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庶得其所 > 第12章 坦白

第12章 坦白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崔氏望着捧着古籍抄本讀得津津有味的女兒,又望了眼小心婆娑着翡翠玉佩的瑞姐兒,總覺得自己抓住了什麼,這層迷霧就像窗棂上糊着的細紗一樣,一捅就碎了。

而在幾天後,這層迷霧便被劉皇後親自拂散了。

按說新年将至,劉皇後作為中宮,理應是十分忙碌的。然而便是在這時節,崔氏依然受诏入宮。

在内外命婦中,有此待遇者,不過一掌之數。且宣甯侯府并不算實權勳貴,中宮此舉,着實令人捉摸不透。

而崔氏聽着上首劉皇後溫和如暖陽般的話語,卻仿佛置身冰窟一樣。她終于明白為什麼靈華真人數次入宮,而皇後又為何會對自家如此擡舉。

真是……荒謬……

“貴府大姑娘與本宮十分投契,本宮十分心悅,且又聞卿尚未為其定下婚約,故此想保一樁媒,若是能成,則是兩家之好。”劉皇後的話直到這裡都顯得十分正常。能讓劉皇後親自牽線的人家,大面兒上定然是差不了的。

若崔氏想借此讨好中宮,大可以順坡下驢,直管應承下來。畢竟宣甯侯府和景川侯府之間的約定并沒有過明路,崔氏大可以推說不知。再說宣甯侯也不是個敢違抗上意的性子,屆時旨意一下,若是不從便是抗旨。

然而崔氏到底不是這樣的性子,因此面上便露出些許為難。

劉皇後好似沒有瞧見崔氏臉色似的,接着笑道,“那孩子是先帝親自看着長大的,滿門英烈,人品心性都沒得挑,隻家裡沒個做主的人,他母親臨終前又上了遺本,将其托付給了宮裡。”說着,劉皇後面上露出些許感傷。

這話就十分有意思了,這樣的人家,按說比宣甯侯府門第高些的人家,也不是不可以挑揀的。又為何尋到瑞姐兒頭上?

隻怕劉皇後接下來的話才是重點,崔氏心裡思襯着,面上并未顯露。

“隻是這孩子命格有些特殊,先前定下兩樁婚約,女孩兒都因病早逝。本宮特請靈華真人測算,說是戊辰年出生的女孩兒最合其命數,必能白頭偕老的。”白瑞可巧就是侯府裡唯一一個,戊辰年出生的女孩兒。

且不止宣甯侯府,放眼整個京城,那一年出生的女子,說不得隻有白瑞一個。

崔氏面色刷得泛白起來,她就說太子滿月禮那日,皇後娘娘為什麼那樣擡舉她?敢情是在這兒等着呢!

劉皇後話還沒說完,崔氏腦海裡便浮現出一個人來。倒不是她知道其中内情,而是這件事先前在貴婦圈子裡,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新聞。

儲诏,其父儲旭乃是先帝時的雲貴總兵,為國戍邊二十載,頗有功勳。後雲貴土司叛亂,儲旭親冒矢石,不幸為國捐軀。時其獨子年僅十歲,朝廷追恤,接儲旭妻兒到京中安養。

若故事到這裡,也隻是一段國朝忠臣的佳話。

隻是儲旭亡後,先前與同袍定下娃娃親的另一位,也在十歲上下的年紀早夭,這是儲诏的頭一樁婚約。

稚子早夭,雖令人惋惜,但也并非異事。

隻是其後,儲诏十五歲時,他的第二樁婚約,其母娘家内侄女亦病故,這時便有流言傳出,說是儲诏有克妻之嫌。

又有好事者将儲诏的生辰八字送到靈華真人處,得出一個命數相克的結果來。一時間京城之中流言四起,都說儲诏命格不祥。

先帝和其母也在随後不久相繼離世,一時京中諸人避儲诏如虎,莫不敢與之親近。

這樣一個命格,需運數多麼貴重的人才能壓下?是以儲诏雖然年紀輕輕官居三品,但無一家敢向其提親。

按說劉皇後大可以不管此事,儲诏之母是給先帝上的遺本。如今先帝早已駕鶴,這件事劉皇後隻需置之不理,便是京中諸人,也不會拿這個說嘴。

誰敢說啊?萬一宮中賜婚,這旨意你接是不接?便是禦史言官,也沒有一個為這個上奏的。

崔氏心内面色已然發青,儲诏一門忠烈不假,可就要拿侯府的女兒去填坑不可?别說靈華真人親自批的命格,先帝的壽數可在這兒擺着呢。

這是把宣甯侯府架在火上烤啊……

若是違背劉皇後的意願,且不知日後有什麼等着宣甯侯府。

此事聖人必是首肯過的,不然劉皇後接連召見宣甯侯府女眷入宮,聖人難道會被皇後蒙蔽不成?

若崔氏不管白瑞死活,大可以就此應承下來。

反正儲诏是正三品的官身,雖是寄祿官,但也和景川侯世子相比,也是有品級的出身。世子夫人和三品诰命夫人相比,也是不分伯仲。

除非景川侯世子眼下就能承爵,那伯夫人倒是比三品诰命夫人要強。

劉皇後要下餌,顯然不會隻說這一處。

“忠烈之後,陛下必然是會重用的……”這也是句很有意思的話,重用忠烈之後,那不受重用的,又是哪家呢?宣甯侯府現在式微不假,當年開國時,也是先祖跟随高皇帝馬上拼殺,征戰得來的榮華。

“若能結兩姓之好,本宮願做這一樁大媒,屆時婚禮由宮裡一應承辦。這是宗室才有的待遇,便是放到實權勳貴身上,也是極大的擡舉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