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興琛看了下戰艦上的人員名單,9号的主駕駛是衡景明。
國航的學生對這個名字都不會陌生,他是宋興琛那一屆的風雲人物。他比宋興琛大了兩歲,本來已經考上了省理工,據說是跟同學來國航旁聽了一節公開課,回去之後便毅然決然地退學,重新考上了國航。
入校時候的專業屬後勤系,因為實操成績優異,破格轉系到宋興琛隔壁班去了,據說理論知識不行,但是上了戰艦能跟老師五五開。上學的時候人送綽号“戰神”,還沒畢業,兩個集團軍就都想将他收入麾下。
“原來是他啊。”古嫣的口氣不是很友善,她重新掃描了一遍艦身受損的部位,好在除了艦腹有一點不嚴重的擦傷之外,其他地方的影響不大。
宋興琛驚訝,古嫣跟他們并不是一個學校的,難道衡景明都這麼出名了嗎,“你知道他?”
“太空軍一共十個集團軍,兩個都希望能招他進來,我爸是六部的,我當然也聽過。”古嫣放棄操縱杆,輸入指令,操縱面闆從中間打開,雙柄的操縱杆降下去,裡面露出一個懸浮的球。“對我來說,他有那樣的天賦,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宋興琛看着球狀操縱盤,問她:“你怎麼用‘籃球’?這個靈敏度太高了,搞不好就得機毀人亡。”
“少烏鴉嘴!”古嫣白了他一眼,“你以為他們用的是什麼,才能做到這麼精确的瞄準和攻擊?”
漫長的太空史星際史中,人類的飛船從一開始越造越大,到後來追求輕便,但是機身簡化,内部的操控設備卻越增越多,駕駛員行為規範守則和操作指南厚得能砸死人。後來經過一代又一代科學家改良,設計出來這種球狀的操控器,類似遊戲機的手柄,适配速度快爆發力強的小型戰艦。
因為大小形狀都跟籃球相似,所以這個學名為“球型敏度操縱杆”的昵稱叫做籃球。但是對駕駛員的自身素質要求也不低,所以像他們這種剛畢業的學生,基本上還是用傳統的雙柄式操縱杆。
“昙華,打開激光帆。”宋興琛飛快地在操控台上輸入了幾個躍遷點,目光落在屏幕右上角不斷攀升的數字,有點像手機的充電,不敢置信,“咱們現在的能量……滿了?”
“你以為這是真的飛船嗎?”古嫣手速快得簡直能去打上個月剛結束的“星球杯”遊戲職業聯賽,她一手掌控“籃球”,一手不間斷地連續在指令盤裡輸入指标。宋興琛看見周邊的光點一個接一個地亮起來,古嫣在開放這艘戰艦本來應有的全部功能,核裂變備用發動機、激光推進器、甚至還有沖壓噴氣導彈。
她發出啧啧的聲音,手上的動作終于終于停了下來,“唯一打不開的權限就是自動修複功能,還加了三層密,看來這是羅老師的底線了。”
宋興琛坐在她旁邊,他很少會見到一個人會散發出這種捕獵者的氣息,聞到的血腥味沒讓她退縮,反而激發了古老的基因。
于是他神使鬼差地問了一句,“你是幾月份出生的?”
“什麼?”古嫣壓根沒聽他在說什麼,她掃了一眼倒計時,還有七分鐘,于是自動屏蔽了跟現在這個場景無關的全部對話,“别說廢話了,給我瞄準點!”
如果把這場課堂演習當做電子遊戲的話,那麼他們跟9号就是因為技術開挂而留到最後的兩架戰艦,這些不是真正的飛船,而是模拟器。不斷設定到出廠設置,隻要不被擊落,那他們就不會受到能源枯竭和武器限制的影響。
姜昙華把身邊的電子屏推了上去,開放了這麼多權限,早就失去了數據記錄和分析的意義。他把自己的座椅升到半空,雖然這艘戰艦的整體防護罩被擊碎了,但導彈艙和戰艦腹部還有自帶的防護罩,隻要調整好角度和位置,效果也不遜色。
“躍遷坐标确定,五個被他們鎖定了三個,剩下兩個都可以用。”
話音剛落,戰艦就側身,以一個詭異的角度側着避開大部分攻擊,借助流彈的助推力進入躍遷點,同時一顆沖壓噴氣導彈就直沖着9号的面門而去,炸地所有人眼前一亮。可6号剛從第二個躍遷點出來,9号的電弧光能炮就長了眼睛似的緊随其後,6号當機立斷二次躍遷,出現在距離9号十公裡之外的太空漂浮物後面。9号反應更是不慢,張開蛛網激光帆,全速朝着6号撞過去,大有一副同歸于盡的模樣。
此時此刻,艦艙外。
所有的同學都目不轉睛地盯着這倆随意開放權限在模拟場裡橫行的戰艦,發出不同音階的抽氣聲。剛才那個提問題的女生偷眼看了看老師,發現人家并沒有制止的打算,于是閉緊了嘴。羅金鱗又打開了兩個曲面屏,放大了畫面,學生就是學生自己的教材,盡管這六個人屬于正面反面還很難說。
被當做反面教材之一的6号在古嫣一套細節拉滿的操作之下,宋興琛隐隐約約覺得自己早上不應該吃這麼多,他上了這幾年學,以前也駕駛過戰艦,但是有想吐的感覺還是第一次。古嫣這駕駛技術這要是放在馬路上,高低被判個危險駕駛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