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總和一些人的名字挂鈎在一起。”
“唱歌很好聽的!聽說成績也不錯。”
“诶——突然發現這個人怎麼知名又不起眼的。”
“獨來獨往的,不過異性緣倒是蠻好嘛哈哈哈。”
“性格出乎意料的好其實……發消息回的很快而且感覺挺真摯。”
“高冷女神哦,上次打賭和她講話大平那家夥輸得可慘了。”
“誰?哦你說音樂部那個寶貝部員?”
……
“為什麼大家對你的評價都不一樣啊。”
記憶裡模糊臉龐的人翹着腳坐在桌子上,變調的聲音悶悶地問我。
我記不清當時的心情,但我無法忘記自己曾說過的答案。
“因為接觸的人不一樣,所以展示的性格不一樣。”
“哈哈哈,那你真厲害,”也許曾是我朋友的人大笑出聲,“從另一種角度來說厲害到可怕啊。”
厲害嗎?
我隻是習慣觀察人們的反應。
氛圍,神色,語氣……猜測别人的心理對我來說像是一場上瘾的賭博,事實證明,我總是赢的那一個。
有些話不必說出口,莫名的預感就告知我應該停止。
于是戛然而止的友誼,禮貌寒暄的告别就成了永遠。
或許幾年不曾聊天,再次重逢我也能第一時間挂起笑容用記憶裡熟悉的語調開出彼此都知曉的玩笑。
“人緣感覺好又不好。”
是啊,和誰都能說上兩句,和誰都能打聲招呼。
卻又難以敞開心扉。
沒想到這次先帶上假面的時間在我發覺之前啊。
我頗帶自嘲意味地笑笑,然後腳步不停地從屏風上撈起一件外套披上,又從茶幾上拿起兩瓶礦泉水重新走回去。
“記得補水,少喝幾杯酒。”
我聽見我如此溫柔體貼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