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暖卻認真說道:“即使如此,我覺得大家也應該學會自己尋找方向。雲間帝國已經滅亡快一百年了,我覺得不能一直依賴一個已經死去的人作為活人的方向标。”
陸瀾說道:“您說的話可真是刺耳啊。”他苦笑着說道,“所以我這不是正在試圖尋找一條新的道路嗎?”
白小暖說道:“抱歉。”
陸瀾卻說道:“不,您永遠都不用對我說抱歉。”
白小暖為了他的這句話愣了一下,總覺得陸瀾的态度有點過于尊敬了。
但她還來不及質疑,陸瀾卻已經開口說道:“您放心,天驕星與我們的矛盾是我們之間的事情,不會連累到您和白氏農場的。裴先生的所有顧慮都是不了解内情下的無稽之談,大多源于他自身的猜測,您不用當真。”
白小暖稍作思考,也不知道該相信誰。事實上裴玉池和陸瀾在對話之中的态度都還算得上真誠,但裴玉池話裡幹料多,而陸瀾則沒有讓人警惕的前科,所以白小暖一時有些難以決定立場,最後決定保留态度,對雙方的話都維持姑且相信但有待驗證的狀态。
最後陸瀾跟白小暖握了手:“既然已經達成合作,那就請您相信,泛世界之後一定會是您最堅實的盟友。”
白小暖說道:“謝謝。合作愉快。”
不過事實上後續的研究工作并沒有需要白小暖深度參與的地方,畢竟她提供的隻是一個材料專利。當然她也不是真的就可以當一個甩手掌櫃了,白小暖仍需要全程教會研究員們如何制備晶化月亮,全程參與晶化月亮的工業化制造流程設計,盡量降低制作成本,提供研發思路……但是這些事情對白小暖來說其實不是特别麻煩,許多問題她之前其實都已經思考過并且有了一些預案,隻是還沒有機會實踐而已。
合作之後,就直接可以把想法提交給對方,讓實驗室進行驗證和實踐。
晶化月亮的應用不是一時半會可以完成的研究,所以過程之中白小暖也完全沒有落下燕尾星生态圈的培育工作。
在初步改造了土壤之後,白小暖開始在已經培養好的土壤區域劃分出了九個生态區域,試驗三種不同的藍圖設計。
這次的生态圈倒是完全不用分季節了,因為火山區并不存在真正的季節差分。因為大氣層的缺失,力場範圍外部的日夜溫差極大,白小暖主要需要進行對比的還是這方面的環境差異——在存在保溫層,不存在保溫層,以及維持全日間狀态保溫層的情況下,看三種藍圖設計在火山區會呈現的具體發展。
用通俗點的話說,白小暖打算給三種藍圖都設置三個對照組,第一組别為最原始的燕尾星環境,隻提供最基礎的生态繁衍條件,但是不對日夜溫差進行任何中和處理;第二種則是仿照人造大氣層已經完善之後的環境,讓藍圖處于一種日夜溫差相對較小的環境裡;第三種則是仿造一個最為接近高溫火山的環境,也就是燕尾星日間的環境。
作為對照組來說,白小暖隻複制了日間環境而沒有複制夜間環境,似乎很不合理,也不夠全面。
但事實上對于燕尾星來說,它的賣點其實是高溫環境,日後大氣層養成,火山環境的溫度會被聚攏在一定範圍内,而低溫環境則會因為對流而消失或者減輕,所以它殘餘的就會是白小暖所設定的這三種環境,又或者至少是相近的環境,所以她才選取了這三種模式的生态圈。
裴玉池來圍觀的時候,發現她第一輪實驗就設計得很精巧。
一般來說,像這種完全實驗性質的新生态藍圖,連續失敗個幾年時間其實完全不會讓人意外,甚至失敗個十幾年幾十年的,根據環境的險惡程度和藍圖的物種複雜度,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過即使明知會失敗,白小暖也完全沒有在實驗中敷衍。
研修生們給的隻是三套基礎藍圖,白小暖在實際實驗之中因為設計了對照組,還得根據對照組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比如說預先計劃用來培土的火山絨尾蟲,白小暖隻加入不存在保溫層的三個組,而且根據火山絨尾蟲的生長周期調整了日夜溫差變化的周期規律和密度,控制其一周期内的生長和死亡規律,同時為了保留種群,選擇将生态圈分别建在了三處比較穩定的微型火山井範圍内。
然後她調整了三個藍圖設計裡食腐性動物又或者耐高溫植物的相應數量,确保它們的數量能夠和火山絨尾蟲的遺骸形成聯動,可持續性消耗腐殖并産出下一輪的相應産物,供給下一環的生物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