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外帶兵,她無法相助,唯有把大後方的後勤為他撐起來。
與陳棠一商量,要對抗官軍幾十萬上百萬部隊,眼下軍中這些兵器和糧庫存貯是遠遠不夠的,且往後的消耗還大着呢,不能不早做準備,長遠打算。于是甯悠便在王府之前征召的這些工匠、農夫的規模上,又擴充了一萬餘人的鐵匠和農夫,負責鍛造兵器、運送糧草、充實各個糧庫。
得知此事,沒些時日,順安的百姓竟然是在王府門前排起長隊來。
一大清早的,見門前已經排了幾百人的長龍,王府的護衛不明就裡,還以為這是出什麼大亂子了,慌慌張張地就回去向甯悠禀告這事。
趙虓帶兵南下不在城中,順安此時的守将是宋凜、徐懲二人,兩個孩子由高恕的三千兵馬護衛着,也跟在他們身邊。但這二人奉趙虓之命卻要聽她和寂行之令行事,實際上趙虓是将順安交到了她手裡,由她坐鎮。
肩上扛着這麼重一副擔子,甯悠聞言便也有些緊張,生怕生出什麼變故來,匆匆忙忙地自府中出去查看情況。
到了門口,一瞧,城内的百姓無論男女老幼都堵在這裡,已是人山人海,圍了兩層。好些人手裡還都提着拎着兜子、捧着陶罐之類的,不知是帶得什麼。
孫思勁等人護着甯悠上前,甯悠令他先退到一邊,走到跟前問站在最前面的婦人:“大娘,您與諸位父老鄉親何以這般圍聚在王府門前啊?”
婦人和周圍一群百姓一眼就認出這是他們的冀王妃來,紛紛是跪了下去給她磕頭:“參拜王妃!”
甯悠趕緊是将人扶起來,婦人道:“老婦和大家夥兒們都是來支援咱們冀王殿下的。”
其他人也附和,有的婦人給甯悠看帶來的鐵鎬頭:“到處搜羅了一圈,也沒個什麼值錢的,就這是塊好鐵,請王妃勿嫌。”
有的把家裡的鍋了、盆了、廢棄的零部件了都帶來了,總之是個金屬都想交給她拿去打兵器。
還有的揣着家裡不多的口糧,卻要分給軍士:“小民們餓着沒事,不能讓護國軍餓了肚子,咱們得出一份力!”
這句話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好些人都捧上裝米的陶罐。
更有些老丈家中貧苦,沒什麼可拿得出手的,雖已五六十歲,但身子骨尚結實,空有一身力氣,也想為護國軍效力,便主動提出充軍或去當運糧的農夫。
甯悠為這些好意由衷感激,但左右一權衡,還是答:“各位,你們的心意我都領了,但是王府如今能散出去的金銀大都已散了,僅剩下不多的少許,往後還得用在軍中,實在無力再向各位鄉親們支付酬勞……”
她話音未落,面前的人們叫嚷起來:“咱們不要王府的銀錢!”
“是啊,這不是要讓王妃您買下來,是咱們要送給王妃您的。”
“送?”甯悠有些意外,“何以要送啊?這都是你們辛辛苦苦掙下的家産、攢下的口糧,怎麼能說送就送呢?”
一年輕少婦道:“咱們這群小民當年哪個沒得過王妃的好,誰沒讓王妃幫過、救過?咱們心中都惦記着的。”
一時間衆人連聲附和:“是咱們雖然沒讀過書,但也知道滴水之恩得湧泉相報啊!”
自己當年隻不過舉手之勞施恩行善,并不想求得什麼報答,可都過了這麼多年,連她都快要忘卻的事,他們卻記了這般久。甯悠望着眼前這些盛情難卻的樸實百姓,一時不知自己何德何能令他們如此,眼眶不由有些濕潤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