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推斷過程是比較複雜的,而且絕對不能出錯。同時它也不能完全依靠光腦AI完成,因為其中有一些非數字性的變化和可能性,必須由白小暖自己建立一個靈活的模型,因此會更耗費時間和腦力。
白小暖的第一組模型算得上是非常成功,最短的也熬了三天時間。最長的甚至到了第十天都還獲着,雖然中途也滅過幾個族群,但是通過中途補員最後還是掙紮着活了下來,逐漸适應了這個實驗環境。
但是這組生物活得其實還有些艱難,白小暖不得不時時關注,并且經常把一些樣本取出來飼養留檔,以避免一旦死亡又要從頭開始。
至于其他一些十分短命的搭配,白小暖能自己修改的則自己嘗試了調整和重新搭配,實在是養不活的隻有聯系基因院的研修生小組,針對性進行重新設計。
這樣反反複複修修改改,終于活下來了一組比較耐活的搭配。白小暖随後進行了相應的擴大性實驗,在燕尾星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首先對于開發區範圍内的一部分土地進行了相應的培育和改造。
這個過程之中,研修生小組在首都的作業也有了一定的進展,他們給白小暖提供了一個新品種的火山物種,起名叫深藍寶石蟲。
深藍寶石蟲是将火山絨尾蟲的一部分基因特征融入了陸生珊瑚蟲,融合過程非常艱難,因為這兩者就不是同一個體型等級的生物,一個菌類一個腔腸類,自然環境下基因特征是完全不相配的。
不過首都星基因學院在這樣的融合上經驗豐富,他們隻抽取了火山絨尾蟲的部分關鍵基因,經過大量嘗試之後終于獲取了具有相應體征,且生态結構健康,能夠正常繁殖的品種。
當然,深藍寶石蟲具體的誕生過程并沒有這麼容易,它的外觀和生活方式還結合了一些其他生物,并且進行了一些人工幹涉。
最後出現的就是這樣一種特殊的景觀生物——生活方式酷似珊瑚,在高溫環境裡呈現寶石藍,在低溫環境中呈現幽紅,黑暗下能發出微光,如同一叢一叢的寶石花。
等樣本完全長成之後,白小暖第一次展示給裴玉池看,裴玉池就被這種景觀植物吸引住了,當即決定花費高價進行培育。
他想象了一下這玩意兒遍布整個燕尾星時的壯觀場景,幾乎毫不懷疑這會成為整個星盟熱烈讨論的盛景,如果再配合燕尾星的火山和極光,簡直是難以想象的夢幻景象,甚至完全可以列入星際人“一生必然要一遊”的地點。
深藍寶石蟲本來就是針對白小暖目前使用的生物藍圖設計出來的,因此融入目前的生态圈的效率比想象之中還要高一些。在整個生态調整的過程之中,它偶爾會出現生長得不好的情況,但由于白小暖照顧得足夠小心,它完全沒有出現大面積死亡的情況。
白小暖又在相應的藍圖環境裡把原本的黑羽蛾與火紋蝶進行人工融合和幹涉型篩選,最後創造了一個被她命名為焦尾蝶的新品種。
這種蝴蝶渾身幽黑,隻有下翼呈現出一種高反光度的鮮紅紋路,在燕尾星這樣岩漿,極光和夜色交錯的環境下,如果又在深藍寶石珊瑚的環境裡出沒,下翼的紋路就會反射出多變的色彩,十分夢幻。
唯一比較麻煩的是燕尾星的溫度到底還有有點太高了,焦尾蝶又不像是深藍寶石蟲那麼好養,所以經常一死一大片,繁衍的比例也不高。
白小暖不得不各種人工給它挑選和建造生存所需要的環境,伴生植物換了好幾種,但效果都不是很好,要麼是植物不得活,那麼就是它不得活,更多的時候是兩者都不得活。
研修小組一連給她推薦了十幾種高溫環境的異種植物,白小暖一一實驗過去,效果都不是很好。後來她自己去翻圖譜,一一研究了所有适配度高的品種,然後從中選出了幾種她覺得适配度最高的種類,要求研修小組進行了定向融合和培育,終于能夠同時滿足存活和伴生的雙重要求。
但是目前的品種還僅僅隻是滿足了最基礎的要求,隻能證明這是個正确的方向,但是在各方面的生命力上,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和幹涉,直到可以完全适應燕尾星的環境。
而白小暖自己也沒放棄對于焦尾蝶進一步品種優化,最近一直在不停地進行品種篩選和優化培育,折騰得一群蝴蝶是苦不堪言。
要是蝴蝶能說話,估計也會怒罵一句弗蘭肯斯坦都沒你惡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