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陳夏,小的時候,她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自從父母離婚,跟着媽媽李倩一起生活後,漸漸就變得沉默寡言了。
李倩是一個要強的女人,跟丈夫陳立輝離婚後,她對女兒原主的教育重視到已經病态的地步。
她心裡憋着一口氣,發誓一定要把女兒教育的事事都完美,要讓前公婆看看,女兒隻要養的優秀,不比兒子差。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李倩就開始給原主報興趣班了。她聽人說女孩子從小學習古典舞能塑形美體、提升氣質,就給原主報了舞蹈班學習古典舞。
原主屬于那種運動細胞差、四肢不協調的孩子,這種問題确實是有可能通過後天練習學會跳舞,但是難度非常高,而且需要長期、刻苦的練習。
原主年紀小,雖然她已經非常努力地跟着老師的動作認真學了,但因為肢體不協調,她在練舞時幾乎是一步一摔。摔疼的原主忍不住跟李倩哭訴渾身疼,不想去舞蹈班。
李倩覺得原主反抗她就是不聽話、不懂事,每次隻要原主哭鬧,李倩就會大聲呵斥她,用各種惡毒的話罵她笨。還經常給原主洗腦,說就是因為她太笨,所以陳立輝才會不要她。
李倩的話深深刺痛了原主幼小脆弱的心靈,因為李倩的強勢,原主從小就跟爸爸陳立輝親更親。
陳立輝跟李倩離婚時,其實是争取過原主的撫養權的,但李倩死活不給他,還說如果他來争原主的撫養權,她就帶着原主從樓上跳下去。
陳立輝不敢刺激她,隻能放棄原主的撫養權。離婚後陳立輝每個月都會轉給李倩一筆撫養費。
但李倩堅決不肯收,她甯願帶着原主省吃儉用的過苦日子,也不願意花陳立輝半毛錢。
她更不肯讓陳立輝見原主,但凡逼急了她就要拉着原主去死,陳立輝不敢刺激她,隻能遠離原主。
自從父母離婚後,原主就再也沒有見過爸爸陳了,她是真的以為爸爸是真的不要她了,怕被媽媽抛棄的原主隻能忍着疼,繼續努力練習舞蹈。
但她的努力并沒有讓李倩滿意,後來是舞蹈班的老師勸李倩,孩子在舞蹈上确實沒有天賦,強求隻會浪費錢,還不如早早發掘其他方面的天賦呢。
于是,李倩又給原主報了繪畫、鋼琴等等興趣班。原主對這些興趣班雖然不喜歡,但為了讓李倩高興,還是努力去學。
但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是有結果的,原主年紀小,在藝術上的天賦也隻是一般般。
每天逼着努力讀書、努力學畫畫和鋼琴,忙的跟個陀螺似的,但最後的成果卻很一般,學習成績下降了,畫畫和鋼琴也學的一塌糊塗。
最讓原主窒息的不是各種興趣特長班,而是李倩無所不用其極的管控。
李倩是初中的數學老師,原主上小學時,她托關系從實驗中學調到了實驗小學,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原主的數學老師一直都是她。
原主在學校吃什麼、做什麼,甚至跟哪個小朋友玩,都要經過李倩的同意。但凡原主跟哪個她不喜歡的小朋友玩了,回家後迎接她的一定是李倩劈頭蓋臉的責罵。
原主升初中那年,李倩跟着調回了實驗中學,原主考上高中,李倩托關系花錢升到了實驗中學高中部。
李倩的如影随形,讓原主覺得壓抑,更讓她感到窒息的是但凡跟哪個男生多說一句話,李倩就會及時出現,然後當着衆人的面歇斯底裡地罵她不檢點,罵完還要求原主寫出一千字以上的檢讨書、保證書,然後當着全班人的面讀出來。
高一選課時,原主物理和化學是弱勢科,考慮到自己記憶力好,背書快,她就想報文科,李倩強勢要求她改學理科。
每次考試公布成績對于原主來說都是一種折磨,她但凡哪科考得達不到李倩的滿意,都會被她當衆劈頭蓋臉一頓訓。
高考成績公布後,原主考了一個她自己和李倩很滿意的分數。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原主想填報離家較遠的大城市。
這些年,她在李倩的強勢掌控下活得十分壓抑,她希望母親李倩不要總圍着自己轉了,她應該有自己的生活,也希望自己能逃離李倩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