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有豬肉,有肉絲,有時候也有梅菜扣肉,算是肥厚肉片,但不知道是不是岑堅說過的“預制菜沒有靈魂”,我吃多了那種肉,并沒有大口吃肉的滿足感。
所以吃這些菜久了,我真的是嘴饞,看見路邊牛肉拉面店外售窗口裡大塊的手抓肉就走不動道了。
肥厚的羊排冒着熱氣,邊上一層肥油裹着裡面絲絲瘦肉,下端的肉骨頭已經被煮得發白,正好方便捏着啃。
我隻要了兩塊,但沒想到手抓羊排挺貴,兩塊就秤了兩斤,一斤九十八,這下兩百就沒了。
“然後呢?”
“單吃肉太奇怪了,我又買了一份朝鮮族冷面。”
“冬天吃冷面啊?”卓娆姐奇怪。
是啊,吃完肥厚的羊油,喝一大口冰涼清爽的冷面湯,發甜、微酸,别提多解膩了!
再吃兩口裡面的蘋果片梨片,說也奇怪,我本來不愛吃蘋果,但就是愛吃冷面裡的蘋果片,又脆又甜。
最後吸溜兩口冷面,也不知道冷面是什麼面做的,反正跟我常吃的麥子面不一樣,冷面要更筋道更爽滑,像粉條,沒有吃面條的那種乏味感,感覺像是在吃零嘴。
“那也不貴啊?”
“我吃撐了,喝了點奶茶順順,最後又覺得肚子撐,怕吃出毛病,又買了一個糖葫蘆消食。”
卓娆姐被逗笑了。
“我又覺得自己吃獨食對不起哥哥,所以給哥哥也秤了二斤手抓肉。”
“那也要不了一千吧?”
“第二次我又饞肉了,這回我聰明了,沒在店裡買,打算網購自己煮。”
我在網上搜過了,一斤羊肉三十多塊錢,一斤羊肉煮出來能到六兩,這樣就算縮水,我也隻用花六十塊錢就能吃到外面九十多的羊肉。
主意是挺好。
但網購沒那麼快。
于是在下單完羊肉後我又流着口水下單了些亂七八糟的豆幹、魚幹之類的小零食。
買完之後我安慰自己,雖然花的價錢多了,但是我買到的東西更多。
網購完這還沒完,我肚子還是餓的,所以去外面又吃了一份好點的鹵肉飯,又花了四十八。
我已經省了手抓肉的價格了,鹵肉飯貴點就貴點吧。
“那你呢?”卓娆姐問小梅。
小梅買了一份一千塊錢的樂高積木:“這個對悠悠好,我看城裡孩子都在店裡買。”
她能為了女兒省錢,就能為了女兒花錢。
邏輯很通順。
招娣更離譜,她買了一個包!
一個COACH的包。
居然要兩千塊錢!
我和小梅輪流看她的包。
“怎麼這麼貴啊?”
“外面包金鑲銀的包啊?”
并沒有。
隻是外皮看着光滑些,整體色調是土灰色,有個人趕馬車。
“就這?”
而且還是pu皮做的包。
“連個真皮都不是嗎?”小梅家境好,但也局限在知道真皮包要貴一點,更上檔次一點,同樣價錢買真皮牛皮肯定是最劃算的。
我們倆對着她的包發出土包子的驚歎。
“我已經算節儉了,這個牌子還有布做的包呢!我看我們店裡一個女孩背。就咬咬牙買了。”招娣不好意思,又辯解,“可是這個包真的很好,你看,它還配了一個防塵的布袋子,抽繩一拉就防塵,就連它這個紙袋子都比商場裡常見的厚。”
我真服了:“兩千塊錢能買四克黃金,你就做個金袋子都能啊。”
“可是它,就是很好。”招娣抱住包像寶貝,“我每次打開布袋子,聞聞裡面的香味,就好像又回到了商場裡那家店。”
怪不得我們幾個都沒見過這個包,原來她都舍不得背,藏在袋子裡。
“店裡同伴有,所以你才買啊?”
