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日,都是姜老爺找的“自己人”來看病,宋玉姝并不敷衍,仍然一絲不苟的望聞問切,認認真真地履行一個大夫的職責。
直到第七日,來了一個小姐姐,十二三歲的樣子。她看起來有點緊張,眼神躲閃,四處張望,似乎害怕别人看到她來如意堂一樣。
宋玉姝覺得,這個人可能不是姜父找的“托兒”。
等到走進單獨的問診間後,沒有了其他人在,溫婉終于稍微放松了下來。
“柳大夫,聽說你特别會看女子病,我……我想來看看。”
宋玉姝搭脈感受了一下,又詢問了一番,溫婉臉憋得通紅,支支吾吾才把情況說清楚。
其實就是小姑娘是剛剛來例假的年紀,家裡沒有女性長輩,又不會護理,才引發了一些炎症。
病症不大,但身體不适卻非常明顯。
她害羞又無助,不敢問别人。聽說縣裡開了一家可以專門給女子看病的醫館,才硬着頭皮來試試。
幸好,那位年紀比自己還小的女大夫沒有取笑自己,也沒有大驚小怪,就如同治療風寒一樣,給自己開了方子,強調了一些注意的地方。
宋玉姝也很開心,溫婉的病雖然不大,但卻是第一個主動來找自己的人。
有了第一個,自然就有第二個,第三個。
果然,溫婉回去後,按照宋玉姝的建議,終于得以病愈。
她可是第一個“自來水”,把去找柳大夫看診的經曆分享給了自己的小夥伴們。
姜父找的“托兒”們,吃了幾天藥之後,也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藥效。
這下不用說,自然是更加誠心實意的幫柳大夫說話。
這下可好,如意堂不僅沒有在幾日内關門,還獲得了第一批病人的信任,路轉粉的任務初步取得成果。
下一步,就是要争取黑轉粉了。
這黑子也不是别人,正是如意堂開業那天混在人群裡,說姜家生意要完蛋的于大壯。
于大壯平日裡接一些泥瓦匠的夥計,去富戶家裡尤其多些。一來二去,就有了心理落差和仇富心理。
那日他出言咒罵,就是瞧不上姜府又來摻和開醫館,竟然還找小孩坐診糊弄大家的錢。
這幾日,陸續有人說,那個柳大夫已經看好了好幾個人,其中還有一些小姑娘和婦人。
他心想,哼,小孩子家家能懂看病?騙誰呢。誰愛去誰去,反正他不去。
這話還熱乎着呢,他自家婆娘劉氏就喊着要去找柳大夫看病。
劉氏近來總是覺得煩躁易怒,晚上一宿一宿的睡不着,睡着了也一刻不停的做夢,平日裡還總是一陣一陣的出汗。
于大壯也帶她看過大夫,就是吃的藥效果甚微。劉氏過不好,于大壯在家裡也天天挨罵,日子過得好不凄慘。
被磨得沒辦法了,于大壯隻能硬着頭皮帶劉氏看來到了如意堂。
宋玉姝看劉氏的年紀,再聽她的症狀,知道是因為她更年期到了。
不過古代并非沒有大夫研究這種病症,隻是古代女性本就生活不易,很多人不以為這是一種病,也就不去找大夫,大夫研究的基數小了,自然治療方法也不夠精準。
宋玉姝對這種病症并不陌生,她根據劉氏的身體狀況自己開了方子,囑咐她一定要先吃夠十五天,不要中斷,而後再過來。
劉氏雖然沒有完全聽懂那些醫理,但她就是覺得小柳大夫說得比以前那些大夫更認真,她聽話地回去認認真真喝了十五天。
十五天後,不用劉氏說,于大壯最有發言權,因為他日子好過多了。
劉氏身體舒服了,脾氣和緩了,也就不再整天盯着他的錯處非打即罵 。
甚至還抽空關心關心他。
老天爺,這可讓他受寵若驚了!
衆人發現,現在說起柳大夫,于大壯都開始說好話了。要是讓他聽見誰說如意堂不好,他都要跳出來吵吵一頓!
宋玉姝&小柳大夫:黑粉攻略成功!
随着認可如意堂的人越來越多,宋玉姝也越來越忙碌,如意堂終于步入了正軌。
從劉氏開始叫她小柳大夫開始,不知不覺,大家都愛稱呼她一聲小柳大夫。
這稱呼裡不僅沒有随意和輕視,反而帶了些親近和信任。
現在,三個月之期已到,春雨和阿四已經回到了宋府,再也沒有誰束縛着她。
她還履行了承諾,眼看着去如意堂看病的人越來越多,她把柳約請了過去,先從打雜開始,每月底結工錢。
柳約學得快,很快就适應了這裡的工作。
而宋玉姝,每日往返于青雲寺和如意堂,生活過得不要太充實!
……
随着小柳大夫的名聲越來越廣,來看病的女子越來越多,她救治的人也越來越多。
在這麼多病人基數,宋玉姝對醫理的感悟和心得也更加豐富。
許多沒見過的病狀和用藥的反應過程,她都詳細地記錄了下來。
逐漸形成了厚厚的一沓。
柳約在這裡也沒有辜負宋玉姝的心意。
剛開始,她隻是跑跑腿,打打雜。
後來,她就學着去處裡買來的各種藥材,晾曬、分裝,這都是細活、慢活。
風風火火的柳約就這樣和無數藥材打了幾個月的交道,對每一種藥材的樣子、特點、藥性都如數家珍。
直到有一天,她略顯緊張地走到柳十一面前,鼓起勇氣道;"小柳大夫,不知道我能不能跟着您也學習醫術,當個學徒也好。”
她似乎怕柳十一不答應,趕緊道:“我可以不要工錢,甚至再出錢。但是如意堂裡的活我還是照幹。”
說完,她就眼巴巴地等着柳十一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