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一入侯門深似海 > 第34章 朝堂新政,建言獻策

第34章 朝堂新政,建言獻策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王崇禮卻不為所動,冷哼一聲:“哼,嘴上說說容易,真實施起來,變數無窮。老夫隻恐好心辦壞事,累及朝堂、百姓。”說罷,拂袖而去,留下一屋子人面面相觑。

此後研讨,王崇禮時常唱反調,給新政推行制造諸多阻礙。蕭逸塵與林瑤甚是苦惱,卻也深知老人并無惡意,隻是觀念難改。一日,蕭逸塵特意登門拜訪王崇禮府邸,不帶随從,孤身前往。見了王崇禮,先是恭敬行禮,而後誠懇說道:“王老,晚輩今日不聊新政,隻與您唠唠家常。您為官多年,定是心懷百姓,想保江山社稷安穩。晚輩在戰場,親眼見百姓因戰亂、苛政流離失所,那場景,刻骨銘心。如今陛下推行新政,亦是為了挽救頹勢,給百姓一線生機。咱們目标一緻,何苦針鋒相對?”

王崇禮神色稍緩,歎口氣道:“蕭将軍,老夫并非冥頑不靈,隻是擔心革新過急,朝堂震蕩,外敵趁虛而入。你常年征戰,該明白安穩之重。”蕭逸塵點頭:“王老提醒得是,正因如此,咱們才需步步為營,精細謀劃。您閱曆豐富,若能為新政把關、出謀劃策,定能少走彎路,萬望您莫再置身事外。”王崇禮沉思良久,終是微微點頭:“罷了罷了,看在你一片赤誠份上,老夫且試試。”

有了王崇禮的助力,研讨進展愈發順利。衆人集思廣益,細化方案,解決諸多難題。減稅方案敲定分步實施,依各地經濟狀況逐年遞減;興修水利規劃出重點區域,聯合地方鄉紳募資,招募流民勞作;普及醫教拟定詳細章程,醫者、師資招募與培訓有條不紊展開。

方案既定,試點先行。朝廷選派幹練官員奔赴幾處州縣,推行新政試點。蕭逸塵主動請纓,前往一處飽受水患、民生凋敝之地督戰水利工程;林瑤則帶着學徒奔赴偏遠郡縣,協助搭建義診堂、辦學塾。初到地方,困難重重。當地官員畏難情緒嚴重,推诿塞責;百姓心存疑慮,觀望不前;資金募集也遭遇瓶頸,進展緩慢。

蕭逸塵雷厲風行,召集地方官員,嚴詞訓誡:“諸位身負皇命,新政關乎百姓生死、朝廷興衰,若再懈怠推诿,休怪軍法處置!”而後親赴工地,與百姓同勞作、共食宿,鼓舞士氣:“鄉親們,這水利修好,往後再無洪澇旱災,糧食滿倉,日子紅火!大夥加把勁!”百姓見将軍身先士卒,紛紛幹勁十足,工程進度大幅提升。

林瑤這邊,走村串戶,宣傳醫教新政。遇有抵觸百姓,耐心勸解:“大娘,義診堂不收一文錢,專為大夥看病;學塾能教孩子識字算賬,日後有大出息。您就放心吧!”同時,組織義診,免費施藥,救治病患;培訓本地師資,編排啟蒙教材。漸漸地,百姓嘗到甜頭,主動參與,醫教新政落地生根。

數月後,試點成果斐然。試點州縣糧食增産,百姓收入提升;看病求學不再艱難,民心大悅。喜訊傳至朝堂,新帝龍顔大悅,下令全國推廣新政。一時間,舉國上下齊心協力,熱火朝天。各地水利工程紛紛破土動工,義診堂、學塾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百姓奔走相告,傳頌新帝聖明、蕭将軍及林夫人功績。

朝堂之上,蕭逸塵與林瑤并肩而立,接受群臣祝賀、新帝嘉獎。新帝感慨道:“此番新政成功推行,蕭愛卿、林夫人居功至偉。卿等心懷天下、體察民情,實乃朝堂楷模、百姓福星。望再接再厲,共鑄太平盛世。”二人跪地謝恩,目光堅定,心中滿是對未來期許。此後歲月,夫妻攜手,繼續為朝堂、百姓貢獻心力,于曆史長河中留下一段佳話,見證王朝興衰、民生蛻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