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伴君知 > 第222章 第 222 章

第222章 第 222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寝宮靜聲良久,久到宮外飛鳥回巢,留飛羽落地,毛絮漂遊。

終于,帝王的聲音再次響起,同青年一并思考道:“耕農,工匠,醫理,火藥…”

他疏捋起這些對國家至關重要的建旨,繼而剖析說:

“合該為國家權柄的造就在大尚國未得發展,反在馭民與欺壓下被一貫限制消耗,官僚百姓争端不斷,不管工技之淵博都注定泯滅在世事人情中。”

他慢慢吐出一息,沉聲道:“萬民因而自損,國家長期以往何來進取一說。想來較于大尚國,襄國确有可取之處。”

廊外珠簾不動,午間的日光投落在空蕩的燭台,壁上映出淡墨倒影。

二人肌膚相觸,帝王健碩的臂彎仍牢牢箍着纖瘦的皇後,讓人披撒的墨絲如泉鋪灑在身側。

“襄國皇室無論如何奪嫡戕害,從上至下不掘損國家利益。單憑這一點,足能诠釋國以滋育,取之于民再用之于民。”赫連熵颚骨點在景玉甯的玄頂,阖眸坦言道。

他這話正是景玉甯的所聞所見,青年指尖無意碰到赫連熵的指腹,低聲說:“論治國治人,襄國着實見諸良方。”

景玉甯唇邊輕沾幾絲輕柔的秀發,進而緩道:“臣曾讀過襄國國策,在其理念中,皇權并非王族私屬,而是國所賦予王之大任,國民亦有權柄。在此制衡之下彼此約束克制,如一座天枰,持穩守衡。”

景玉甯心有感知,真正能支撐襄國在天下屹立不倒的,除卻廣通天下的貿易,更有家國君臣之間的架構。

這是一種更為穩固的統治之道,使旁支如何延展都更如虎添翼。

青年想了想,用帝王能理解的角度說:“陛下,襄國與大尚國固然制度不同,但君臣與百姓終究相通。襄國王族紛亂,但不擾臣民且不礙商貿,這不是尋常規制可達成。

大尚國有如今憂患,六成皆因朝臣權力過甚所為。權臣位坐天秤一端将懸台高高翹起,使國民利益與性命輕如鴻毛。故常年以往,百姓無權無依,家國紛亂。”

景玉甯邊說邊離開了赫連熵的胸膛,從榻上緩緩坐起身來。

珠鍊稍動,他雙眸微垂,睹着帝王絕俊的面容。

“陛下,自古國災不離人禍,重臣手持威權,傷國傷民。天下驟亂,百姓動蕩,最後國家衰敗,殃及的隻有皇族己身。”

他聲色幽淡,在寝塌簾帳的豔色中形同一縷素雅青煙,愈握而不及,實在勾人心魄。

赫連熵盯着青年的容顔,眼見人耳鬓前的頭發于面側垂散,他直視景玉甯的雙目,眸光從低向上起動,也随之跟着坐了起來。

二人視線由遠及近相抵,赫連熵看着他,片刻說:“所言有理,大尚國素來依重官僚之治。如若朝廷權臣賢明公允,自是天下為治。然人各有私心,掌權者同是,這般終究非懷仁天下。”

景玉甯聽完點首。

大尚國千百年制度全依仗皇族與朝廷權勢,見太後李黨即可知掌權者若懷揣私怨私心,苦的便是天下萬民。

然而太後隻不過是這權柄下的其一黨羽而已,此間還有更多朝臣位立權刃。這些人但凡有所私欲,就足矣使整個國家生靈塗炭。

進而,赫連熵幽幽誦道:“古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他吟畢說:“禮記這句重在明君擇賢士,助君臣相輔弼。卻全然未解如若帝王非英明神武,再則牝雞司晨,萬民又該有何所為。”

赫連熵腿膝上趨,以呈半個弧度來接着包裹住景玉甯的周身。

他俊美的眉宇在疊嶂柔光下深暗沉影,玄色單衣勾勒出健碩而性感的身軀,龍涎香似有似無萦繞在床榻之間,如風旋轉。

景玉甯垂手放在腿上,薄軟的絲衣紋褶中滑粘幾縷黑發。

青年颚尖點頸,回道:“禮記重在約束帝王,修養君子。但其實,這世上何來諸多的君子,左不過百姓随波逐流,小人趨利附勢罷了。“

青年看向帝王,“君子如有一兩,也被境地所束,或孤或怨,或一股清流不語是非,郁郁而終。”

赫連熵聞之不禁挑眉問他:“世間既如此,君子又何以堅守正直之道?”

景玉甯阖眸一眨,随之淡然回答:“惡善相平,邪不壓正。有人以惡奪利,自有人以正樹威。”

他唇瓣相抵而後開合,句句清晰:“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臣一直相信,是非流轉,大道歸一。能得勝予最後的,總歸一個‘義’字。”

赫連熵聽完,攬過青年的肩膀,朗聲道:“說得極贊!”

男人在景玉甯額首上落下重重一吻,半晌傾心說:“主君理國恰如工匠搭建樓閣,瓦磚石沙缺一不可。朝堂需嶽康一類肱骨賢臣堆砌,也必留存蕭越一等濁流。他們正似黏稠于磚瓦縫隙中的泥水,使樓閣嚴瓷合縫。”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