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胡村長才重重的歎了口氣:“顧少,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這事我會和村民解釋,你就不用費心了。”
“有勞胡村長了,當然,如果村民想要嘗嘗鮮,也是可以來購買糧食的,十五文一斤,童叟無欺。”
十五文,聽起來很貴,但是胡村長知道,顧瑜這已經是虧本價了,顧瑜對清明村,确實沒得說。
“哎,好好。”
胡村長告辭離開了,中午顧瑜品嘗了新請的廚娘的手藝,還不錯,回頭有空再教授幾道家常菜,就能安心享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了,美滋滋。
下午,午憩過後,顧瑜帶着顧星星就朝着圍屋走去,他迫不及待想要看看圍屋建設進度了。
圍屋工地還是像往常一樣熱鬧,顧瑜在未來宅邸的中心找到了都甯,“都甯。”
都甯聞聲擡頭,看到顧瑜,趕忙迎了上來。
“顧少,你來了。”
“嗯,在忙什麼呢?我看宅子的框架已經搭建的差不多了。”
五進的大宅子,就算隻是一個大緻框架,顧瑜看的也是滿心歡喜,和都甯說話一直都是帶着笑容的。
“是的,顧少,接下來就是,功能分區,和其他方面的建設,不出意外的話,下雪前應該可以完工。”都甯彙報道,他當然是知道顧瑜一心期盼着住新宅過年的。
“太好了,辛苦你了,都甯!”
“顧瑜過譽了,這都是都甯分内之事。”都甯雖然做了一段時間爆破手,但他真正喜歡的還是搞建築,顧瑜把建造圍屋的工程交給他,都甯高興壞了,當然要全力以赴了。
巡視完圍屋,顧瑜就回了小院,臨近晚飯時間,顧瑜收到俞辰發來的電報,内容很簡單,就是碰到牛爸的小股部隊,狠狠教訓了一番。
如果此刻俞辰站在顧瑜面前的話,顧瑜會好好的表揚一番:幹的漂亮!
藥廠的青黴素一上市,立刻受到熱烈追捧,尤其是各路軍閥,更是青黴素的忠實擁護者。就連大良最大的軍火販子原勝,為了青黴素也不得不對俞辰笑臉以對,可真是風水輪流轉,今天到我家。
憑借青黴素,俞辰和各路軍閥都達成了友好關系,唯有牛爸和俞家例外。
按理說,這牛家和俞家本該是受益最多的兩家,可惜世事難料,俞家和牛家偏偏早早把這潑天富貴趕出了門,現如今,不知道有多少人暗中笑話兩家呢。
不過和牛家相比,俞家還是比較聰明的,既然沒有感情可言,那就用金錢說話。有錢俞辰還是很好說話的,因此俞家還是如願買到了不少青黴素。
而牛家嘛,隻能說,不愧姓牛,性子和牛一樣倔,不撞南牆不回頭,偏偏要和顧瑜、俞辰死磕到底,能有好果子吃嗎?
因此,俞辰和牛爸的短兵相接,大家基本選擇作壁上觀,就是輿論方面,也是一面倒的偏向俞辰,這倒是顧瑜所料不及的。
不過,不管怎麼樣,這總是一件好事。如今的大良,雖然名聲不算什麼,但能有一個好名聲,誰願意背負惡名呢?而且經此一事,來牛爸也會重新審視顧瑜這個哥兒,不會把顧瑜當軟柿子捏了。
吃過晚飯,顧瑜坐在書房,疏理了一下現狀,表示還是比較滿意的。隻要牛爸不再鬧幺蛾子,顧瑜也不會去搭理他。畢竟牛爸占着名分的大義,如非必要,顧瑜也不想和牛爸正面沖突。
入夜飄起了蒙蒙細雨,老話說的好,一場秋雨一場寒,顧瑜早上起來,發現暑氣似乎一下子退去,秋意襲來,體感很舒服。
天氣轉涼,顧星星忙着裁秋衣,顧瑜又開始琢磨賺錢的事。
今年顧瑜資金還算充足,可以考慮增加一些經營項目。
對于普通民衆來說,衣食住行是人們永遠也繞不開的消費,住和行暫時不考慮,或許可以在衣和食方面做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