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急診室旁亮堂的輸液大廳裡,淺色調的瓷磚地闆被擦拭地很幹淨,倒影出頂部那一排排冷白色的燈光。
王臻逸亮出證件,堵住了正準備繞道而行的beta護士,目光掃過對方别在左側的胸牌:“勞拉女士?我能請問一下,這些輸液管内的氣泡是怎麼回事嗎,這明顯已經超過了聯邦ome所規定的标準!”
即使是8年前她在聯邦特訓營裡頭,做急救的時候都沒有見到過這麼多密集的氣泡。
消毒水的氣味裹挾着外頭人群不安的躁動,在這裡凝結成一股令人窒息的壓力。
勞拉歎了口氣,不管是青黑的眼圈,還是略顯沙啞的嗓音裡,無一不透露着疲憊:“其實大家都知道,自從通過了‘聯邦特供綠色帶量采購方案’之後,現在的醫療器械......”
她突然停下來,快速地環顧了一圈,才繼續小聲地說道:“質量差到,連我們自己都不敢用。”
她的聲音壓的很低,語氣裡卻帶着顯而易見的嘲諷:“說句不太好聽的,現在人用的還沒寵物醫院給寵物用的好,就連小貓小狗吃的消炎藥都還是HC的。”
王臻逸皺着眉并沒有完全理解:“聯邦推行的特供綠色帶量采購方案難道不應該是一件好事嗎?多方共赢,讓聯邦民衆能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更便宜的藥。”
勞拉搖了搖頭:“聯邦要求的價格太低了。很多原先願意參與競标的高質量藥企,無法吃得消砍價後的價格,最後都選擇了退出。而中标的,也就隻能是質量最次但是能把價格壓到最低的。而且,現在聯邦内的所有醫院都有‘聯邦特供’綠标藥品使用指标,不管是患者還是醫生根本沒有選擇權。”
“就比如這個輸液的管子,換做以前要是出現那麼多氣泡,醫護人員早就開始警鈴大作了,因為有進血管的風險。至于現在麼……《聯邦特供綠标醫療器械使用指南》裡頭說了,有氣泡是正常的。修改過的最新的omed标準裡頭也已經允許輸液管中有氣泡存在了。”
她苦笑着,聲音裡帶着滿是無奈,“反正領導說了,沒出事就行。”
走廊盡頭傳來滾輪與瓷磚地面摩擦發出的悶響。
CT室方向有人大聲喊道:“快叫胸外的人下來開胸!”
勞拉護士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
王臻逸看着走廊上匆匆跑過的那幾個白大褂醫生,不解:“這是......發生了什麼?”
“诶,這種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勞拉的語速變快了不少,飛快地瞥了眼走廊兩端,“上周五送來的一個休克病人,在紮針的時候針頭突然斷在血管裡。拍完片子後,醫生說已經順着血流到了頸動脈附近。現在誰都不敢動他。不知道這一位,會不會幸運一些......”
“我該去忙了,至于能配合的,也已經都告訴你了。”
任長夏到的時候,王臻逸就站在急診室門口,看着裡頭屬于那一群人的兵荒馬亂。
看着那些氣泡在輸液管中起起落落。
那一刻,她的心底突然就像是産生了一種錯覺,這每一根輸液管,都像是一枚定時炸彈,悄無聲息地威脅着那些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