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李枝念結婚離開固縣去海島也就兩個月多一點,季節甚至都沒來及換上一換,可劉桂玉就是覺得好像過去了一年那麼久。
早上起來會想起枝枝有沒有起床?吃飯時會想枝枝吃得慣海邊的吃食嗎?睡前又想枝枝跟小林日子過得好嗎?兩人會不會吵架?枝枝會不會受委屈?
這些天還好了些,枝枝剛走那一個月,每天晚上睡不着都是跑到枝枝房間去,躺在閨女床上才能醞釀出些睡意。
劉桂玉接過信就打開囫囵看了一遍,隻能連蒙帶猜理解大概意思,最後還是決定等李學書下工回來再聽他讀信。
兩人先拆開包裹看看有啥。
這剛打開就一股子腥味,“這是啥東西壞了嗎?别是枝枝寄了啥生鮮,一路上給悶壞了?”劉桂玉忙加快手上動作。
打開包裹,就提出三袋幹貨,袋子裡都放了張紙寫着名字。
挨個打開,一兜是海帶,大片大片黑綠色的長條狀,表層還覆蓋一層白霜,硬邦邦的。
另一兜是幹貝,顔色金黃,指甲蓋大小的圓柱狀,這兜子聞起來倒是有股淡淡的清香味。
還有一小兜子蝦米,蝦劉桂玉倒認識,但是這麼小的蝦都不夠塞牙縫的,這咋吃?
“這不是壞了,就是這個味道,最開始小林在部隊也寄回來過,應該是海邊的幹貨,但我吃不慣,也不會做,就沒再他寄回來了。你做着吃吃看就知道了。”
“行,我明個就試試,看看這海貨是啥味道的。”嘗嘗閨女每天嘗過的味道。
又翻出了幾盒子鐵罐子,裡面烏漆嘛黑的都是谷物堅果的香味。
還有好幾套保暖内衣,毛衣,“哎呀,枝枝怎麼把衣服和有味道的食物放一起啊,這熏得衣服都是味道。”
劉桂玉抖抖手裡的衣服也散不掉味道,一時也沒辦法。“這咋了,反正傳傳之前還是要洗的。再說大老遠寄東西回來,分兩個包裹可麻煩了,這也是沒辦法,島上條件肯定沒那麼便利。”林母忙幫枝枝說話。
這邊劉桂玉也隻是不想讓林母覺得孩子不懂事,聽林母這麼說,也就抛開之前的話不提,兩人分起衣服來了,“這顔色一看就是給他爹的,這倆顔色是咱的,大姐你看……”
聽說枝枝來信,李學書下了工立馬趕回來。
“啥一看就是給我的?”
“枝枝寄了東西回來,正等着你來讀信呢!”見人回來,劉桂玉忙把信塞進李學書手裡,“快給我們念念,看看枝枝說了啥,她跟小林怎麼樣?”
“前段時間不是一直翻字典嗎?還沒認全字呢?他娘你這字典看來還翻得不到位啊?”
“别貧”劉桂玉老臉一紅,實在是這接手了糕點生意之後确實一心向學了一陣子,這之後就一直顧着生意,也學會了糕點的制作方法,就丢開了字典。
“快念快念。”
就着油燈,三人圍在小桌邊,聽着遠方的來信。
“枝枝說,她很好,海島很漂亮,天很藍,雲很白。
海面上不時有海鷗盤旋,還有浪花和石頭。”
“這麼好看呢?”劉桂玉沒見過海島,這輩子沒出過省。
“等以後,有機會咱也去海島看看閨女,也看看這海到底啥樣,跟咱這湖啊有啥區别。”李學書開懷笑道。
“那敢情好。還有呢還寫了啥?”劉桂玉笑道。
“枝枝說他們一家三口都好。還說小山已經會算簡單的加減法了,能自己吃飯,還交到了朋友,性子也變得開朗了一些。
小山交到的朋友已經上小學了,平時在上課不能出來跟他一起玩,他就也嚷着要上學。”
“好好,小山也快到上學的年紀了。”林母抹着眼淚笑了起來。
“小山年紀還沒到吧,肯定得過兩年。不着急。”劉桂玉拍拍林母的背。
“是,還小呢,枝枝在信裡也說,等小山六歲了就給他去報名上學。
枝枝還說,小林也是一切都好。
就是今年過年他們沒法回來了,小林的假期用光了,今年他們一家三口就在海島過年,讓我們不要挂念。
讓咱們三個過年也不要節省,給咱們寄了點錢票。
還寄了點衣服和營養品。
鐵罐裡的是沖熱水喝的,讓每天喝一杯。
就是幹貨寫了張指南告訴怎麼處理,怎麼燒。”
“海帶取少量,先沖洗再用清水浸泡半個小時左右,一次不用泡太多,小小一塊可以泡發的很大。泡發之後會有粘液,是正常現象,泡開後記得多洗幾遍。然後就正常紅燒涼拌或煮湯都可以。
幹貝用清水泡開,做湯,煮粥,都可以放點。
蝦米提鮮的,炒啥菜都可以放點,煮湯也能放。”
“我明個就煮出來,咱們都嘗嘗味道。”昏黃的搖晃的油燈下,一封信帶來的熱鬧喜意久久未散。三人又說幹就幹,找來信紙,寫了家信回去,劉桂玉和林母口述,李學書執筆。
S島家屬院,除夕當天難得的團圓節日,留守營地的戰士們和家屬院的軍屬們都參與到了年夜飯的制作當中。
這是李枝念第一次參與這種大型的軍營活動,林樾出門前問要不要下午回家來接她一起去食堂。
李枝念忙拒絕,“不用,你到時候跟你們團的兄弟一起去就行,我到時候和張嬸子一塊去。”
“真不用?”
“說了不用,你快去軍營吧!”
果然,下午還沒等李枝念去找張嬸子,張嬸子就帶着明義來家裡,叫上李枝念和小山,四人結伴去食堂。
“佩汶和佩敏呢,早跑出去跟同學玩了,不用管她們,她們輕車熟路的,待會自己就來食堂了。”
明義和小山在前面,走路也不好好走,跑幾步,又停下來玩一會兒。
明義一直叽叽喳喳地說着什麼。惹得小山隻驚歎,wow!真的嗎??”
“哥哥我也想看!”
“你不行。”明義轉頭看了看身後的大人,回過頭來卻看到小山眨巴眨巴閃閃折射着光的渴望的眼神,改口道,"等你上小學了,我就帶你一起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