招娣攢錢也很有動力,除了跑外賣還在幾家便利店随機做兼職,趁着單子少的時候不定時去兼職,專門幫偶然請假的員工應急,算下來比純跑外賣劃算。
但沒想到便利店同事裡有個年輕女孩,那個女孩子跟她差不多年齡,是北京本地人。
本地女孩,家裡拆遷,家長讓她找個便利店的工作隻是為了不讓孩子閑着學壞了。
上班錢還不夠她的車加油錢呢。
女孩衣食無憂,喜歡打扮,衣着入時,給店裡的同伴們講自己背的穿的都是什麼牌子。
我們村裡孩子哪裡知道什麼是牌子,最多是班裡有些同學穿三葉草和耐克。
招娣聽得雲裡霧裡,但對那個包包的向往更甚。
終于有一天,她忍不住進了那家店。
本來就鼓起勇氣去的,所以店員報價後她又覺得不得不買,就這樣稀裡糊塗刷卡買了個不背的包回來。
三姐妹花錢的理由,一個比一個多。
卓娆姐最後問我們一個問題:“我就納悶了,你們不是卡都掰斷了,怎麼取的錢?”
招娣是重新補辦的卡但過了幾天還是想買,小梅跟哥哥借了錢,過了幾天也補辦了,我直接連夜下載了手機銀行。
三姐妹花錢的途徑,也是一個比一個多。
岑堅在旁邊聽得咋舌。
卓娆姐搖搖頭笑:“你們啊,都說了,不要刻意壓制自己花錢的欲望,想花就花,反而是你們這種刻意省錢,會讓自己忽然爆發大額消費。”
我們想想也是,要是以前我們不刻意省錢,省下的錢還比現在多呢。
“花就花了,你們也是花到自己心坎上了,咱們都是窮出身,本來在世間就活得苦,要是再克扣自己口糧打扮,那日子是半點盼頭都沒了。”卓娆姐說得很灑脫。
我們幾個聽進去了。
“不過你下回别買這包了。”卓娆姐叮囑招娣。
“可我看她有啊。”招娣不好意思說,但我們都明白,大家都是同齡人,那個女孩又受父母寵愛,她其實很羨慕那個北京女孩。
她肯定也想像那個女孩子一樣做個被父母寵愛的孩子,可以肆無忌憚綻放自己的生命,因為知道有人兜底,沒錢也沒關系。
而我們這樣家庭的女孩子從還沒出生就已經注定是被厭棄的垃圾。
即使“有幸”不被出生後溺死、丢棄、被送人,所有闖過前面三個關卡的女孩子都會被“不想賠本”的父母榨幹骨髓:
小時候帶弟弟,稍大做家務,平時當情緒垃圾桶,出嫁時當換彩禮工具,稍大點當父母養老工具人,閑暇還要掏婆家錢給弟弟,死後訛詐夫家錢、配冥婚,連最後一滴屍骨都不會放過。
與其說招娣是羨慕她的包,不如說招娣是羨慕她擁有的愛。
被她寶貝一樣藏在衣櫃裡的包包,每次打開布袋子翻看的時候,就會讓她有幾秒鐘安慰自己:我跟那個女孩子一樣。
一樣擁有這個包包,或許是一樣有父母愛。
簡簡單單五秒鐘,可也足夠慰藉無涯苦難人生。
要不然,人生該有多苦啊。
卓娆姐摸摸招娣的頭發:“我不是說你沒有買奢侈品的資格,我是說你可以不用買輕奢。”
?
我們聽糊塗了。
卓娆姐對買東西也有心得:“你這輩子買東西記住,不要買任何輕奢品。那些輕奢的概念,什麼潘多拉手鍊、施華洛世奇水晶,都是資本家想出來收割窮人錢的。”
她打開手機給我們科普:“正經奢侈品和輕奢是兩個概念。”,又翻出一些奢侈品包包給我們看。
什麼香奈兒、LV,我們看得眼花缭亂。
“如果你真的真的很渴望奢侈品,那你可以買二手的奢侈品啊,你看兩千塊錢就能買一個原價兩萬的LV包了。”
招娣咋舌。
“等你不想背了再賣出去,因為是大牌所以認可度比輕奢高,說不定還能回本呢。”卓娆姐說得頭頭是道,“我年輕時候買過一個香奈兒,因為是經典包形又保存的好,一年前出來打工上網上賣了,還比當初買的時候多賺了兩千呢。”
“當然了,也就是運氣好趕上香奈兒漲價,以後雖然沒這好運氣了,但你花錢要花到刀刃上。”
“你要記住,窮人花的每一筆錢,最好都是投資品,而不是消費品。”
畢竟卓娆姐丈夫是開大貨車的,在那個年代一年就能賺四十萬,妥妥的高收入群體,她也有豐富的花錢投資經驗。
我們三個一個字一個字背誦。
這一趟課,我們三個學到的是“好好把自己滿足一遍”不是什麼羞恥的事。
招娣更是學到了好多。
在看到二手包包們貶值的幅度後,她捂住胸口:“我以後再也不買包了。”
想了想又補充一句:“除非到我開飯館成為富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