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的信息傳播,可以說很慢也可以說很快。具體來說就是,小道消息傳的飛快,正經的消息反而傳的比較慢。再加上,大良娛樂匮乏,突然冒出來這麼一出好戲,可不飛速傳播開了嗎?
項玉書看了劇本之後,就知道這是一出好戲,但是這出戲造成的影響之廣還是大大出乎了項玉書的預料。之前,顧瑜說是分二步走,消除湘城人對鬼村的偏見,項玉書覺得,顧瑜太樂觀了,大概率要翻車,現在看來,翻車的人卻是他,因為《倩女幽魂》實在是太火了,甚至有火遍西南的趨勢。
是的,文學細胞幾乎等于無的顧瑜,最後還是給自已的原創劇本取了一個前世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倩女幽魂》,簡潔明了,又符合大良審美。而事實證明,顧瑜的選擇沒有錯,最開始的時候,羅一絕還要一家一家的找戲社合作,現在麼,都是戲班主動找上門求合作,這就是好劇本的魅力。
總之吧,經過大半個月的造勢,鬼村已經不再是人人畏懼的地方了,甚至很多膽大的小情侶還把鬼村當作了約會和表白的地方,顧瑜也是無語了。不過,算了,至少他的目的達到了,工業園可以開工了。
在洗白鬼村的日子裡,顧瑜也沒閑着,招了三支建築隊,就等着時機到了,正式開工。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顧瑜終于等到了動土的良辰吉日。
奠基儀式,顧瑜親自參加,鏟了第一捧土,就連康康也沒拉下,這小子,深宅大院是越來越關不住他了,每天就想着出來浪。别看康康還是個小不點,精力可旺盛了,就算現在隻會爬,楊奶娘都有些跟不上他了。所以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工作,顧瑜都會帶上康康,可以讓康康發洩掉一些精力。
康康很喜歡戶外活動,就連一萬八千八百八十八響的鞭炮都沒能吓退他,反而手舞足蹈興奮的很。看着康康活力四射的模樣,顧瑜是又欣慰又頭疼,這小子,以後可怎麼帶啊。
項玉書一直很喜歡康康,他倒是不覺得康康這樣有什麼不好,這才是俞辰的種,從小就顯露出不凡的一面。
對于項玉書的評價,顧瑜很想翻白眼,什麼叫不凡,特别能鬧騰也算嗎?
奠基式結束後,顧瑜就準備回清明村了。這趟出來,已經超出了預計時間,他想家了。幸好這次把康康帶出來了,否則留在家裡絕對會把清明圍屋上下折騰的雞犬不甯。
項玉書現在也有了牽挂,不會像以前那樣,工作起來就不管不顧的。不過湘城這邊還有一大堆善後等着項玉書,項玉書不能像顧瑜這樣,說走就走,隻能拜托顧瑜帶了一堆禮物回去哄小嬌妻,待到湘城事了,他會盡快趕回去的。
顧瑜回到清明村,發現清明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簡單來說就是,清明村更熱鬧了。
自從顧瑜在清明村定居以來,清明村就是一年一個樣,這眼瞅着又是一年要過去了,清明村有變化也是很正常的事。
因為要修建圍屋内圍牆,都甯調了一支建築隊進入圍屋趕工,這樣一樣,清明城防的建設的進程就不得不延緩下來。清明城的建設,顧瑜全權交給了都家人,而都家又以都甯馬首是瞻。都甯是俞辰的人,未來在圍屋,必然有一席之地,其他都家人就不一樣的,清明城才是他們未來的家,自然想着盡快建好清明城了。
來的都家人,都是都甯的叔伯兄弟,都甯也得罪不起,後來,都甯想了個折中的方法,就是招聘流民。
都家人的建築隊中,大概有三分之一是技術工種,剩下的都是苦力活,隻要有一把子力氣都能做,流民們完全可以勝任,唯一的問題是,這樣一來,建築隊就必須重新折分組合,但這對都家人來說,都不是事兒。而且重新組合後的都家建築隊,一下子增加到了八支,這大大加快了清明城的建設,所以,顧瑜不過是離開了二十多天,清明村就大變樣了。除了建城進度超出顧瑜的意料之外,還因為村裡多了很多流民,讓村子變的熱鬧許多。
清明村原本是地廣人稀,村裡一般都比較冷清,現在因為很多流民在清明村幹活,能不熱鬧嗎?而且因為俞辰的威懾,流民們隻敢在清明村外紮瑩,那裡地方小人又多,委實不是人呆的地方。清明城建設是一項長期工作,流民中踏實肯幹的,得到了都家領隊和清明村民的認可,于是一些頭腦靈活的村民就自發的花錢擴建屋舍,再出租給流民,如此一來,村子想不熱鬧也不行了。
村民和流民融洽相處,顧瑜表示很欣慰,這樣很好,大家都是同樣的人,隻不過有些人命不好,遭了災,不得已成為流民,隻要不妨礙自已的利益,能幫一把是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