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天下太平,雖則先帝一朝大興土木,但并未撼動國朝根基。新帝登基,又罷了許多在建項目,很是省了一筆銀兩。
盡管如此,姊妹幾人依舊被皇宮的雄偉所震撼到。
和皇宮大内相比,宣甯侯府就像一個花園子,還是頂老舊的那種。
車駕直入未央宮,這是皇後特意吩咐的禮遇。在不知宮規的人看來,這是莫大的恩寵。在知道規矩的人看來,除非宮中關系親近,不然是不會得到這種禮遇的。
白瓊發現,大姐白瑞對入宮有一種志在必得的感覺,就好像前面有天大好事在等着一樣。這種感覺雖然淺淡,然而白瓊依然察覺到了。實在是白瑞對宮裡,不對,或者說是對劉皇後本人表現出了極大的興緻。
甚至于方才還小聲問過白瓊,“也不知娘娘會不會喜歡我這樣打扮?”對于白瓊而言,面見皇後,不失禮數才是最重要的。白瑞這樣說,反倒讓白瓊心裡不安定起來。
不會有什麼事兒發生吧?
應該不會吧?
……
直到見了皇後本人,白瓊才意識到,這位已經生育了太子,天下最為尊貴的女子,是何等的年輕。
劉皇後面容溫婉大氣,看着不過二十上下。
實際上皇後的年紀确實也不算大,今年正好二十三歲。
“臣女拜見皇後娘娘,娘娘祥康金安,千歲千歲千千歲。”
劉皇後含笑叫起,“好,快些起來,宣甯侯府的姑娘果然都是好教養。”劉皇後的語氣中并無不悅之意。看來今日這番召見,興許不會出什麼意外。
起身後,白瓊餘光才看見,劉皇後身邊還有一位清秀女子在側。
看衣裳品級,應該是一位内命婦。
“這一位是康王妃。”劉皇後身邊的宋女士道。
于是白瓊幾人又拜見康王妃。
宮裡宮外一向如此,在見到品級比自己高的人,總是要行禮拜見。
而不甚湊巧的是,以白瓊幾人現在的品級,幾乎每見到一位诰命夫人,都是需要行禮問安的。
康王妃在本朝,也算是傳奇女子。
其父許應魁是聞名天下的佞臣,按說先帝龍馭上賓,作為先帝寵臣的許應魁也不會落個好下場。便是不死,最少也是個奪職抄家。
在先帝下葬之後,這位前朝重臣,也僅僅隻是緻仕,甚至并未歸鄉,而是在京郊,為先帝祈福誦經,相當于半出家狀态。
而娘家失去依仗的康王妃,處境不僅沒有變壞,反而愈發和康王錦瑟和鳴起來。除了目前尚無子嗣外,和宗室裡其餘幾位王妃相比,也不差什麼。甚至劉皇後待康王妃也是格外親近,絲毫不見嫌隙。畢竟康王當年可是深陷廢長立幼的流言,作為當事人的王妃,劉皇後如此不避諱,可以說是氣度恢弘。
其實劉皇後如此禮遇康王妃,為的不是旁人,卻是先帝。
當初她一朝中選,被冊立為太子妃,入主東宮。時則皇後離世,中宮無主,執掌宮務的正是康王生母,當時最得先帝寵愛的楊淑妃。
作為東宮太子妃,楊淑妃雖非皇後,卻也是太子的庶母,太子妃自然小心應對。當時廢長立幼的流言蜚語,太子妃不是沒有聽過。
而在被冊立為太子妃的當年,劉皇後便被先帝授命掌管後宮,隻為那一句,“還是教大郎媳婦當家。”後先帝與楊淑妃等移居章華台,将後宮交給太子妃打理。
楊淑妃襄理宮務多年,在後宮積威甚重,幾乎位同皇後。而先帝一開口,楊淑妃十分幹脆地交出宮權,沒有半分猶豫。若是楊淑妃想為難劉皇後,至少當年初入宮闱的太子妃,是沒有能力和一位執掌後宮多年的寵妃所能抗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