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三皇子顧衡就上奏了一份病方,稱自己親自安排了若幹太醫和民間大夫,連續多日不眠不休,已經在病人那裡試過,幾日便有奇效。
皇帝龍顔大悅,立刻命人将病方快馬送至各地。
務必要将疫情盡快消除。
并大大褒獎了三皇子一番,稱疫情結束後再論功行賞。
皇帝的命令傳達地極快,京城各地首先就拿到了方子,各級官員迅速去醫館籌措藥材、熬藥、煎藥,分派病區。
可是幾日後,大家發現藥效并沒有想象中的有效,甚至毫無起色。
反而是二皇子殿下這邊安排的藥方,見效十分迅速。
聽說他尚未來得及向陛下禀報,已經于三日前不聲不響、有條不紊地,分區域、分病情輕重,安排人送藥給病人。
而且,二皇子殿下這邊藥材也不缺,調度了幾個藥材商,迅速從尚未發生疫情的區域送來。
聽說其中還有一個沒太聽說過的如意堂,因為是新開的醫館,還存了不少藥材,這次全都拿了出來。
據說坐診的是一位女大夫,經常看見她穿着一身白裙,面覆白巾,在病人中間幫着拿藥、喂藥,照顧地非常仔細。
她還在京城好幾個地方都支了藥攤,贈送中藥藥囊,據說可以防範傳染。
都是免費的,許多還未被傳染的百姓都争相去領。
此時,也顧不上是女大夫了。
幾日之後,兩位皇子的藥方效果對比已經十分明顯。
二皇子這邊,一般三到五日就已經病狀漸消,雖然病人還會有咳喘、無力地症狀,但身上那些可怕的紅疹已經盡數都消失。
但三皇子這邊派藥的區域卻毫無起色,無數病人忍受不了紛紛不服安排,跑到别的地方隻求一碗救命的湯藥。
陸時和顧昭雖然想借機擺顧衡一道,卻不想耽誤病人。早就已經安排足夠的人手向各處送去藥材,盡快地緩解京城的疫情。
同時,因為顧衡隻想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做些功績,對京外的病人根本不管不顧。陸時迅速安排信得過的人手去往京外,按照京城治病的法子隔離、送藥、觀察。
顧衡見近在眼前的功勞全被顧昭搶了去,氣得将房裡的東西砸了個遍,怒斥手下之刃做事疏漏,連個方子都搶不過來。
但他也不是輕易認輸的人,“哼,這麼大的疫情,他顧昭事事跑到前面,把父皇放在哪裡?給我傳下話去,多派幾個人到百姓中,就說二皇子殿下一心為民,事必躬親,救萬民于水火,實乃此次防治瘟疫最大的功臣!他不是厲害嗎,有能耐嗎,那就看能不能做到父皇的心坎上!”
顧衡實在是了解皇帝上位者的心态,你可以做得好,但也不能做得太好。
隻可惜,顧衡了解皇帝,卻還有人更了解顧衡。
柳十一自從知道三皇子在其中作梗之後,腦海中就不斷浮現出上一世宋玉姝的經曆。
她多次被蔡炎送到三皇子在宮外的府上,顧衡在外是道貌岸然的皇子,私下裡卻極為變态。
每次都将原主打得遍體鱗傷。
在他眼裡,原主隻是一個玩物、一個垃圾,一個讓她發洩情緒的容器。
因為這個容器的身份特殊,乃是臣子之妻,更讓他燃起濃濃的惡趣味。
每個月裡總要把她叫去三五回,極盡羞辱她、玩弄她,讓她欲死不能。
但同樣的,他也總是在原主面前毫不掩飾的議論朝政。
他吃定了原主不敢亂說,隻配做自己腳底下的爛泥而已。
由此,現在的柳十一提前就提醒了陸時,“聽說三皇子為人陰險狡詐,恐怕不會就此罷休,眼看疫情即将結束,還要小心防範點才好。”
她也隻能點到為止。
陸時問她,是不是又預測到了什麼。
柳十一搖頭說沒有,隻是有些不好的預感。
陸時沒有忽略她的話。
離開後,他即刻去找顧昭,兩人一直商議到深夜。
幾日後,随着陸時派去京外各地的人逐漸将疫情控制住,一封萬民書經過層層官員上呈至皇帝手中。
大意是天将重災,萬民同苦。感念陛下至仁至善,心系百姓,在京城疫情嚴重的情況下,命二皇子殿下廣施湯藥,在極短的時間内就及時控制住了疫情。真乃是天恩浩蕩!幸遇明君!
下面還有無數百姓親筆寫的名字,不會寫字的就按了紅手印,密密麻麻,足足有一丈多長。
皇帝心中豪氣萬丈,大慶朝立國以來,還未有皇帝能得到這樣一份萬民書!
大疫順利安度,萬民請願叩恩!
這比打了一仗勝仗還要令他振奮!
對二兒子的喜愛溢于言表。
沉穩做事,不居功自傲,以大局為重,不枉去了北厲曆練了六年!
足可委以重任!
大局已定。
三皇子再也沒有了搶功的機會。
甚至因為謊報藥方,被皇帝狠狠地斥責了一頓。
念在他确實也做了些事情,隻罰他居府閉門思過三個月,以觀後效。
朝中之人見微而知著,微妙地感覺到陛下對兩位皇子态度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