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顧瑜這邊雖然也是趕鴨子上架,可基本的禮數,牛府好歹做足了。而俞府等着顧瑜迎娶的新嫁郎,情況卻比顧瑜還要糟糕。
俞家家大業大,尤其俞辰據說十六歲就開始上陣殺敵,按理來說,别說是俞家累世積累的财富,就算是俞辰自已,也應該攢下不少錢财了吧?然而,事實卻和顧瑜想的完全不一樣,他新進門的夫婿不僅窮的叮當響,就連嫁妝都一分沒有。哦,也不能說是完全沒有嫁妝,顧瑜的便宜嶽父說了,城外十裡有一支三千人的隊伍,那就是俞辰的嫁妝。
顧瑜從知曉這樁婚事開始,就知道自已必然是被坑了,可顧瑜沒想到的是,事實比他想的更加嚴重,他不僅僅是被坑,還被當成了冤大頭,三千名大漢,都是一個賽一個能吃的軍人,他拿什麼去養活啊!
一瞬間,顧瑜是真心想要退婚,可在看到被人扶,不,确切的說,應該是被人架着拖上喜轎的俞辰的時候,顧瑜還是心軟了。罷了罷了,誰讓顧瑜兩輩子以來最敬重的就是軍人呢,而且這個俞辰據顧瑜所知,在民間風評還不錯,這樣的英雄,他哪能看着被糟蹋,娶就娶吧,回頭看看能不能救。
俞家大概根本沒想着給俞辰操辦婚事,所以顧瑜迎親的過程超級簡單,前後不過十分鐘,就接到了新郞,然後迎親隊伍就吹吹打打朝着顧瑜未來的家,清水鎮行去。
湘城距離清水鎮不遠不近,如果是輕裝上陣的話,二三天功夫也能到了,但是顧瑜可是拖家帶口的,估計至少要一個星期才能抵達。
原身牛瑜也不是太蠢,從牛夫人進門開始就有意識的攢錢,加上已故親媽好歹留下了幾個心腹護持,所以,顧瑜手中目前還有一些錢,可問題在于這點錢,橫算豎算也養不活三千大頭兵啊,所以,救醒新郎官,迫在眉睫。
顧瑜相信,俞辰既然争取到這三千大活人當嫁妝,不可能一點準備都沒有吧?
這天晚上,迎親隊伍在距離湘城十多裡地的小鎮落腳休息,既然是小鎮,自然沒有一家客棧能住得下三千多人,所以進鎮的隻有迎親隊,三千大頭兵是在鎮外紮營的。
隊伍在客棧安頓下來後,顧瑜草草填飽了肚子,就往俞辰的房間走去。
哎,說起來,今天可是他的洞房花燭夜,然而,他的新郎卻人事不省,啧,人世間最悲慘的事莫過于此吧!
俞辰這一路上都是副官在照顧,這個副官姓劉,長的白白淨淨的,一點看不出軍人的模樣。不過,劉副官很細心也很警覺,一路上把俞辰照顧的很妥帖,此刻看到顧瑜走近,立刻迎了上來。
“夫郎有事?”
其實以顧瑜和俞辰的關系,劉副官應該尊稱一聲夫主的,但是劉副官卻堅持稱顧瑜為夫郎,大約劉副官打心底裡不想承認自家少将是入贅郎吧。
好在顧瑜對稱呼不是很在意,随便吧,反正隻是一個代号罷了。
“我想看看少将的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