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娘是個聰明人,她很快就領悟到,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威脅到顧瑜的了,包括夫人。如果她今天想要安然無恙的離開牛府,還是順從顧瑜比較好。
所以說嘛,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省事,喜娘很快就給顧瑜換了妝容,雖然還是稍嫌豔麗,可至少在顧瑜的接受範圍之内了。怎麼說,今天也是顧瑜的大喜之日,總歸要打扮打扮的。并且出門的時候,還要給牛爸磕頭,若是太素淨,牛爸這關恐怕過不去。
俞辰是入贅,所以,顧瑜今天是要迎親的。牛爸已經放出話了,顧瑜,當然,在牛爸眼中,還是牛瑜,出了這個門就不用回來了,直接去他的陪嫁鎮子過日子就行了。
直接陪嫁一個鎮,聽起來是不是很豪橫,呵呵,也隻是聽起來而已。因為這個叫做清水鎮的鎮子,本來就是牛瑜親媽的陪嫁,當初也算是一個比較繁華的小鎮,位于牛家和顧家地盤的交界處。可惜,後來牛瑜親媽撒手人倫,鎮子就落入了牛爸手中,牛爸是個武人,哪裡會管理鎮子啊,直接交給手下人打理,現如今,清水鎮已經成了遠近聞名的貧困鎮,鎮子上能走的人都搬走了,隻剩下一些老弱病殘苟誕殘喘着。簡單來說就是牛爸已經榨幹了清水鎮每一分油水,然後又把清水鎮丢給了顧瑜。
對于等于同無的陪嫁,顧瑜自然是不滿意的,可又能怎麼辦呢,總好過連個落腳點都沒有吧。
盛裝打扮好的顧瑜在前往拜謝謝父母養育之恩的路上,漫不經心的想道。
牛爸住的當然是牛府最好的院子,可笑的是,這座院子,包括整個牛府,都是用牛瑜親媽的嫁妝修建起來的,可現在,卻和牛瑜,這個牛瑜親媽唯一的血脈沒有任何關系了。
諾大的牛府,今天也布置的喜氣洋洋的,自然是為了慶祝顧瑜的婚禮了。當然,這隻是表面上看來是這樣,實際上,牛家真正慶祝的,是順利和俞家搭上了線。
牛家和俞家相比,那就是暴發戶和财閥大佬的區别,俞家發迹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那個時候,大良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正處于風雨飄搖的時候,俞家先祖從一個小山村走出,最後走上了末代相國之路。反觀牛家,三十年前,牛爸還是個在鄉間給人放牛的鄉下小子。所以,牛家和俞家,真心沒有可比性。
這次,牛家能和俞家上搭上關系,還多虧了兩家的廢材子弟。牛瑜和俞辰,原本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塊的兩個人,因為俞辰重傷殘廢,最後被雙方家人撮合到了一起。呵,堂堂的百年世家甯家,恐怕也逃不了争權奪利四個字。
到了牛爸的院落,顧瑜意思意思的給牛爸行了禮,至于牛夫人,不好意思,她是續弦,若是遵照古禮,牛夫人還要給顧瑜行禮呢。當然了,現在是新時代了,沒那麼多講究,可牛語是從小學古禮長大的,不給牛夫人行禮,倒也說得過去。
牛家本來就是泥腿子出身,窮人乍富,骨子裡依然改不了鄉人愛看熱鬧的習慣,所以,此刻牛爸的院子裡最不缺的就是看熱鬧的族人,顧瑜和牛夫人無聲的較量,還是讓人看的很過瘾的。
牛爸已經記不清,他有多久沒有認真看過顧氏所出的這個長子了,牛爸隻依稀記得,這個孩子出生的時候,他有多麼的開心,老牛家終于有後了。因為是第一個孩子,雖然是個哥兒,牛爸也是很疼愛的,甚至笨手笨腳的給孩子喂奶、換尿布,那麼是什麼時候開始,他的生活中漸漸沒了這個孩子的身影呢?牛爸仔細回想了一下,好像是顧氏病逝後吧。
顧氏去後,大良國越發的亂了,牛爸一年中有大半年都呆在戰場上,回家的時間屈指可數,長子一直都是家仆在照顧。沒想到時間過的這麼快,一眨眼,記憶中的小人兒就長大了,可以頂門立戶了。
看着明豔照人的顧瑜,咳,沒辦法,牛語這具身體繼承了母親的好顔色,而牛語的母親本身是濃顔系的美人,所以,顧瑜即使隻是稍加妝扮,落在牛爸眼中,就成了明豔照人的大美人。
“瑜兒啊,你長大了,也要當家做主了。爸爸對你沒别的要求,好好過日子。”看着兒子沒有感情的眼睛,牛爸也知道,兒子對他隻有恨了。但是他是有苦衷的,罷了,大概兒子也不會相信,最後,牛爸隻能隻如囑咐道。
“是的,父親。”顧瑜恭敬的應道。
拜别了牛爸,顧瑜走出牛府,動作潇灑的跨上高頭大馬,頭也沒回,直奔俞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