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謝淵又鑽了什麼牛角尖,吃飯的時候心不在焉的。
楊桃捧着碗湯飯吃得津津有味,看他碗裡卻半天不見消下去一口,而坐在他對面的小曹氏已經看了他好幾眼了。
飯桌擺在正廳裡,大人坐一桌,小孩坐一桌。
小曹氏十分體貼地抱着謝婉雲喂飯,好讓柳氏能趁機和父母兄弟說說話。
于是他們這桌小孩就隻有小曹氏一個大人,見謝淵半天不吃一口,還以為飯菜不合他的胃口,都在考慮要不要去外面找個閑漢買幾道酒樓裡的菜回來了。
謝淵沒察覺到小曹氏的視線,楊桃可注意到了,心想這是在親戚家裡,他挑食的毛病可要收斂些才行。
她拿手撞了撞謝淵的身子,見他回過神,便朝他擠眉弄眼。
好歹多吃幾口,想吃什麼回家再給你做就是了!
可是謝淵沒領會到楊桃的意思,他掃了一眼桌上的菜,最後夾了一大塊炖肉放在她碗裡,又自己出神去了。
楊桃欲哭無淚,都不敢去看小曹氏的表情了。
完了完了,他們會不會以為她這個丫頭,平日裡都在跟主子搶吃的呀?楊桃總算知道什麼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自中秋之後,若是哪天謝濂一家三口沒來小樓,楊桃一到飯點就端着碗去跟謝淵一起吃。
楊春娘要打她,謝淵不僅阻止了,還讓她一塊吃。
楊春娘哪裡敢,楊桃不聽她的,謝淵又縱容,她隻好自己去門口望風。
沒了楊春娘在旁邊看着,楊桃如脫缰野馬,但好歹還知道不能太過分,隻叫謝淵把他不愛吃的給她。
剛才謝淵一晃神,還以為他們在小樓裡呢,照常把肉夾給了楊桃。
楊桃很後悔,吃飯的過程老老實實,再也不敢管謝淵了。
小曹氏卻看得會心一笑,她也是聽說過謝淵脾氣如何的。
可今日一見,他不僅禮數周全,性情溫和,就連對丫鬟,也十分縱容。
一時又好奇,怎麼往日竟傳出那些傳言?
等吃完了飯,又玩了半天,眼看就要日落西山,謝濂柳氏幾人也要走了。
小曹氏看着他們的馬車遠去,忍了半天,總算将人送走,回家就跟婆母進屋子裡讨論起謝淵來了。
去了一趟柳氏娘家,對謝淵改觀的人又多了幾個,可随着天氣一日比一日冷了,謝淵卻沒能再出門了。
因為秋後下了幾場雨,謝淵的腿疼不僅沒能漸漸好轉,反而随着秋雨的來臨加重了。
謝濂又請鄭寶林來了幾趟,他卻說這便更能确定是風邪引起的了,加重了止痛的藥方,又交代每日給謝淵艾灸,可緩解疼痛。
于是楊桃現在每日不僅有熬藥的工作,還要負責給謝淵熏艾。
艾炷點燃後煙大,楊春娘怕寝室染上氣味散不掉,便将左側間收拾了一番,給謝淵拿來熏艾。
謝濂還專門給謝淵尋回了一個躺椅,每日熏艾時他就在此呆坐着。
艾草味道濃烈醇厚,給人一種溫暖,質樸的感覺。
楊桃熏得昏昏欲睡,揉着眼睛跟謝淵道:“少爺,你快講個故事來聽聽,我好困。”
謝淵無奈地歎了口氣,自那日楊桃得知他念過許多書,從雲姐兒外家回來沒幾天後,她就鬼鬼祟祟拿了一本遊記回來。
謝淵問:“你從何處拿來的?”
楊桃吞吞吐吐道:“梅香姐姐給我的。”
其實是楊桃去找梅香,說謝淵想拿本書打發時間,梅香不識字,自然更想不到楊桃識字,便随楊桃拿了。
謝濂雖然讀書不成,但也自幼上過書塾的,房裡多是些志怪故事,楊桃往日也見過他捧着本雜書看。
她眼饞得很,這兒又沒有娛樂活動,看點故事書打發時間也好啊,可又不能暴露自己識字的事,如今可算是給楊桃等到機會了。
楊桃把書拿回小樓後,整日纏着謝淵給自己講故事聽,考慮到志怪故事不适合小孩子,楊桃還是專門拿的遊記。
遊記也好,也讓她順便了解了解外邊的情況。
謝淵看她拿自己當說書先生使,不禁搖頭,到底誰才是少爺。
可他也拿起了手邊那本《水經注》,緩聲道:“漢水北面連綿不斷的群山,廣布的山峰競相争高。祁山就在嶓冢山西約七十裡處,山上有個小城,十分堅固險要,從前諸葛亮進攻祁山時,攻的就是這個小城......”【注1】
楊桃聽了沒幾句就忍不住發問:“少爺,你知道祁山在哪裡嗎?”
謝淵搖頭:“我從沒有離開過太康縣,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城外的東源山。”
楊桃又問:“東源山上有什麼?”
謝淵神色忽頓,他又想起過去夏日炎炎,謝家人去東源山避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