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大漢最缺的是一個大将,一個能夠找到匈奴的劣勢,擊潰匈奴的大将。”
一将無能,累死三軍。
到現在為止,大漢确實沒有一個可以讓匈奴見識大漢厲害的人出現。
劉徹想要這樣一個人才,可惜,到現在為止都沒有。
論起心急,劉徹比誰都要急。
再急劉徹也要穩住,平陽公主什麼都做不了,隻能一次一次的告訴劉徹,這一戰不同于馬邑之謀,一定,這一次會有好的結果的。
大漢,絕不會一直讓匈奴壓制的。
“你啊,就偏着你弟弟。”王太後哪裡不清楚,從小到大,平陽公主都站在劉徹那一邊,從來都是不管别人怎麼說,她隻管一心一意為劉徹謀劃。
“母親,我小時候面對的是多少的兄弟姐妹,當年母親要為皇上争,我也要為皇上争一争,為我們姐弟一争。如今天下是陛下的,隻要皇上江山穩固,還有什麼東西是我們所沒有的?我不站在皇上身邊,難道要跟外人一道算計皇上不成?”平陽公主笑眯眯的問起王太後。
王太後同平陽公主對視道:“我是外人?”
說到這裡,平陽公主難道能不知道王太後到底什麼意思?
大漢的太後,自高後呂雉之後,再到平陽公主的祖母,大漢的太皇太後窦漪房,那都是大權在握的太後。
不免王太後生出效仿之心。也想成為那樣一個大權在握的太後。
可是,别個太後不說本事能力遠在王太後之上,便是她們面對的皇帝,能一樣嗎?
“都多少年了,母親為何非要不死心,非要跟皇上争?母親如今的權還少嗎?和皇上争權,最終為了權利母子反目?母親,那之後呢?像高後一樣,最終的結果如何?呂家滿門盡誅。窦家如何,舅舅又落得什麼樣的結局,這些不是教訓嗎?您如此的執着,到底值得嗎?”平陽公主知道王太後有很多的不甘心,可再多的不甘心,最終得到的又是什麼?
王太後臉上一僵,那樣的一些事她不能說全然記不住教訓,卻因為那三個字,不甘心,如何也是放不下。
放不下,又當如何?
“你如今滿意你的日子?”不可否認,王太後依然放不下,對于平陽公主總勸着她放下的口氣,其實還是不太樂意聽,再問平陽公主就滿意現在的日子了?
“為何不滿意?”平陽公主覺得挺好的。
“皇上相信我,該有的公主權勢,我從來不缺。我知道母親想說什麼,無非是我喪夫。母親,我府中養了多少人,這些人,我想要哪一個就能要哪一個,我既不需要誰為我錦上添花,隻要我這一輩子都站在皇上這一邊,以後照樣可以過自在快活的日子。母親給我一個不滿意的理由。”平陽公主知道自家母親的言外之意,知道,卻也更坦率的告訴王太後,她的好日子并不會因為失去丈夫而有所改變。
王太後問:“你和曹壽?”
“母親和父皇呢?”平陽公主知道王太後問出這句話的意思,更不介意讓王太後知道,其實所謂的恩愛,大抵不過就那麼一回事。何必耿耿于懷。
王太後怔怔的望向平陽公主,從小她便覺得眼前的女兒過于冷靜自持,不管在什麼時候,好像都能冷靜的分析利弊,做出她認為最好的選擇。
曾經好些年王太後也受過平陽公主點撥,之後一步一步成為大漢的皇後,也讓劉徹成為大漢的太子。從前的那些過往,随着大權在握,王太後其實已經忘記。
但自打窦太皇太後去後,王太後生出别樣的心思,她想成為像太皇太後那樣的人,控制着皇帝,總攬天下大權。
可惜,她以為劉徹是吃素的不成?
在那些年裡,受窦太皇太後控制,劉徹心中不滿之極,可他沒有辦法,他隻能一次一次的忍下。
終于,劉徹一步一步的成長起來,也熬到窦太皇太後去世,眼下,誰想騎到劉徹頭上,想控制他,想淩駕于他這個大漢皇帝之上,他都不會允許,其中包括王太後。
王太後之前是不信這個邪的,正因如此,她想跟劉徹争,更想利用她的弟弟去争。
她的弟弟田蚡,那個幫她許多的弟弟,最後卻被活活吓死了。
王太後在那個時候突然意識到,她的兒子不是她想控制就能控制的。
而這一切,平陽公主早就提醒過她,是她不願意相信,不肯接受,總想嘗嘗大權獨攬的滋味。
可是權利這個東西,王太後作為太後,想跟皇帝争權,皇帝可不是不懂事的孩子,她想争,天然引起很多人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