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我在古代遊曆的日子 > 第76章 少年問志

第76章 少年問志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學生有一件事,想求教夫子。”

說話的卻不是玲珑一行,而是同樣待到了最後的溫知行。

看到夫子有些驚詫疑惑的神色,溫知行拱手,執弟子禮,“學生溫知行,敢問夫子,您所推薦的書目,該何時習完?”

夫子笑了,“何時習完,融會貫通,就能出師了。”

“三年五載還是要的。”

果真如此。溫知行松了一口氣,這是這門課目所有的書。

“既然如此,夫子講課,又會以何種順序進行?學生好早做準備,更好地聆聽夫子教誨。”

沒有夫子不喜歡勤奮又聰慧的學生。

一眼看出了學生的想法,無非就是來探聽消息罷了,謀定而後動,不錯,夫子眼裡閃過一絲贊許,也沒有藏着掖着。

“先習《說文解字》,期間穿插《石經三體》,今年主要學漢隸,習字型,立字體……”

故意磨磨蹭蹭到最後的幾人,也豎起耳朵聽着。

玲珑将這些内容記在心裡,心想,這不就是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标嗎?

嗯?她迷茫眨眼。

這是什麼東西?

腦海裡自動跳出了模糊的影像,玲珑對自己時不時錯亂的後遺症已經習以為常。

大概,這就是被雷劈之後的後遺症吧。

玲珑心裡皺了皺鼻子。

翻閱記憶的時候,夫子解答完學生的疑惑,準備離開,溫潤如玉的少年,頗為尊師重道,幫忙提着教具,護着看起來有些年邁的夫子回學舍。

雖然,所謂的教具,隻是一套用藤箱裝着筆墨紙硯。

即便如此,态度不減。

這般為人處事的方法,瞧着讓人歎服。

嶽敕自愧不如。

雖然也被成天教着要尊師重道,但小時候,見多了啟蒙老師奴顔婢膝的模樣,心裡終究對師者少了點敬畏。

來到這裡,大概因為這裡的夫子們克己複禮,對他們卻沒有太多苛求,就更生不起對待爹娘那樣的恭謙。

嶽敕的想法,也是大多數學子的想法。

或許因為他們至今沒遇到嚴師狂生,好叫他們見識一下人間險惡,兼之出生大族,各種資源唾手可得,對知識的渴望,還沒達到能讓他們低頭的地步。

又或者是父輩的潛移默化吧,他們對師者總有一種說不來的感覺。

敬着也算是敬着,但真要供着畏懼着,也沒有那般誇張,大概因為,他們除了念書,還有更好的選擇吧。

看着一老一少離開的背影,除開玲珑,剩下的幾人都陷入了沉思。

根深蒂固的觀念,是很難改變的,索性他們還年少,能糾正過來。

真正有賢能的人,就是能從别人的言行中,印證自己,反複自我審視,再修正。顯然,在座的幾個,都有類似的天賦。

幾人都沒有說話,學堂又安靜了下來。

書院是前廟後院的格局。

從山門進來,書院的門面是座廟,卻不是如今耳熟能詳、逐漸神化的孔聖,而是諸子百家的先賢。

儒家,法家,墨家,道家……

壁畫是諸子論道圖,背景卻不是學宮廟堂,而是阡陌疇土,桑樹之下,諸子或坐或立,激昂慷慨,隐約還能看到其後,不由被吸引的黔首村夫。

嬉鬧的總角都停了下來,歪着腦袋,好奇張望,養蠶織布的婦人聽得入神。

可見,學問并不是高高在上、供人瞻仰的神塑,而該是躬親下地,腳踏實地踐行。

但半大的少年懂什麼呢?

修身養性,那該是功成名就的時候了。

他們隻關心,學了這些莫名其妙的東西,能不能叫他們之後,在廟堂之上,有所作為。

更粗淺的想法,就是不能讓誰比下去。

穿過前廟,後邊就是平地,中間的位置是學堂,像府邸一樣被圍了起來,裡邊是頗有江南特色的回廊,回廊下是一池池的湖水,養着荷花和錦鯉。

現在才開春,自然是見不到的,過些時候,荷葉荷花長起來了才好看,等到秋天,花謝了,蓮藕長成了,說不定還能偷偷挖幾節出來,洗了啃着吃。

沒錯,頭天起,就有人惦記這那一池子的蓮藕了。

具體是誰就不說了。

總之,學堂的環境是雅緻靜谧的。

而在這樣的地方……

“我有個疑問。”玲珑突發奇想。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