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想當初景玉甯與嶽黎一起建立嶽齋私塾之時,就與通政使叢骓結下了深怨。
嶽齋私塾承辦約莫三年,叢骓一日突然來找嶽黎相談,表面說是想把嶽齋私塾發展成皇城唯一的國辦私塾,實則是想利用嶽齋私塾的名号攬盡财權,把讀書育人發展成斂财的工具。
嶽黎聞知當場就下了臉色,毫不客氣地回絕他,再不許此人踏入私塾半步。
可誰也沒想到,經此事之後,叢骓竟用嶽黎的父親嶽康國輔的仕途要挾他們。
當年的嶽黎正值剛正不阿年輕氣盛,哪裡吃他這一套。
一下子就和叢骓鬧開了。
可青年終究閱曆太淺,就算再聰明,也想不到人到底能有多壞。
嶽黎與景玉甯怎麼也沒能料到,就因為這一鬧,最終竟是把嶽康國輔的命給搭了進去。
沒過一年,國輔被朝廷衆多官員聯合誣告,當庭判下大獄,隻待處刑。
為救出父親,嶽黎不得已東奔西走,挨家挨戶跪着磕頭求那些達官貴人放過父親一命,額上都被他磕出了大片血痂,整個人狼狽難堪。
可盡管如此,依舊無一人肯上前幫他。
從小到大一直高傲驕貴的嶽黎在這期間受盡了打擊與屈辱。
他從開始的憤怒到求饒、再到痛恨、到隐忍,直到最後麻木。
像是突然間老了二十歲,
國輔尚未行刑,自己就先死了一遭。
景玉甯在這期間一直陪着他,生怕他崩潰後做出不可挽回之事。
二人最後實在走投無路,景玉甯第一次為了政事跪在景懷桑的面前,隻求他救出國輔。
景懷桑沉默良久地打量着小兒子,半柱香後,答應了他的請求。
次日,國輔就被釋放出獄。
他在牢獄中度過了将近八個月。
出獄時,整個人面目全非,囚衣上沾滿血污,腥臭無比。
被接到家中沒過多久,甚至都還沒等到過年,人就去世了。
直到死前,國輔也沒有告訴任何人他在獄中到底經曆了什麼。
他隻堅持說自己從未在獄中受過酷刑與脅迫,隻是人老了,進趟牢獄,身體撐不住了。
可看到他出獄後凄慘的模樣,任誰都知道,他不過是在騙人。
景玉甯理解國輔這樣做的原因。
嶽康臨終前,隻想讓自己唯一的兒子遠離朝堂紛亂,安安穩穩地過一輩子。
不要為他尋仇,罔顧了自己的性命。
但即便國輔不說出真相,景玉甯也要繼續查出那些人謀害國輔的證據,讓惡人得到應有的報應。
早在國輔被接回家的那天起,景玉甯和嶽黎就開始了追查。
高官貴戚這些年間猖狂到目中無人,毫不避嫌。
這讓他們收集到不少朝堂上貪官污吏的證據。
人證到物證皆有。
眼看還差幾樣決定性的關鍵證據,就能讓以通政使叢骓為首的佞臣上台受刑。
可就在國輔去世後第三天,
嶽黎一臉胡子拉碴、眼紅烏黑地突然出現在了景玉甯面前。
他告訴景玉甯,不要再查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