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還是要有儀式感的。古代也是一樣。
噼裡啪啦的鞭炮一響,牌匾上的紅綢布揭開,大家都知道了這一條街上又多了一家醫館。
姜父、餘氏找了許多朋友在醫館開業這一日過來捧場。
姜父作為這間醫館名義上的東家,特意趁着人多的時刻向周圍的百姓們拱手道;“各位街坊們,今日如意堂正式開業,以後,大家若有什麼頭疼腦熱,身體不适,可以來如意堂找柳大夫看病。”
“柳大夫是我專門請來的名醫!前段時間已經治好了内人和親眷的頑疾,大家盡可以放心!”
“特别是在診治女子疾病方面,柳大夫可謂是獨一無二!”
“當然,我更希望各位街坊身體一直無病無災,就如這如意堂的名字一樣,事事如意!”
最後這話說得讓大家心裡舒坦。
本來嘛,你一個醫館開業還弄得大張旗鼓的,好像歡迎大家去看病一樣。
沒事誰想去找大夫啊。
不過聽着姜老爺說的這柳大夫這麼厲害,大家都好奇,柳大夫究竟是何許人。
沒聽說過呢。
當即,人群裡就有個中年男人站了出來,捂着肚子說道:“哎,讓柳大夫給我看看吧。我這幾天一直肚子不舒服。”
姜老爺笑着将人迎了進去。
沒想到,沒過一會兒,那人就大步走了出來,滿臉怒容地罵罵咧咧地:“這不是耽誤我功夫嗎?頭一次見個八九歲的小孩大夫?”
“姜老爺,你是開醫館鬧着玩兒嗎?我還是去濟世堂找呂大夫吧!”
衆人一聽,瞬間嘩然!
小孩大夫?沒搞錯吧?
大夫都是年紀越大越讓人信服,特别是那種發須皆白的,一看就是經驗豐富的老神仙了。
有人不信,也跑進去看。
那坐在裡面的可不就是個小姑娘。
這下可真是像是捅了螞蜂窩一般,大家都忍不住了。
“姜老爺,給人看病可不是賣東西。東西不好還能退錢。治壞了病可是要命啊!”
“就是啊姜老爺,這不是哄着大家玩兒嗎?”
“我看過不了幾天,如意堂就得關門咯!”
“姜府的生意是要做到頭了!”
七嘴八舌的議論充斥着如意堂周圍。因為小孩大夫太過出奇,不出半日,街頭巷尾都在議論這件事情。
聽說還是專門給女子看病。女人的病和他們這些男人有什麼不一樣的?其他醫館不都是一樣搭脈看診嗎?
可别是專門用這個來騙人的吧。
沒人看好如意堂,關門歇業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姜父他們都有些着急。
他們做慣了生意,都知道開業這第一天的重要性,要不大家怎麼都想要一個開門紅呢!吉利啊!
做買賣就講究一個氣運,一事順,事事順!
開醫館也一樣。
可是沒想到如意堂剛開張,就被大家抵觸成這樣。
但凡有個一人來找柳十一看一次病,就知道他所言非虛。
可問題是,沒人願意來啊。
真是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隻有柳十一氣定神閑,她勸道:“姜伯父不必着急,至少現在越來越多人都知道咱們如意堂了。”
姜父幹着急:“哎,光知道有什麼用啊,都是等着看我們笑話的,沒有一個人願意來看病。”
柳十一道:“再等等吧。”
姜父歎了口氣,決定和他那些老夥計們再想想辦法。
其實,宋玉姝沒有打算把如意堂都寄托在等待上。
她勸姜伯父的話不是敷衍,他們隻是習慣了傳統的思維方式。
要知道,黑紅也是紅,黑粉也是粉。
不管怎麼樣,如意堂的名聲打出去了。這些人都是潛在的市場受衆。
等到有人開始認可她的醫術後,她有自信,一定能讓這些人路轉粉,甚至黑轉粉!
第二日,出乎大家的預料,有人到如意堂看病去了。
可是很快有眼尖的人認出來,進去的那幾個,有的是姜府的下人,還有的是與姜府有生意往來的人家。
他們看完診出來後,還煞有介事地說柳大夫确實醫術高超,把他們的病情說得又快又準。
嗨,大家都知道姜父是如意堂的東家。如此這般做派,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托兒嗎?
這些人說的話,他們能信嗎?
姜老爺這真是黔驢技窮。
這些人确實是姜父想出來的“辦法”。本來他們也隻當是去走個過場,真要看病,還是得去其他正經醫館。
沒想到柳大夫人雖小,卻似乎是有些真本事在身上的。
開的方子雖然還沒吃,但他們有什麼頭疼胸悶的,失眠盜汗的,柳大夫都說得絲毫不差。
有的人不敢輕信,悄悄把方子收了起來。但也有幾個心眼兒活、膽子大的,真在如意堂裡抓了藥,要回去試試。
至于效果如何,那都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