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逐卿 > 第113章 征人怨(六)

第113章 征人怨(六)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太和微笑道:“你親自去北衙獄一趟,再瞧瞧樓書行,跟他說說這個好消息。”

“是。”

先帝時,恒安有内外八衛衛禦守京師,其中金吾衛負責與京兆府協同維護京師治安,羽林衛乃勳爵子弟,多為大禮儀仗之用,左威衛、右威衛、骁騎左衛、骁騎右衛、歸兵部統轄,管的是四方戰事。剩餘兩衛比較特殊,原射聲衛在先帝崩時随着當時的七皇子去了蜀中,更名錦州衛。而直歸天子統領的北衙衛,亦稱北衙禁軍,居于宮城以北,掌管北衙獄,原本隻受天子差遣,如今首領是倒向定王的大将軍查坎,自然也就是攥在了定王手裡。

但按先帝遺旨,此處歸太和長公主統領。樓書行就被關在這裡,原本太和還安插了人手秘密護持,到了衛鹄一死,連護持的人手也撤了。

明擺着,樓書行死不得。

當日定王敢問罪樓書行,是因為手上還有一個衛鹄在,衛鹄一死,他便有些騎虎難下——若是一連折損兩員大将,朝廷不塌下一角才怪了。

查雖是交給大理寺來查,但既然北衙禁軍握在定王手裡,放人的時候,該領誰的人情當然彼此心照不宣。

樓書行隻要出來,此後明面上便得為定王馬首是瞻,不能有任何悖逆。

這原本隻是說幾句場面話的事兒,連太和都不甚在意。尴尬的是,先後去見過樓書行的人有不少,樓書行一律直言拒生,但求一死。

獨太和想起了孟嘉,特令她去見。時正逢楚華如的事情發生不久,京中盛傳流言,是孟嘉害死了太後的親侄女,太後震怒。太和長公主偏偏在這個時候不顧太後的阻攔,強行把孟嘉複了職,要她去協助大理寺調查樓書行劫掠災銀的案子,硬生生把太後的滔天怒火壓回了合陽宮。

從此再也沒人敢再在楚華如的事情上多嘴多舌。

孟嘉聽聞長公主為她的事忤逆太後,着實驚訝。朝野上下官員無數,少了一個孟嘉實在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她何德何能,可使長公主忤逆生母?

而且,定王竟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想來,樓書行的事應該令人頗傷腦筋。她當初殿上為唐汝求情罰跪人所共知,雖遭了責罰,定王當即改了主意免去唐汝剩下的二十杖是事實,因是衆人都以為她在樓書行面前該多少有兩分面子。

他們以為錯了,孟嘉去時,和其他人的待遇并沒有什麼兩樣。

樓書行盤膝而坐,須發皆亂,一副死了心的樣子,眼睛都不睜一下,冷冷道:“我大罪在身,再也不堪為朝廷效力,你若是也為此而來,就走吧。”

短短五天來了七個人,他的命何時有這樣金貴?

孟嘉是第八個,她也聽說了前幾位大人的尴尬經曆,既然她是被一視同仁,那也沒什麼好失落的。

她站直身子,向樓書行行了一個揖禮,道:“不敢有瞞樓将軍,我的确是受命為前事而來,卻沒有想出什麼話勸告将軍。我今天來見您,是為了唐大人。”

樓書行睜開了眼睛。

孟嘉繼續道:“我在唐大人手下處事,一向欽佩他老人家的行事作風,他雖然一向沉默,絕不是個糊塗人。當日他既然相信将軍,願意幫助将軍,從我的直覺上說,我相信将軍非但于他很重要,于百姓更是意義非凡。”

樓書行冷笑道:“你這樣欽慕他,當日怎麼不見你為他說話?莫不是定王在上,你怕死?”

孟嘉搖搖頭:“下官以官位作賭,絕非貪生怕死。隻是怕貿然出頭,非但救不了大人,反而激怒定王,鬧得事情更加無法收場。”

“我知道你。”樓書行忽然變了口風,“也聽說了你在唐大人痛厥時向定王求情,那時你卻又不怕貿然出頭,把事情弄糟了?”

孟嘉磕巴都沒打一個,接着歎道:“唐大人年邁,我于刑部受他老人家多番提點,若眼睜睜看他蒙冤而死卻一句話都不敢為他說,恐怕此生再難心安。雖然活着,還不如一死。”

樓書行結舌,片刻開口,嗓音發悶:“……是我連累了老大人。”

“将軍勿生此念。”孟嘉正色道,“如唐大人當日所言,唐大人非為您,乃為大澤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免受異族踐踏淩辱,萬死不悔。”

樓書行擡眼注視着對面女子,那細白如瓷的面容上,一雙秀目幽邃沉穩,絲毫不像是為二十歲的女子所有。

“你不簡單。”樓書行慢慢道,“不愧是孤身闖入叛軍營地之人,難怪唐大人願意提點……隻是可惜,是個女人。”

孟嘉再揖,不卑不亢道:“謝将軍贊賞。人有其志,非論男女,既受皇恩,皆當效唐大人之風,為我大澤百姓,萬死不悔。”

“這才是你想說的話吧!”樓書行又看了她一會兒,忽而怒道,“他以為我是誰!我樓書行十五從軍,征戰至今,甯可死于疆場,也不願為賊子所制!唐大人被奪職逐出京城,險些丢了性命,我還有什麼臉面再做什麼大将軍!如此行事,實為不忠不義!我甯可一死,也斷不忍辱偷生!”

孟嘉靜靜地聽他說完,忽而雙膝一落,長跪于塵。

“大人忠義,我本該成全。隻是如今情勢,想必前幾位大人已經向您陳明利害,無須我多言。萬民之生死與個人之榮辱,孰足貴也?我代唐大人,代麗明城将士,代天下百姓,求将軍三思。”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