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剛吃完飯沒多久,張嬸子就提着菜籃來了,這些天來,兩人早就約定了每隔兩天天,就一起去趟供銷社買菜。
要是周末張嬸子還會帶着孩子們一起來,有時孩子們跟着一起去買菜,有時幾個孩子待在家裡玩,有佩汶在,倒也放心。
今天不是周末,就隻有張嬸子一個人來。
小山失望地說,“明義哥哥還沒來。”
“哥哥在上學呀,等過兩天周末了,就能跟明義哥哥一起玩了。”
“我也上學。”
“你還沒到年紀呢,等你再長兩歲,就可以跟哥哥一樣去上學了。”張嬸子聽到小山的童言童語笑道。
“2歲, 6歲!”
“小山真棒,等你六歲就可以去上學了。”李枝念在旁邊回應鼓勵道。
“小山還會算數?”張嬸子以為是瞎貓碰見死耗子,小山亂說的呢,聽李枝念地誇獎才驚訝地問。
“簡單的算數會一點,就是平時跟他玩的時候,教一點。”李枝念解釋道。
“不愧是高中生,就是會教孩子。”張嬸子惋惜道,“你說當初你要是去當老師就好了,多好的機會啊,說不定現在你教我家明義呢,那我就不用操心了。”
李枝念笑笑,“明義咋了?”
提起小兒子,張嬸子就要歎氣,“皮猴子一樣,老師老是跟我反映他上課跟别人講小話,開小差,坐不住,還逃過課,我這都被叫去學校多少次了。”
李枝念也沒有跟這麼活潑的小孩子打過交道,無論是高姨的兒子,還是小山,都是文靜,内斂的,可能是家裡隻有一個孩子沒有其他兄弟姐妹打打鬧鬧。
隻能勸道,“明義還小,等長大一點就能坐的住了。”
兩人相伴着來到供銷社,李枝念挑了些新鮮的時蔬,又去肉攤位,轉了一圈。
“今天沒啥好肉了。”路上張嬸子搭話聊着,“我看下水還有一副,就買了去。”
李枝念去肉攤的時候也看到了,隻是她晃了一圈就走了,實在是空間裡還有好多肉,這成天不吃也不是辦法。心裡一陣緊張。
張嬸子可千萬别問我買了啥肉啊,這對着長輩撒謊,李枝念委實有些心虛。
“這下水就是臭了點,要洗好久,害但是我家那口子就好這一口,用辣椒炒了别提多香。”
萬幸,張嬸子吐槽了幾句也就轉開話題了,“你家菜園咋樣了,我早上匆忙沒來得及幫你看看。這冬天凍蔫巴一點是正常的,等開春就好了。”
“是,等開春,我都不用出來買蔬菜了,到時候就直接吃家裡種的。可省了一大筆呢。”
“到時候開春了也可以養雞鴨鵝了,家裡也有蛋了,養大了還能吃肉。”張嬸子也是盼着開春。
“對了,嬸子,你們今年過年回老家嗎?”
“不回,你叔老家也沒長輩了,就幾個旁支小輩,不值當回去了。”張嬸子歎口氣,“你們呢,今年過年回去嗎?”
“應該也不回,林樾今年假期應該用光了吧。”
“那要是真不回,到時候家裡備年貨,我叫你,按咱們老家那塊的習俗,要炸酥肉炸丸子,炸油餅做好多準備呢。”
“好啊,我到時候确定了跟你說,咱們一起炸年貨。”
中午,李枝念從空間拿了些食材出來
紅燒豬蹄,小炒黃牛肉,蔥燒雞腿肉,絲瓜炒蛋,素炒金針菇,又打了個西紅柿蛋湯。蒸了好大一鍋米飯。
等林樾回家,看到的就是這五菜一湯的豐盛午餐。
“媳婦兒,這也太豐盛了。”忙洗了手,拿了碗筷盛好米飯就坐上桌。
等李枝念也坐下,才動了筷子。
第一個下筷子的是色澤誘人的紅燒豬蹄,豬蹄軟糯脫骨,滿口醬香濃郁。
又吃了小炒黃牛肉,是辣口的,一樣的好下飯,除了小米辣,仿佛還有泡椒的味道,香菜點綴其中,又好看又好吃。
李枝念正給小山夾些不辣的菜,那邊就看林樾風卷殘雲一般一碗米飯已經下肚了。又去裝了一碗飯,直接撥了一些小炒黃牛肉進碗裡,伴着湯汁吃。
李枝念忙給裝了一碗湯,“喝點湯,送一送。”
“慢點吃。”不等她半碗米飯吃完,小山也還用勺子扒拉着碗裡的米飯,林樾已經第二碗下肚。
“還要嗎?鍋裡還有?”李枝念問。
林樾于是又起身去盛了半碗。
這還好是林樾運動量大,要不照他這個飯量,可就不是現在這個體型了。
“對了,我們今年過年回老家嗎?”
“我今年沒假期了,你想回去麼?我看看有沒有戰友順路的,請人幫忙送你們一程。”
“不用,我猜也是,你今年肯定沒假期了,要在部隊過。那我們今年不回去了,我給爹娘準備了點東西這兩天準備寄回去。”
信前兩天就寫好了,隻是還沒寄出去。這下有了确信,就可以寄回去了。“你有啥想要一起寄回去的嗎?”
“每月我發工資時,給他們的養老金部隊這邊會按時打到他們賬戶裡的。應該沒有了吧?”林樾遲疑道。
李枝念又問,“島上怎麼郵寄包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