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組織,最初是新星聯盟航空航天局下屬的特殊行動部門。作為跨國家秘密機構,它在各國都設有分局,但總編制始終嚴格控制。成員平日潛伏在普通崗位中,可能是城市管道的維修工,也可能是前線基地的指揮官,甚至是街頭網紅店的店主。
他們用編号代替身份,彼此素不相識,完整名單隻存放在作戰中心的絕密數據庫中。
這個誕生于戰火中的組織,一開始隻是為了維持地面基礎秩序。但随着戰争升級,嚴重的人手短缺迫使“燭”的成員們不得不掌握更多技能,逐漸發展成全能型作戰單位。這個組織在戰時為很多軍隊和部門都效力過,後來聯盟總部覺得這是一顆難得可貴的火種,将它保留了下來。
早在2495年戰争打響前,“燭”就被秘密重啟。當全面戰争爆發後,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戰區的第一管理支援部隊,甚至直接升級為戰區總指揮部直屬單位。
“歡迎大家加入燭。”燭-7指揮會務将抽簽機推出去,然後說:“你們的‘引路人’會告知成為燭的具體事宜,會詳細說明行動細則,包括聯絡方式、識别暗号和隊友辨認方法。”
他停頓片刻,“接下來是最後一個議題,審閱修改之後的《戰時聯盟憲法》。請注意,這部憲法不同于任何國家的現行法律,它是為星際戰争、外來生物污染等特殊時期專門定制的,具有跨國家強制效力……”
宋興琛又将數字“11”看了好幾遍,才收進制服内側的口袋。
這個數字比他預想的要小得多。按照燭組織的規模和自己的輩分,代号不該排到這麼靠前的位置,除非這個數字曾經屬于别人。上一個“11”會是誰?是犧牲了,還是叛逃了?
這個念頭在他的思緒中一閃而過,不管之前的“11”是誰,都跟自己沒關系,從此以後,宋興琛就是新的“燭-11”。
那天回基地的路上,宋興琛一直在記羅金鱗說的要點,這些不能在網絡上留痕,也不能用紙筆,隻能用腦子硬記。
思緒回歸,宋興琛無意識地在扶手上寫了一個11,然後如夢初醒般立刻擦去。
他往外看去,發現已經巡邏到月球基地附近了,月球基地的輪廓清晰可見。
曾經銀灰色的月球表面如今覆滿暗紫色的吞噬菌斑,像一塊潰爛的皮膚。雖然最新研發的抑制劑成功阻止了菌群擴散,卻無法挽回那些被腐蝕的建築、軌道站和探測車。金屬殘骸支棱在月壤上,至少未來十年,這裡都不會再有大規模的發展了。
曾經的月球,記錄了人類邁向深空的第一個腳印,也是人類的軍事科技向着太空發展的一個階梯。軌道上曾環繞着各國的空間站,月面遍布着科研基地、采礦設施和軍事哨所。工程師、程序員、醫療隊、運輸員……無數人在這裡工作、生活,甚至繁衍。
這裡本應是人類文明的跳闆,是征服星辰大海的起點。
可現在,它成了一座巨大的墳場。
他揉了揉眉心,聽見後艙來窸窸窣窣的議論聲,幾個隊員正讨論前幾天那由聯盟高層召開的“戰後複盤會”。
“你們知不知道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有人将聲音壓低,幾乎隻剩氣音,“據說要共享什麼密件……”
“共享?”另一個隊員立刻來了精神,聲音不自覺地提高了八度,又趕緊壓低,“跟誰共享?為什麼突然要共享?”
“還能有誰?”第三個人插嘴,語氣裡帶着幾分不确信,“聯盟的借口吧。”
“現在說是共享文件,誰知道下一步要幹啥,會不會把我們的技術也交出去?”
“得了吧,這都是上頭的事,咱們瞎操什麼心。”最先開口的隊員撇撇嘴,這次聲音大了些,“隻要别動我的津貼就行。”
他們話鋒一轉,轉到前座一直沉默的宋興琛身上。
“喂。”一個隊員捅了捅宋興琛的肩膀,“你不是跟那個姓古的挺熟的嘛,她沒跟你透露點什麼?”
宋興琛連眼皮都沒擡:“沒有。”
“都是自己人,别藏着掖着啊。”那人不依不饒,“給兄弟們透個底,我們也好早做打算。”
“真沒有。”宋興琛的語氣已經帶上了明顯的不耐煩。
但這顯然沒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我看你們關系不一般啊,在食堂看見你們好幾次了。”對方繼續窮追不舍,語氣裡帶着令人不适的窺探欲,“成雙成對的……你倆到底什麼關系啊?”
宋興琛默默翻了個白眼,都這種時候了,這些人居然還有閑心打探别人的私事。
“同學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