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城的食物講究原汁原味,吃的就是一個鮮字。杜家廚子的手藝自是沒得說,顧瑜一家都挺愛吃的。
吃過飯,就是問診時間,顧瑜仔細的給雙胞胎檢查了身體,又詢問了雙胞胎的日常起居,心裡已然有了底。
“初鳴,兩個孩子是先天不足,脾胃虛弱,造成營養吸收不良,所以才會體弱多病。這樣的情況,隻能仔細養着,孩子大了,情況也能有所好轉。不過,怎麼養,卻是有講究的,有道是食補不如藥補,我的建議是,重點食補。另外就是,還要适當運動。”
潘初鳴和杜淩天一邊聽一邊點頭,廣城也算是一個繁華大都市了,醫療技術自然是走在南粵前列的,雙胞胎打從出生以來,看了不知道多少洋醫和良醫,效果嘛,還是有一些的,可都不怎麼明顯。
潘初鳴當初生雙胞胎的時候,可謂九死一生,不出意外的話,夫夫倆是不可能有第三個孩子了,雙胞胎就是他們的希望,兩個孩子将來都是要頂門立戶的,可若是身子孱弱,哪家女子願意嫁呢?因此,雙胞胎的身體,一直是杜家夫夫的心病。
當然了,顧瑜的醫術究竟如何,其實潘初鳴和杜淩天心裡都有沒底,不過他們相信淩寒,淩寒推薦的人,準沒錯。
于是顧瑜就給雙胞胎開了幾個食補的方子、另外還有運動方案,循序漸進,順利的話,大約半年後會看到效果。
潘初鳴如獲至寶的收下了方子,對顧瑜自然是千恩萬謝,顧瑜擺擺手:“小事而已,隻要孩子身體健康,大家都安心。”
第三天,正式開始考察廣城,廣城是一個港口城市,最重要也最繁華的地方自然是港口了。雖然說昨天顧瑜和俞辰已經去港口逛過了,但是也隻是看看熱鬧,并沒有深入了解。今天在潘初鳴的帶領下,才是真正了解了港口,嗯,門道還挺多。
說起來,之前不論是渭南城還是儀源城,考察的時候,都鬧出了一些幺蛾子,廣城考察倒是很順利,這讓某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略失望。
顧瑜當然不是失望的那波,他覺得廣城之行很愉快,交到了潘初鳴這麼一個朋友,太值了。
廣城吧,各方面條件都不錯,但是缺點也不在少數,作為一國都城,卻有着漫長的海岸線,這并不是一件好事。
杜淩天是個軍人,而且聽得進勸,經過俞辰的一番分析,杜淩天接受了廣城落選的現實。
對于清明城這個新城,衆人說不好奇是不可能的,所以當初計劃行程的時候,清明城是最後一站。然而衆人沒想到的是,當考察團結束廣城的行程準備前往第四個目的地的時候,卻聽聞贛南省發洪水,贛州城被淹了。
贛州城主心急火燎的趕回家抗洪救災,贛州是去不了,隻能改道清明城了。
出來三個多月了,歸期比顧瑜預期得要早,不過這次還是顧瑜第一次離家這麼久,能夠早點回去,顧瑜也是樂意的。
顧竟和俞躍兩個娃還沒玩夠呢,對于他們來說,這次的旅程很新鮮也很愉快,如果每年都能玩一次就好了。
對于兄弟倆的許願,顧瑜表示:想的挺美,可惜那是不可能的事!
不管怎麼說,這趟遠行,顧家兄弟玩的很開心,也确實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算是一次成功的遊學吧。
從廣城到清明城可謂路途遙遠,差不多走了一個月,考察團才抵達清明城。此時距離顧瑜離開清明城已經過去四個多月時間了,四個月,清明城的變化很大,也可以說沒什麼變化。至少在顧瑜看來,變化不大。可是對考察團衆土包子來說,可算是是開了眼界了:這是城市?城市還可以這麼建?
如今的清明城已經有幾分顧瑜記憶中某網紅城市的味道了,難怪考察團衆人會一個個露出吃驚的表情了,顧瑜暗爽:嘿嘿,我就喜歡你們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考察團入住的是清明城最好的酒店清明大酒店,清明大酒店依山而建,風景宜人,店内的設施和布局,都是仿造現代社會五星級酒店設計的,對于考察團來說,絕對是全新的體驗。
顧瑜和潘初鳴已經是朋友了,朋友來了,哪裡有讓朋友住酒店的道理,顧瑜自然而然的邀請潘初鳴住顧家大院了。
潘初鳴也沒有矯情,欣然應下,等到車子駛進清明圍屋,潘初鳴的眼睛越瞪越大,最後連嘴巴都張開了。
“顧、顧少,這是什麼?”
清明城居然還有一座城中城嗎?潘初鳴震驚不已。
“啊,這是清明圍屋,是我的家。”說到這裡,顧瑜略有些不好意思,這不是剛穿過來的時候,極度缺乏安全感,這才花了大價錢建造清明圍屋,現在看來,好像有些太誇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