣溫室一樣的村子裡玩什麼忍者遊戲,隻會讓人忘記仇恨。”
“哼。”
佐助仰頭看一眼深藍色天幕下的明月:“你們的目的,我一清二楚。隻不過,就算去找大蛇丸,也是出于我自己的意願,和你們幾個人,半點關系都沒有,明白了嗎?”
最終,四人齊齊伏跪在地上,這場鬧劇最終以左近的話收尾。
“既然如此,從此刻起您就是我們的首領了,佐助大人。”
“那種事情根本無所謂。”輕嗤一聲,佐助語氣平淡,“既然容許你們活着,那就好好發揮你們的作用吧。”
那就是——攔下木葉追擊的忍者們。
月光灑在宇智波族地的街道上,背着書包走在族地的街道上,佐助駐足半晌,仰頭打量着周圍的一切。
這是最後一次了。
無論是白天黑夜都是同樣冷清的族地,除了他之外,再也沒有了第二個人。這次,因為他又在醫院躺了很久,原本就已經顯得破敗的街道上更是凄冷無比。
可無論如何,時至今日,佐助每天都生活在這裡。除了和第七班在一起的分分秒秒,他都是在這裡一個人吃飯、修行以及度過每一個夜晚。
他本該一把火把這裡燒掉才對,可當豪火球的巨大火焰真的吞并家門的那一刻,瞬間,又有無數畫面擠到他的腦海之中。
從前,佐助無數次站在玄關前的地闆上,在鼬戳上他的額頭後,捂着腦門看鼬拉開那扇門,回頭微笑着和自己道别。
他拉開門時,也每次都會回頭道别,看媽媽彎起眼睛招手,看爸爸依舊坐在桌子前,不鹹不淡的嗯上一聲。
總之,等佐助回過神來時,火焰已經被他手中的苦無所切斷。
長長的吐出一口氣,佐助閉目片刻,盡力想把腦海中的所有痕迹抹掉。最終,他還是頭也不回的轉身離去。
這次,小櫻并沒有來找他道别。或許,是因為他對自己過于自信,從未表現出過渴求大蛇丸的力量;又或者,是因為小櫻沒有親眼目睹他和鳴人的決裂。
不過,大概鳴人那個白癡仍舊無法理解那就是他的告别了。
走在漫天的星光之下,和身後的燈火漸行漸遠。終于,聽着耳邊的“佐助大人,恭候您多時了”的聲音,佐助看着面前半跪在地的幾個人,語氣平淡。
“走吧。”
天已經大亮後,直到走出木葉很遠,音忍四人衆終于停下腳步之時,感受着落在身上的目光,佐助若有所覺的垂下眼睛。
果不其然,聽密林之中有樹葉随風簌簌落下,左近終于開口:“佐助大人,實際上大蛇丸大人他吩咐了我們一件重要的事情。”
佐助挑眉看過去。
“大蛇丸大人曾經賦予過您天之咒印吧?可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您身上已經沒有這個咒印了。”左近手中拿出兩樣東西,“在去見大蛇丸大人之前,還需要您再次獲得咒印才可以。”
多由也同樣開口道:“我們得到咒印力量的代價,就是被大蛇丸大人束縛,要得到什麼總要先舍棄什麼才可以。盡管您的實力很強大,但同樣的,如果想要投奔大蛇丸大人,總要拿自由來換才可以。”
樹葉夾在微風中飄蕩而下,佐助垂眸片刻,許久才淡淡“嗯”了一聲。
“可即便再次開啟咒印狀态,也隻是狀态一而已。咒印的解放就是緩慢侵蝕身體的狀态,一旦被完全侵蝕,就會喪失自我。”左近拿出左手中的一個透明藥瓶,“這是醒心丸,吃掉它可以幫助您進入狀态二。”
“不過,進入狀态二後,咒印的侵蝕速度就會大大加快,這樣的話,過不了多久就會死的。不過,有我們幾個人在,我們會用結界忍術來抵消副作用,讓永久的死緩和到假死狀态。”
看佐助沉默不語,一旁的次郎坊露出健氣的笑容:“佐助大人唷,請您不用擔心的!我們可是大蛇丸大人的護衛,所以結界、防禦忍術、咒印、封印術都是手到擒來。”
鬼童丸面色嚴肅:“佐助大人,您還是現在立刻接受咒印,等确認您安全的獲得狀态一後,我們會立刻守衛您進入狀态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