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後也把自己的長子拉到面前來,“犬子曹昂,比伯符年長一歲,快滿十六歲了,也是自小就跟着我。”
“才比伯符大一歲就長這麼高,這麼壯實,真是英雄出少年。”
大人們招呼着,孫策與曹昂相互拘謹地作揖,“曹昂兄。”“伯符。”
孫策心裡打着鼓,眼前這人正是昨兒個誤抓的人,天下竟有這麼巧的事,真是緣分啊。
見孩子如此拘謹,孫堅與曹操互相使了個眼色,俱是忍俊不禁。
“行了,你們兩個去互相熟悉熟悉吧。”曹操打發兩個小孩出去,他和孫堅還有要事相商。
孫策和曹昂并排走着,曹昂先一步掀開門簾,等着孫策一起出去。孫策颔首,“多謝曹昂兄。”
兩人一路沒說話,雙手握成拳放在身體兩側,走得很是僵硬。曹昂吞了吞口水,率先打破沉默,“伯符,昨兒個跟你一起的人呢?要不介紹給我認識一下?”
“啊,好。那是我的弟弟,周瑜,字公瑾,比我小三個月。”孫策一緊張說話就快。
孫策讓曹昂先在帳外稍等,自己進去找周瑜說一下。
一進帳子,孫策終于放松下來,長呼了一口氣。周瑜看見他立即走過來,“怎麼了?”
“昨天那人真的是曹伯伯的兒子,叫曹昂,比我大一歲。”孫策一把握住周瑜的手腕,湊到他耳邊小聲道。
“昨兒還喊曹操,今兒都開始喊伯伯啦?夠快的啊。”周瑜調侃着,孫策趕忙捂住他的嘴,“小聲些,曹昂兄就在外面。”周瑜立即噤聲,迅速心虛地朝門口的方向瞟了一眼,怪道:“你不早說。”
“我這不還沒來得及,快快快,别讓人家等急了,他想認識認識你。”不等周瑜反應,孫策就把他拉出去了。
“曹昂兄,這就是公瑾。”孫策用北方方言向曹昂介紹周瑜,又用南方方言向周瑜介紹曹昂,雖然方才在帳子裡已經介紹過了,“公瑾,這是曹昂兄,他父親就是赫赫有名的曹操,曹伯伯。”
“哎呀,伯符過譽了。”曹昂雖然不太能聽懂南方方言,但還是聽出了父親的名字,知道孫策是在奉承。又向周瑜拱手行禮,“公瑾,幸會。”
“曹昂兄,失敬失敬。”周瑜匆忙回禮。
“曹昂兄留下用午膳吧,飯菜馬上就上了。”孫策邀請着。
曹昂自然不好推脫,就應下了。
吃飯是最能增進感情的方式了。談笑間互相了解了祖籍何處,講講家裡的事,很快就聊熟了。
“我家就在濟南,等我們向南行軍時,是要經過濟南的,到時我帶你們去見見我母親,我母親一向喜歡我帶朋友回去。”曹昂不再拘束,興奮地講述自己在濟南的生活。他一邊講,孫策聽得開心,樂呵呵的,轉臉看向周瑜,發現周瑜眨巴着眼睛,懵懵懂懂。
“曹昂兄,你看公瑾。”孫策看着周瑜大笑。
曹昂也看過去,“怎麼了這是?”
“曹昂兄講慢些,公瑾聽不懂北方的話。”孫策笑得直抽抽,周瑜見狀氣憤地捶了他一拳,“笑笑笑,就知道笑。”。
等孫策收住了笑聲,又用南方話跟周瑜再講一遍曹昂所講的事情,周瑜這才能和他們保持一緻。
“欸?伯符為何能聽懂,而且說話口音也有點兒濟南味。”這下曹昂倒是奇怪了。
“哦,我有個伯伯祖籍就是濟南的,他有個女兒也會說濟南話,我們自小一同長大,我被她帶着耳濡目染的也學了個皮毛。”
“哦?這倒是巧。果然,咱們是命中注定要認識的。”曹昂說完,靜靜地等孫策轉講給周瑜聽,幾人又是笑作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